当人从独立期走向互赖期,他就开始扮演领导的角色。习惯四,双赢思维,是人际交往的基础,能够实现有效的人际领导。
双赢思维,是人际交往的六种模式之一。
第一,利人利己(双赢)。使用这种模式思考的人关注的是双边利益,他们把生活看作合作成长的平台而非争输赢的竞技场。他们的目标是把蛋糕做大,人人有份,而非为一块仅有的蛋糕争得你死我活。在互相依赖的长期博弈环境中,它是最好的策略。
第二,损人利己(赢/输)。这种思考模式的人认为世界是个零和游戏,你输了我才能赢。这种思维模式在竞争激烈、缺少信任的环境中非常容易产生。可悲的是,从小到大,家庭、学校、同龄人、体育和司法中,都在培养竞争的赢/输模式。但是现实社会中,我们不仅有竞争,还需要互相依赖,想要实现梦想就更需要合伙人。
第三,舍己为人(输/赢)。这种人通常喜欢取悦他人,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同和接受,不惜放弃自己的利益,一昧退让,纵容。但压抑的愤怒并不会消失,它们或者在某一天火山般爆发,或者向内转化成自我攻击。
第四,两败俱伤(双输)。两个第一类模式的人冲突很容易造成这种结果。为了报复对方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另外,非常依赖的人也可能会放弃自我负责,与周围人一起沉沦。
第五,独善其身(赢)。当竞争和对抗意义不大时,很多人会选择这种模式。别人怎样无所谓,重要的是自己只有能力自保,有钱才能做慈善,那些兼济天下的事情让别人去做吧。但是只关注自己利益,是无法与他人建立合作互助的关系的。格局小,难成大事。
第六,好聚好散(不交易)。如果不能做到利益共享,双方可以放弃交易。买卖不成仁义在,这样双方还有另择他人交易的自由。比较策略的优劣,双赢>妥协>好聚好散。
双赢的原则是所有人际交往的基础,它包括五个要领。
第一,双赢品德。包括诚信、成熟和知足。
信用是关系的精髓,诚信则是双赢的品格基础。
成熟是敢作敢为与善解人意之间的平衡。敢作敢为才能拿到金蛋,善解人意则可以喂养那只鹅。懂得尺度与分寸,才能掌握平衡。
知足是一种富足心态,相信资源充足,人人有份。成功不是抢占最大份额的利益,而是与人合作将蛋糕做大。
第二,双赢关系。双赢关系的精髓是情感账户的维护,基础就是信用。彼此信任,才能坦诚相待,做到知彼解己,统合综效。
要使情感账户储蓄充足,就要持续投资,尤其是对赢/输模式的人,必须先维护好双方的关系,让对方相信你希望真正的双赢。但是偏执于赢/输模式的仍大有人在,此时我们就需要B选项,妥协,或者好聚好散也是一种选择。
第三,双赢协议。所有相互依赖的关系,如企业与员工、企业与供应商、个人之间、团体之间,都可以通过合作协议来明确和协调双方的期望。
它包括五个要素:预期结果、指导方针、可用资源、任务考核和奖惩制度。双赢协议要明确规定奖惩,包括金钱、精神、机会、责任以及对集体的影响。
通过双赢协议,双方实现平等的合作关系,关注结果而非方法,双方自我管理,自我评估,释放各自潜力,实现更好的协作。自由以诚信为支撑,双赢协议必须建立在双赢品德、双赢模式和双赢关系的基础上。
第四,双赢体系。双赢必须有相应的体系支撑,竞争的环境难以建立双赢精神。如果提倡双赢,却奖励赢/输模式的竞争,结果必然失败。通常情况下,问题都源于体系和制度,而非人。路西法效应告诉我们,好人在监狱中也会变成恶魔。
第五,双赢过程。过程实现结果,要找到双赢的解决方案,可以使用以下四个步骤:
一是从对方的立场看问题;
二是认清问题和顾虑,坚持原则而非立场;
三是确定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
四是找到实现这种结果的各种可能的方案。
双赢作为一种人际交往的思维模式,它的基础是诚信、成熟和知足的品德,基于此才能建立和维护双赢关系,通过双赢协议和双赢过程达成利益共享的双赢结果。一个企业要倡导这种双赢精神,需要搭建全方位的双赢体系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