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种做事三分钟热度的人,看书是唯一一个坚持最久的习惯,也只是喜欢看小小说类,加入齐悦社群季度共读班,50本电子书书单,目前才看完三本。
阔别快两年的,再翻,第一眼看到《尖沙咀以东》,几万繁体字却让如痴如醉,看来爱跳舞的玛格丽特实在太让人着迷了。
应该说《尖沙咀以东》是唯一一部现实题材让我欲罢不能的网络长篇小说,晚上一口气看到18章,发现玛格丽特姑姑只有更新32章,第二天早起开始重新第一章再看到32章。
现在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应该会是翻,看看我们玛格丽特姑姑有没有更新,每天睡觉前也是要再刷一遍再刷一遍,说不定更新了呢。
昨晚居然还梦见“捞刀河”了,居然“捞刀河”两岸油菜花和白色火柴盒就是写的我家乡,原来我家乡的那条河还有这个名字?梦里一直纠结我家乡河是否有漂过关羽的青龙偃月刀,然后醒了。
醒来看到玛格丽特姑姑还是没有更新,然后把所有章节没有点赞的再刷点赞,希望玛格丽特姑姑注意到我们这些铁粉翘首以盼。
这么期盼结局,还有一个原因是,担心玛格丽特姑姑没有顺从自己的本心写那个爱跳舞的玛格丽特。
我眼中的玛格丽特的故事是这样的。
1.爱情让人甜蜜,而婚姻应该是让人安心的吧。
玛格丽特从家族的繁盛到衰败里长大,有一个全家人引以为傲的姑姑,靠姑姑的接济完成了大学。玛格丽特一出场就与众不同,没有因为靠接济完成学业而沉默寡言眉头苦读,没有沉重没有忧伤,她到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乐观热情,爱跳舞爱自由。她在大学里我行我素,只爱读英语只爱跳舞,只爱做自己喜欢的事,但她和他青马竹梅的初恋说,她想成为传奇。
可是,她真的是无忧无虑么?她去车站送姑父,因为姑姑交代姑父会给她两百元现金。在姑父的牵线搭桥下,她认识了高薪的香港人大卫,并马上嫁给了他。玛格丽特刚刚毕业,为什么姑父会急着给她介绍有钱人,为什么姑姑后来与姑父离婚会与这有关联?生活的艰难和隐忍,只有自己明白。
玛格丽特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过完暑假三个弟妹要开学。父亲早逝,作为长女,一个刚毕业的女孩子,一个喜欢英语喜欢跳舞的女孩子,一个想成为传奇的女孩子,能做的,只能是先解决眼下的危机。
捞刀河清贫却美好的时光,捞刀河畔那个四年大学里写信总是写诗夹着一片树叶一朵花瓣的成语,玛格丽特只能挥手告别,还尽力让自己看起来云淡风轻。她给成语写信告知上个星期已经结婚,成语回信:从今后愿幸运和你永不分离。
玛格丽特姑姑书中写到:
我像一个在大海中漂浮的人,不知道方向,只能看见什么抓住什么,一切都只是出于生存或生命的本能。
和大卫结婚,解决了娘家一家人的问题。
和大卫结婚,玛格丽特也忘记了自己爱跳舞吧。
可是听到陈升的《把悲伤留给自己》会泪流满面。
婚后五年,玛格丽特有了自己的孩子小卡。婚后的第一个七年,玛格丽特一直沉迷于打麻将。都说,嫁对了人,你会你活成你想要的模样。
显然,玛格丽特没有嫁给爱情,嫁给了现实。现实这个叫大卫的男人只是看到了她长头发、个子高挑的青春,并不懂她,也不知道或者无所谓知道她是否有思想有才华。玛格丽特姑姑在书的后几章也写了了几次大部分中国男人对比他国的肤浅,反反复复让想起作家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
当然,她们婚后前十四年,大卫也不讨厌。我们玛格丽特对于大卫是感激他给娘家人物质上的安心,也满足于这样相守一辈子的平淡。
至于大学里和成语说她要成为一个传奇的话,她应该压在心底,就当自己忘记了吧。
1999年中秋,玛格丽特带着小卡前往香港定居。其实是来了香港,那个爱跳舞的玛格丽,大卫给她改了名字玛格丽特。四平米的蜗居,怕吵到他人,玛格丽特常常半夜抱起哭闹的小卡躲进电梯间,冻得瑟瑟发抖算什么,还有人称被吵扬言要砍死她。
一个新手妈妈的手足无措,一个背井离乡的女人,能够依靠的只有她自己吧。
在大卫四十岁的时候,他终于在香港成了名副其实有家有室的男人。玛格丽特和他背负了120万的房贷,还款二十年。
如果玛格丽特不心疼大卫一人还贷的压力,在家相夫教子,或许没有中秋的出现。应该说至少不会加快中秋的出现。
在香港的第一个七年里,为了房贷,玛格丽特在尖沙咀以东一家酒店做清洁工。虽然也有写趴在马桶盖绝望的大哭,但是她自己开始谋生后,玛格丽特开始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她会想起自己曾经跳舞的曼妙身姿,担心自己会长出一张同事一样或冷漠或恶毒的脸。老爱蹭小便宜和玛格丽特换房的阿婵,牙刷事件的小插曲,没有更多去渲染玛格丽特初入职场的无助,反而交代一个时代的背景,香港繁华里,男人的纸醉金迷和女人的步步为营。
玛格丽特姑姑书中写了很温馨的一幕:
我看着父子俩在晨光下牵手的背影,不禁嘴角上扬,笑了,我好想看见了我命运的全部谜底:这就是我今生今世的两个男人,我的丈夫我的儿子。
接着,2003年的非典。
接到酒店无薪假期通知,在大卫的安排下,玛格丽特第一次香港回来捞刀河。
这次逃难式的回娘家,分别十一年的成语来见了玛格丽特。成语用很深很深的眼神看她,她也心慌手乱,但是就像孟庭苇的《你看你看月亮的脸》中的歌词:我们已分开的太久太久,已没有话题。
两人都已经有了家庭,孩子都一样六岁。
2.男人,并不是生活的必需品,痛苦总会过去的。
就在非典病毒这三月如何还房贷的恐慌期,大卫这边,大卫已经爱上了小他25岁的中秋。
一个玛格丽特认为绝对不会出轨的男人,在出轨两年多后和她摊牌:要对另一个人女人负责,要离婚要娶中秋。
然后戏剧性的,在香港的第八年中秋,大卫和21岁的女孩,一个叫中秋的女孩结婚了。婚后四个人住在玛格丽特还房贷的房里,玛格丽特自己也没有料到自己出奇平静。
玛格丽特书中叹息:
我为了赚钱和撑起这个家,每天早出晚归又忙又累,结果,我成了一位失败的女人,一个失败的妻子。而从前住在深圳我不找工作,天天只打麻将,只陪他吃喝玩乐,他却宠爱着我。
玛格丽特没有憎恨,没有计算自己得失,反而在这样的局面里安之若素。她想到的是如果大卫搬出去,他的日子艰难;小卡没有父亲,想给小卡完整的家。她想着隐忍五年,小卡五年期间有人照顾,中秋到时候有了香港居住证,大卫和她就有经济能力搬出去住。
共居生活一地鸡毛,最受害者玛格丽特冷静理智出奇,中秋好过,一家人才好过。为了家庭的和谐,退一步不行就退两步,为了中秋包容小卡,她把结婚钻戒送给了中秋。
3.我要我的人生是一部传奇。
玛格丽特在酒店,因为一位客户的表扬信晋升酒店旅游部。穿着优雅制服的玛格丽特,离婚后遇见了戴维斯先生,愿意接纳她和她的孩子,带她们去澳洲过衣食无忧的生活。
已经有了稳定工作的玛格丽特,再也不是毕业前那个感叹命运之手掌舵自己的小女孩。她有温柔仁爱,也有坚强果敢。她已经知道自己想要的,她要追求她自己想要的。
假设哪一天我万一遇上了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呢。
后来有了瑞士人安德烈。玛格丽特为了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想着送孩子回捞刀河自己奔赴爱情。然而目睹留守儿童的种种问题,还是做了爱情逃兵。
拒绝安德烈后,玛格丽特悲伤安静,度过一段无法正常进食的日子。
玛格丽特姑姑书中写到:
爱情是让人去死,母性却让人活下去:一个女人最大的痴情,不是在爱情面前,而是当她作为母亲的时候。
走出爱情阴影后,玛格丽特因为生活种种,软弱而更坚强。面对大卫亲友的劝和,母亲的劝和,坚持自己。
校庆上,再次遇见成语。成语如女主姑姑所言:必成大器。成语董事长在校讲台的发言,让玛格丽特又想起自己曾经对成语说的傻话:我要我的人生是一部传奇。然而当时成语说,传奇是属于男人的,而且他用事实证明了。
梅艳芳的《似是故人来》,是对他们初恋最好的诠释吧。
与其说成语也不懂玛格丽特,不如说男人不懂女人。新时代的女性独立自强,她们的思想她们的梦想,部分男人根本还是不愿意不屑当回事的。
什么才是传奇呢?
想起刚刚看完的《如懿传》。很多人认为一个大女主剧结局没有善终。如懿第一次和乾隆闹别扭,起因如懿和他谈论一夫一妻制讨论夫妻间没有感情可以相互离开。
相知相许的男人想都不想立即全盘否定。
有过死生契阔,后来还是过眼云烟。如懿断发为祭,按自己的本心终老一生,含笑临了剪了自己当初心心念念的画像。
如懿看穿宫廷的身不由己明争暗斗,希望所有女子能自由自在为自己而活,而从她以后,她本族中再无人纳入宫中,她的孩子也能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过好一生。
如懿知道弘历会懂她最后的遗愿。她做到了。她就是一部封建皇权里的女子传奇。
玛格丽特姑姑故事写的真实感人,一度让人怀疑是回忆录。细节描写很有特色,“我要猪汤”的捧腹大笑,终于给小卡买了新鞋的生活惊喜,一不小心就让人热泪盈眶。
时代感很强,写了一个时代的香港,也写了一个时代的女人。
没有俗套,没有煽情,很多不甘和悲伤轻描淡写的文字却给人沉重思索。
很多人性的探索和婚姻两性探索的金句,很多经典的生活感悟,来自作者玛格丽特姑姑丰富的生活阅历,也因为玛格丽特姑姑三观特正。
罗曼罗兰说,伤痕累累是生命给你的最好的东西。
刘瑜说,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
传奇不一定是一路打怪升级最后光芒万丈,经历过磨难绝望后依然可以和生活握手言和,这样的玛格丽特已经是传奇。
命运归命运,自己归自己。
加入齐悦社群两周了,齐帆齐和与君成悦老师一直强调多读是为了多写,鼓励我们要“写、写、写”,可是一直感觉无从下笔。看完《尖沙咀以东》三十二章,好期待作者按自己本心写出女主的传奇,所以敲了一晚键盘。
最后再啰嗦一句:太喜欢玛格丽特了。
这可能不算读后感,但是,是我现在最想写的情感。
季度班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