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与喧嚣中的地下时光

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 《百年孤独》

上周在往返的地铁三号线上,很应景地读完了法国女作家德尔菲娜·德·维冈的小说《地下时光》。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小说的主题,那无疑就是“孤独”。住在大都市巴黎的两个中年男女,不同的职业,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境遇,唯一相同之处就是那种深刻却无可言说的孤独。

丧偶、独立抚养三个孩子的公司职员马蒂尔德,每天穿梭在巴黎错综复杂的地铁网络中,小心翼翼地应对因各种问题延误的轨道交通,努力在工作中做到最好,却因一次看似普通的会议招致严酷的职场暴力。原本一直扶持自己的上司处心积虑地排挤她,甚至不惜撒谎想要赶走她。而原本和她相处很好、被她视为家人的同事,一个个也选择疏离。唯一能给她力量的只剩下儿子送给她的一张“银色清晨的捍卫者”图片。

急诊中心医生蒂博,年轻时踌躇满志要当外科医生,却因一次意外梦想破灭。每天开车赶到一个又一个需要救助的患者家中,即使所谓的“急救”只是安抚孤独的老人,或者倾听身患绝症的年轻女性。但他自己却连心爱的人都无法留住。永远猜不透对方的心思,永远要面对对方的冷漠。即使在痛苦选择离开后,仍陷在怀疑的漩涡中,独自舔舐孤独的滋味。

读到第二章时,我原以为这是一个爱情故事,男女主人公终会在某个机缘巧合中相遇,然后彼此抱团取暖、填补内心的孤寂、共度余下的人生。但作者并没有如我所想,安排这样一个俗套的情节。事实上,马蒂尔德和蒂博确实有两次交汇。第一次,马蒂尔德在地铁站照顾一位发病的女子,蒂博则作为急诊医生前往救助。第二次,两人相遇在地铁车厢,蒂博坐在马蒂尔德的对面。他莫名地感到这个女人如此吸引自己的注意力,他想要同她交谈。但两人终究虽有交汇,却并无交集。马蒂尔德在第一次蒂博来治疗发病女子时就离开了。而第二次,当蒂博抬头在人群中寻找玛蒂尔蒂时,她已经消失在了密匝匝的人海之中。

两次交汇的情节印证了开篇马蒂尔德觉得自己在5月20日这天将会因为一个男人而改变生活的预感。但这个预感只实现了一半,另一半依然没有改变。她的生活依然继续,没有逆转,没有改善,上司没有伸来橄榄枝,同事没有站出挺她。唯一的变化只是她鼓起勇气辞掉工作,以维护自己最后的尊严。

而蒂博的生活也依然继续。在寻觅马蒂尔德失败后,他发现被遗落在地上的那张“银色清晨的捍卫者”—那是曾唯一能给予马蒂尔德力量的图片。他把图片放在手里攥了几秒钟,然后扔进了垃圾箱,转身向换乘站台走去。明天睡醒后,他依然要去急诊中心报道,依然要开着车穿梭在巴黎的大街小巷,赶到需要帮助的患者家里,给予他们自己唯一能够给予的安慰。

这样的故事看似平常,但我想,每一个体会过孤独的人都能在书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无论导致自己孤独的原因是什么。而我也一直认为,好的小说就是让现实中的读者在虚构的情节中读出自己,所谓共鸣即是如此。

《地下时光》的作者德尔菲娜·德·维冈三十五岁才开始写她的第一部小说。她的这种经历也是我在读这部小说时不断想起的。如今已经步入中年的自己也时常有一种类似的感触和体验。一些曾失去的懊恼和求而不得的痛苦,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被冲淡了。每天似乎在一成不变的生活中不断地寻找新的出发点,又在挫败中不停地重新振作。想要自己融入一种生活,又在某一时刻,莫名地想要抽离。但无论挣扎或是顺应,自己始终是这城市里百万孤独乘客中的一员,穿行在一个又一个换乘站,看着生命在地铁的往复中一点一滴地溜走,人皆如此。

正如小说末尾所写:“他被密集而无序的人流裹挟着,心里在想城市永远在把自己的节奏、紧张和高峰强加于人,它将继续无视成百万孤独的乘客,而在他们穿行的那些换乘站,什么都没有,除了虚空之外什么都没有,或许有这么一点火光,转瞬之间便熄灭了。”

寂静与喧嚣中的地下时光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寂静与喧嚣中的地下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