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arth-爱地球 达尔文医学
引言
近年来,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食品中,深受儿童喜爱的食品也不例外。在正常摄入的情况下,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无害,但是如果过于频繁的、大量的摄入同一种化学物质,就会存在危害健康的风险。国内外大量资料指出,由于孩子们代谢器官尚未发育成熟,某些食品添加剂在长期大量摄入的情况下,会对儿童的健康成长产生危害。
为此,iearth-爱地球环保机构针对中国9座城市儿童对含添加剂食品的摄入情况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本调研报告。希望本报告能引起公众对于食品添加剂的关注,引导儿童和家长树立健康的饮食理念,保护儿童免受过量食品添加剂的危害。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由问卷调查和配料表调研两个部分组成。
问卷调查于2012年6月至7月在北京、上海、西安、成都、沈阳、哈尔滨、大连、石家庄、苏州9个城市的39所小学开展,调查内容为儿童摄入含添加剂食品的习惯、频率以及家长和儿童对待含添加剂食品的态度。共发放问卷17700份,回收问卷13654份,回收率77%,其中有效问卷12000份。在12000份有效问卷中,按年龄划分,6-9岁约3600人,约占总数的30%,10-12岁约8400人,约占总数的70%;按性别划分,男生约5040人,约占总数的42%,女生约6960人,约占总数的58%。
根据问卷调查统计结果,iearth收集了33个种类489个常见食品的配料表,并对其中所含食品添加剂进行了汇总分析。在此基础上,iearth-爱地球环保机构联合国内食品安全专家,搜集整理了大量国内外关于食品添加剂潜在危害的公开报道和研究资料。
通过对上述两项调查所收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研究,iearth食品安全专家组最终完成了此报告。
二、基本态度和行为调查
(一) 冰冻食品、方便食品、糕点是儿童摄入频率最高的含添加剂零食
在七类儿童经常食用的含添加剂零食中,摄入频率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冰冻食品(包括冰淇淋、冰棍等)、方便食品(包括方便面、饼干、火腿肠等)和糕点(包括蛋黄派、沙琪玛、铜锣烧等)。除此之外,膨化食品、蜜饯、糖果及腌渍食品也很受儿童青睐。冰冻食品排位第一与调查在夏季开展有关(见图1)。
(二)1/10的被调查儿童每天食用含添加剂零食3次以上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1/10的被调查儿童每天食用零食3次以上,其中4%的儿童每天的食用频率高达5次以上。接近一半的儿童平均每天至少食用1次零食。
(三)果味饮料是儿童最常摄入的饮料
七大不同种类、功能的常见饮料中,儿童摄入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果味饮料、白水茶水矿泉水、奶味饮料、碳酸饮料、茶饮料、运动饮料和鲜榨果汁(见图3)。
(四)6%的被调查儿童每天摄入含添加剂饮料3甁以上
如图所示,6%的儿童每天喝饮料3甁以上,近1/4的儿童每天喝1-3甁。这一数据是在问卷中明确提示不包括矿泉水和自制茶水的条件下得出的(见图4)。
(五) 近1/10的家长从不干涉儿童摄入含添加剂零食
由于缺乏对食品配料表及食品添加剂的认知,家长在儿童食用含添加剂零食的问题上态度宽松:近1/10的家长完全不反对,超过1/5的家长大部分时间不反对(见图5)。
(六)绝大部分被调查儿童不关注食品配料表信息
调查表明,92%的儿童并不关注食品配料表信息,其中12%的儿童表示从不关注(见图6)。
(七)如果家长反对吃零食,被调查儿童中完全听从劝告的儿童仅有27%。
当家长反对儿童食用含添加剂零食时,8%的儿童选择照吃不误,65%的儿童选择尽量少吃但仍继续食用。完全听从家长劝告的仅有27%(见图7)。
(八)大多数零食来自家长、长辈或亲朋
根据调查,儿童零食最主要的来源是父母购买,其次分别是自己购买、外/祖父母购买和亲朋/同学赠送 (见图8)。
(九)健康营养是儿童选择零食时最重要的标准
如图所示,健康营养是儿童选择零食时最重要的标准,远远高过好吃和价格便宜两项因素(见图9)。
(十)1/3的被调查儿童曾因吃零食而身体不适
调查中,34%的被调查儿童表示曾因吃零食而身体不适,5%的儿童表示此类状况经常发生(见图100),儿童产生身体不适的原因比较复杂,食品添加剂是可能引起儿童身体不适的原因之一。
二、儿童常吃食品的食用频率调查
根据对方便面等九种食品添加剂含量高的儿童食品的食用频率的调查结果显示,相当比例的儿童长期大量摄入多种食品添加剂,而根据国内外有关食品添加剂潜在风险的研究以及相关例证表明,某些食品添加剂若长期大量食用,将会对儿童生长发育带来巨大危害。
(一)方便面
大量儿童经常食用方便面;被调查的方便面样品中100%都使用了谷氨酸钠作为增味剂。
1、儿童食用方便面的频率
调查表明,42%的儿童经常食用方便面,每天1次以上的达6%,每周1次以上的达42%(见图11)。
2、方便面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
被调查的31种方便面的配料表中,均含有谷氨酸钠,此外,栀子黄、瓜尔胶、焦糖色、特丁基对苯二酚等食品添加剂使用较为普遍(见表1)。
3、方便面所含食品添加剂的潜在危害
在方便面中使用频率较高的食品添加剂里,有一部分是被证实在长期大量食用的情况下存在着潜在的危害的(见表2)。
(二)火腿肠
高达31%的儿童每周食用火腿肠2-3次以上;被调查的样品中亚硝酸盐的使用率高达85.71%。
1、儿童食用火腿肠的频率
大量儿童经常食用火腿肠,8%的儿童每天食用1-3次,每天1-3次以上的占到11%,高达31%的儿童每周食用火腿肠2-3次以上(见图12)。
2、火腿肠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
被调查的7种火腿肠中,卡拉胶、亚硝酸钠、焦磷酸钠、三聚磷酸钠、山梨酸钾、红曲红等使用较为普遍 (见表3)。
3、火腿肠所含食品添加剂的潜在危害
由表4可知,长期大量食用火腿肠,所含食品添加剂存在潜在危害。
(三)蜜饯
29%的儿童至少每周食用2-3次蜜饯;被调查的样品中糖精钠的使用率高达69.23%。
1、儿童食用蜜饯的频率
48%的儿童经常食用蜜饯,7%的儿童每天1-3次,3%的儿童达3次以上(见图13)。
2、蜜饯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
被调查的13种蜜饯中(见表5),柠檬酸、山梨酸钾、糖精钠、苯甲酸钠、甘草、甜蜜素使用较为普遍。
3、蜜饯所含食品添加剂的潜在危害(见表6)。
(四)果冻
8%的儿童每天食用果冻一次以上;果冻中柠檬酸的使用频率高达80.95%。
1、儿童食用果冻的频率
39%的儿童经常食用果冻,每天1次以上的达8%(见图14)。
2、果冻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
被调查的21种果冻中,柠檬酸、山梨酸钾、卡拉胶使用最为普遍,分别为17种、16种和14种(见表6)。
3、果冻所含食品添加剂的潜在危害(见表7)。
(五)冰淇淋
每天食用冰淇淋1次以上的儿童达26%,冰淇淋中有多种人工合成色素。
1、儿童食用冰淇淋的频率
经常食用冰淇淋的儿童高达82%,每天3次以上的达4%,每天1次以上的达26%(见图15,调查时间为夏季)。
2、冰淇淋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
被调查的20种冷冻食品中,食用香精、增稠剂、人工合成色素的使用较为普遍(见表8)。
3、冰淇淋所含食品添加剂的潜在危害(见表9)。
(六)饼干
15%的儿童每天食用饼干1次以上。
1、儿童食用饼干的频率
66%的儿童经常食用饼干,15%的儿童每天1次以上,每天三次以上的达4%(见图16)。
2、饼干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
被调查的54种饼干中,碳酸氢纳、碳酸氢铵、食用香精等使用较为普遍(见表10)。
3、饼干所含食品添加剂的潜在危害(见表11)。
(七)口香糖
15%的儿童吃口香糖每天1次以上,口香糖中阿斯巴甜的使用频率高达75%。
1、儿童食用口香糖的频率
57%的儿童经常食用口香糖,15%的儿童每天1次以上,每天3次以上的达4%(见图17)。
2、口香糖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
被调查的12种口香糖中,阿斯巴甜、阿拉伯胶、安赛蜜、麦芽糖醇、巴西棕榈蜡、甘油、食用香料等使用较为普遍(见表12)。
3、口香糖所含食品添加剂的潜在危害(见表13)。
(八)薯片
28%的儿童食用薯片的频率高达每周2-3次以上,薯片中增味剂的使用频率较高。
1、儿童食用薯片的频率
54%的儿童经常食用薯片,每天1次以上的儿童达9%(见图18)。
2、薯片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
被调查的20种薯片中,二氧化硅、阿斯巴甜、食用香精、5’—鸟苷酸二钠等使用较为普遍(见表14)。
3、薯片所含食品添加剂的潜在危害(见表15)。
(九)奶茶
10%的儿童每天饮用奶茶的一次以上,奶茶中含有多种增稠剂。
1、儿童饮用奶茶的频率
49%的儿童经常饮用奶茶,每天1次以上的儿童达10%(见图19)。
2、奶茶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
被调查的11种奶茶中,食用香精、柠檬酸钠、酪蛋白酸钠、二氧化硅等食品添加剂使用较为普遍(见表16)。
3、奶茶所含食品添加剂的潜在危害(见表17)。
三、iearth调研结论
(一)被调查儿童食用含添加剂食品的频率普遍偏高。
1/10的儿童每天食用含添加剂零食3次以上,6%的儿童每天饮用饮料3瓶以上(不包括矿泉水和自制茶水)。
6%的儿童每天食用方便面,9%的儿童每天食用薯片,每天食用蜜饯和奶茶的儿童比例为10%,11%的儿童每天食用火腿肠和果冻,每天食用口香糖和饼干的儿童比例为15%,在夏天,每天食用冰淇淋的儿童更是高达26%。尤为值得关注的是,除方便面外,其余8种零食至少有3%的儿童每天摄入频率保持在3次以上。1.5%的被调查儿童以每天3次以上的频率摄入方便面,这意味着,在iearth进行的本次调查当中,有180个孩子每天吃方便面超过3次。
(二)根据国内外公开报道,我国儿童经常食用的含添加剂食品中,部分添加剂在长期大量摄入的情况下,可能存在潜在风险,或者至少存在有关潜在风险的争论。
在本次调查所涉及的食品配料中,方便面、乳饮料、薯片、冰淇淋、饼干等食品的添加剂数量为最多,其中,一包方便面最多可添加25种食品添加剂。
国内外公开报道显示,儿童经常食用的这些食品中,部分添加剂在长期大量摄入的前提下可能存在潜在风险。
例如谷氨酸钠,也就是俗称的味精,以及经常与之联合使用以提升食品鲜味的5’-呈味核苷酸二钠,报道称这两种增味剂在长期大量摄入的情况下,会导致情绪异常[1]。此外,报道还指出谷氨酸钠与抑郁、失眠、恶心、偏头疼、不育等症状相关[1],而5’-呈味核苷酸二钠则被怀疑与哮喘、多动症、皮疹等不良反应相关[1]。
另外,在各类加工食品中广泛使用的甜味剂阿斯巴甜和安赛蜜,也曾被报道与多种不良反应相关。安赛蜜曾被指出在动物实验中可导致癌症和肿瘤[1],而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食品添加剂投诉案件中,关于阿斯巴甜的投诉是最多的,占了所有投诉的75%[1]。iearth进行的调查显示,在儿童经常摄入的食品当中,不乏以使用阿斯巴甜或安赛蜜代替白砂糖来为食品增加甜味的。
iearth专家组针对食品添加剂潜在风险问题,对国内外确切可靠的媒体和公开出版物进行了大量搜集整理工作。截止本报告发布前,共整理发现被公开披露存在潜在风险或至少存在潜在风险争论的添加剂共有124种 (具体风险内容请参考iearth添加剂随手查手机软件)。
(三)大量不被允许应用于婴幼儿食品中的添加剂,仍广泛出现在低龄儿童经常食用的各类食品的配料表中。
在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虽然规定了不允许应用于婴幼儿食品的添加剂范围,但是对于婴幼儿的年龄范围并没有相关规定。
国际上通常将3岁以内的儿童列为婴幼儿。iearth在调查中发现,在我国,很多儿童在3岁以前就开始接触各种含添加剂零食,这些零食通常并不属于婴幼儿食品范畴,因此其中都合法地含有多种食品添加剂。由于家长缺乏了解,导致很多3岁以内的幼儿通过零食、饮料摄入了多种婴幼儿本不该摄入的食品添加剂。
而3—6岁的儿童,虽然已经超出了婴幼儿的年龄范围,但是其身体的自我保护能力依然较低,这些低龄儿童目前摄入不得应用于婴幼儿食品的添加剂的可能性和频率都很大。而从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6至12岁的小学生中,约有1/10的儿童以每天三次以上的频率摄入各类含添加剂食品,这些添加剂当中,绝大多数都是不能应用于婴幼儿食品的。对于身体正处于迅速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来说,这种饮食习惯如果不加以纠正,其潜在损害令人担忧。
(四)有些食品添加剂在别的国家已经被禁用,但是在我国却仍然被广泛使用在各类食物中。
胭脂红及其铝色淀:挪威、美国不准用于食品加工
柠檬黄及其铝色淀:挪威和澳大利亚不准用于食品加工
日落黄及其铝色淀:挪威和芬兰不准用于食品加工
亮蓝及其铝色淀:澳大利亚、比利时、丹麦、法国、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瑞士、挪威、瑞典、德国不准用于食品加工
(五)多种食品添加剂混合使用的安全性尚未完得到证实
几乎在每一种包装食品中,都同时有多种添加剂存在。而到目前为止,iearth还没有搜集到任何有关多种食品添加剂混合使用的安全性证据或研究成果。不同的食品添加剂之间会不会相互发生反应产生新的毒害物质?目前也有许多业内人士对此提出疑虑,但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明确的答案。
(六)食品添加剂的ADI值就是每日允许最大摄入量。iearth根据食品添加剂的ADI值和国家标准《GB2760-2011》中规定的使用量,计算出了一些添加剂所对应的某类食品的每日最大摄入量,该摄入量适用于体重30公斤的儿童。
如上表所示,对于一个体重30公斤的儿童,每天吃超过45克的膨化食品,二丁基羟基甲苯的摄入量就有可能超标;150克的蜜饯可能会导致糖精钠摄入超标;而同样重量的冰淇淋则有可能让苯甲酸钠的摄入超标。
上述四种食品添加剂都曾被多次公开报道在长期大量摄入的情况下存在潜在风险:山梨酸钾会影响孩子身高发育以及导致过敏[6];糖精钠曾被认为是可能的致癌物[1];二丁基羟基甲苯曾被报道可能引起过敏[1];而苯甲酸钠则有研究证实其对儿童身高发育不利[6]。
使用iearth提供的添加剂随手查手机软件,所有家长都有可能完成类似的计算。对于孩子经常食用的含添加剂食品,家长完全可以根据孩子的体重计算出每日允许最大摄入量。进行这样的计算,可以为孩子筑起一道食品安全的防护栏。
(七)如果儿童在同一天里使用了多种含有同一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就可能存在该食品添加剂过量摄入的情况。
以二丁基羟基甲苯为例,二丁基羟基甲苯是一种抗氧化剂,被允许使用于方便米面、饼干以及膨化食品等多种食品中。该物质的ADI值为0-0.3mg/kg,体重30kg的儿童每天最多可摄入9mg。在我国国家标准《GB2760-2011》中规定本品在方便米面、饼干以及膨化食品等食品中的最大用量为0.2g/kg,即每千克的食品中最多可以添加0.2g的二丁基羟基甲苯。那么一个孩子如果同一天吃了添加有二丁基羟基甲苯的方便面、饼干和薯片,并且总量超过了0.045kg,就有可能面临摄入过量该物质的危险。而目前二丁基羟基甲苯的安全性仍存在争议,有报道称该物质会导致过敏反应[1]。
(八)家长对食品添加剂认知模糊,对部分食品添加剂长期大量食用可能存在潜在风险缺乏了解。
作为孩子最重要的保护人,家长是帮助孩子建立健康饮食习惯最关键的力量。但是iearth的调查结果却表明,我国家长对含添加剂零食及饮料的认识模糊,对部分食品添加剂长期大量摄入可能存在潜在风险的信息了解不够。来自儿童的调查数据显示,近1/10的家长完全不反对孩子吃含添加剂零食,在此问题上从未对孩子加以干预;22%的家长大部分时间都允许孩子吃零食。仅有8%的家长是严格禁止儿童食用零食的。同时,儿童食用的零食中,家长购买是最主要的来源。
家长的认知模糊,导致孩子在食品添加剂摄入问题上缺乏正确引导和保护,部分孩子养成了依赖零食和瓶装饮料的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这样的饮食习惯如果不加以及时纠正,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长期的潜在危害。
参考文献:
[1]莉莲•里基(澳大利亚).真相—食品及日用品中隐藏的危险.2010:37-71.
[2]CSPI美国公共利益科学中心网站(http://www.cspinet.org/new/201102161.html)
[3]张小庭.早晨第一杯水别这样喝〔J〕.人人健康,2012,(3),56.
[4]徐蕾蕊、周志俊,特丁基对苯二酚毒理学特点〔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0,(12).
[5]黄仕彬,黄俊生,白簕体外清楚亚硝酸盐及阻断亚硝胺合成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318-5319.
[6]贾志强,食品添加剂对儿童的危害〔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5),17.
[7]NCBI(美国国家生物信息技术中心)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7965420
[8]UK Food Guide( http://www.ukfoodguide.net/e102.htm)
[9]周家华.《食品添加剂安全使用指南》.2010.
[10]张榕欣,食品防腐剂焦亚硫酸钠生物毒性研究〔J〕.茂名学院报,2008,18(3),23-25.
[11]WebMD(美国最大的医疗健康服务网站)
http://www.webmd.com/diet/news/20080110/sweetener-side-effects-case-histories
[12]杨前进,对肉制品中磷酸盐检测与标注的探讨〔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1(6),69.
附录1: 489种包装食品的调查状况
附录2:调查问卷分布表
iearth-爱地球,国内首家专注儿童环保教育的非营利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