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警告:你呆在“舒适区”里时间太长了

人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分为三个区域:舒适区(comfort zone),学习区(stretch zone)和恐慌区(stress zone)。如果用三个同心圆来比喻的话,内层为舒适区,中间一层为学习区,外层为恐慌区。

每个人最舒服的区域就是舒适区,在熟悉的环境做擅长的事情,甚至你就是这个领域的专家,然而在这个区域学到的东西很少,甚至学不到东西。

持续呆在舒适区的代价就是成长变慢或者没有成长,情绪常常处于焦虑状态。

学习区里面是我们很少接触甚至未曾涉足的领域,在这个区域里面可以充分的锻炼自我,挑战自我,在这个区域的学习效率是非常高的,是真正的学习。

能够跨越到学习区是一个人成长的标志,这时候人的情绪状态是非常高昂的。

恐慌区,顾名思义,在这个区域中会感到忧虑,恐惧,不堪重负,所以,人在恐慌区中是无法学习的,情绪状态总是处于愤怒的状态。

习惯性焦虑和习惯性愤怒是当今很多人的两种常见情绪状态,解决之道就是让自己处于学习区。

从舒适区跨越到学习区是需要勇气的,因为这是一种“正确的难受”的事情。很多人正是因为无法承受这种“正确的难受”,所以终生都无法走出舒适区,从而被困在了永恒的当下,而无法到达真正想要的未来。

如何跨出“舒适区”走进“学习区”呢?

第一,从自己能够做到的小事开始改变

如果一开始就选择大的改变,就会让人进入恐慌区,结果就会因为无法实现而出现情绪崩溃。

我们就从一些能够做到的小事开始改变,这种小事情会帮助我们换一个视角来看待生活,当你开始从这些小改变中找到乐趣时,大的改变也会自然而然地出现在你的日程表中。

读一本从未看过的类型的书;(我是从读英文原版开始改变的)

换一种交通方式或路径去上班;(开始放弃自己的自行车而改用摩拜单车)

穿一件从未尝试过的衣服类型;(开始尝试全套运动造型)

换一个发型;(决定花三年时间让自己从板寸到长发飘飘)

……

第二,正确看待改变带来的压力

从舒适区跨越到舒适区就涉及到改变,而改变就会给人带来难受的压力。

例如我总喜欢带学员玩十指交握的小游戏,第一次按照自己最习惯的方式十指交握,第二次把拇指上下换位交换一下再去十指交握,这时候人们就会感觉到不适应。

生活中的任何改变都会带来压力,有的人承受住了压力,这些人就获得了强健的生命状态和有效的认知改变;有的人无法承受,重新退回到舒适区,那么就无法获得成长。

如同健身教练会告诉锻炼的人说,每次都要练到力竭,感受到肌肉酸痛,然后新的肌肉才能生长出来。

沃尔夫定律是关于骨骼成长的定律,主要是指人体的骨骼如果长时间接受外部的压力,就会增大骨密度和坚硬程度。反过来,它如果受到的压力减少,骨头的密度和坚硬度就会降低。

人的认知状态如果没有受到压力,没有受到挑战,没有受到创伤的时候,强健的知识体系是没办法建立起来的。

我们称为的伪学习就是指参加各种培训班然而却不付诸行动,买N本书却不看,因为没有让认知状态受到压力。就如同不断的往一个地方堆放各种建筑材料,却从来不盖房子。结果,自己的头脑就变成了一个堆积各种废旧建筑材料的垃圾场。

人体的功能根据进化论,都是来应对一种难题的,没有难题就没有选择压,没有选择压就不会有进化的方向。可以说我们能够进化为今天的样子,就是不断的跨出舒适区进入学习区的结果。

第三,明确学习目标,找到此领域高手,开始践行

想要从舒适区突破出来,需要找到一个明确的目标,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总是问自己:什么对我很重要?什么对我最重要?这些对我意味着什么?如果实现了,我会成为什么样的自己?

当把这些问题思考清楚之后,就明确了自己的目标,接下来就是开始践行自己的想法,这时候找到已经做成这件事情的高人会让我们在践行的路上事半功倍。

我这一年来最感谢的人就是李笑来,甚至可以说是他的“脑残粉”,通过他的指引持续的突破舒适区获得了让自己欣慰的成长。

成为这些高手的“脑残粉”不是让你丧失独立思维,而是我们通过自的理性判断出了这些人身上优秀的品质,并且看到了这些优点经历了时间的考验,最终穿越了历史来到我们眼前。而当我们自己真的开始践行的时候,又会发现这些道理和方法的可用性。

第四,慢慢突破,螺旋上升

我们所能看到的某些人的快速崛起,其实都是建立在过往的耐心积累基础之上的,只不过在他崛起之前你没有看到他做的努力而已。

耐心是我们最需要培养的品质,因为任何一项技能的学习,都要经历前期的笨拙状态,经历够足够长的时间后才会熟练掌握,如果缺乏耐心,就无法从舒适区走到学习区。

我们不断的走出舒适区,拓展学习区域,让过去的学习区变成舒适区,这时候过去的恐慌区就变成了学习区,如此循环往复,实现螺旋上升。

不要等到外界逼你改变的时候才想着要去改变,而是主动的突破舒适区,让自己永远保持在这种“正确的难受”成长状态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危险警告:你呆在“舒适区”里时间太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