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一种疾病的医疗社会史 Leprosy in China:A History

导言

1949年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付出双倍的努力,通过前所未有的在全国范围内重新实施隔离政策,将麻风病患置于控制之下。四十多年来,麻风控制政策和复杂的国家建设规划难分难解地交织在一起:动员省、市、县等各级资源,建立纵向控制体系;利用生产村作为隔离模式;在头三十年用中草药和中医疗法治疗,1980年代开始采用比较“开放”的与全球性组织合作的政策,麻风控制的每个阶段都和重大政治运动或当时的取向完全合拍,直至1900年代,依据中国更高的治愈标准,国家正式宣布麻风病已被消灭,在某种意义上,与麻凤“作战”构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长更上独特而重要的一部分。

然而,整个民国时期中国政府都太虚弱,无法成功动员必要的资源来建立实现这样的理想,最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基督教自由主义模式的一个版本,通过建立经济上自立、政治上育人的全国性“麻风村”,它也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合作运动的一部分。

源于19世纪殖民主义的三个元素的相互作用,形塑了近代中国人主体性的构建:精英分子关于彻底西化的占主导地位的民族主义话语;经常有效抵制西化话语的对本国(帝国)历史深刻,普遍的记忆。目前的研究强调的是最后一个元素。


第一章 疠/癞/大风/麻风:疾病/类别概念的演变史

疾病类别的病因学史

帝国晚期(12—19世纪)

把大风癞病重新划分到外科,或者说有明显外部特征的疾病,和大多数儒家精英儒医对其兴趣的逐步丧失同步。虽然风证依然是值得精英医家持续关注的主要病因类别,但外科、眼疾,以及针灸、手术等那些需要操刀针的专科,日益为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医家所冷落。

脱离风证类别后,从大约13世纪开始,大风/癞被放在关于皮肤病或外科的篇章或书中予以系统的探讨。这是帝国晚期对此疾的新认识的第二个主要变化,最重要的例证是薛己《疠疡机要》的出版。

对大风/癞重要的新认识……:基本症状为皮肤麻木。

对麻风/癞的认识的第四个创新是两种癞病之间的轻重之别。……关于这一点,沈之问阐述得最清晰:“中古分为风疠二名,内驻曰风,所感深,外著曰疠,所感浅……”

第五个新发展是麻风逐渐被认为是南方的疾病……东南部的岭南地区,包括福建、广东和广西,自古以来便被视为瘴疠之地,到了明代中期此种观点发展为老生常谈,人们顺理成章地说中国南方的瘴疠之地孽生着这种导致疠/癞的毒气。

最后,非主流医学文献中关于麻风/癞的最后一个重要观点是,男性身体和女性身体对此疾的感受型有区别。女性的身体被认为对麻风更有“抵抗力”,因为经血定期地将内毒排出,而且女体也被认为能够留住毒,不让普通的症状显露出来。因此女性身体是尤为危险有传染性的身体……会把风病传染给和他们交媾的男人或者他们的孩子。

传染观念以及和“广疮”(梅毒)的联系

对所有的这些大医家而言,不道德的行为及其报应无疑是大风或癞一个主要原因……而且,违背道德常常不仅是个人的问题,严重的罪责被认为不仅由责任人承担,也由其家庭、子孙后人和住在同一个地区的人承担。

总结

我们可以看到,在前近代中国在对大风/疠/癞漫长的医学认识上,有两个几乎互相对立的发展。一方面,我们发现对此疾的描述和分析越来越深人.最终促成一个非常独特的疾病的概念化,它不再属于非常宽泛的风证。相同的趋势也出现在疗法的领域。用性质较平和的药物而不是烈性的有毒药物先调理虚弱的病人,也表明对此不治之症的治疗有比较切合实际的做法。从明代中期开始,由外科医生撰写的麻风或疠/癞医学专著的出现,最为清楚地反映了此一趋势,另一方面,我们也能察觉麻风疠/癞不断被污名化,被贬低到外科,为精英医家所冷落。道教治病术士和仪式专家阐发了他们对此疾病因的新认识,包括其通过虫或蛊毒在家族外传染的特点,突显了其神秘的危险性。从16世纪开始,此疾被归类为通过性交传染的南方的疾病,使其很快成为一种让人害怕,多见于下层社会的疾病。

当帝国晚期见多识广的非专家们认为麻风是“最惨、最酷、最易传染而不忍目睹”的疾病之一时,此疾已经引起普通大众极大的焦虑、恐慌和嫌恶。麻风/癞显然已污名化,被视为道德败坏之人的疾病,他们不是耽于肉欲,就是生活没有节制。


第二章 被诅咒却可救赎的身体

你可能感兴趣的:(麻风:一种疾病的医疗社会史 Leprosy in China:A 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