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工作观

我的工作观_第1张图片

1、价值。

养活自己很多时候需要依附一个平台,这种关系可以叫雇佣,也可以叫寄生。站在受雇人的角度,我经常会思考一个问题,我所做的工作创造了的价值(严格意义上来讲应该是价格),能否与我的薪资、公司的利润和社会的发展相匹配。我要尽量使我的工作会变得有价值。具体体现在:(1)我的既定的工作职责能否最大化发挥出我的价值。这依赖于平台是否对口、是否足够开阔。(2)我主观上是否尽力而为了。这依赖于我的意愿、进取心和动力。有时候我并不对自己过于苛刻,因为客观的舞台并不能提供我发挥才能的条件;有时候我也会激励自己,因为我担心我有愧于我的条件。同理,站在雇佣人的角度,我们需要考虑能否给受雇人提供良好的平台,同时也要激励受雇人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价值。也许,这就是契约平等精神。

2、正直。

工作中我们难免遇到一些不符合规则的事情,有的人选择了沉默或者视而不见。我认为这是目无规则,是对规则的践踏。此时,我们不能绥靖、姑息、纵容、偏袒、包庇,更不可助纣为虐。正直的品质难能可贵:实事求是,据理力争。公正待人,诚实对己。心行合一,敢于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问心无愧。

3、授权。

管理者都相当甩手掌柜却不能,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处理好授权的。授权的内容需要明确,不可含糊不清,不能让受权者自行领悟。授权不仅包括职责的下放,也不要忘掉权力的赋予和利益的约定。同时,也要考虑受权人的能力是否能担当重责,授权人要当好辅助、协助、监督的角色。最关键是,所有的授权一定要事先约定,万不可强行授权(推卸)。

4、分工。

能动脑的不动嘴,能动嘴的不动手,能动手的不重复,能重复的不劳累,能劳累的不卑贱,能卑贱的不寻死。分工带来的后果是大家从事的工作内容的性质不一样,很难说绝对公平,只能评估是否与人合适。分工不明确,极易造成责任往下推、往外推。所以,分工必须明确具体的动作,例如安排、统计、汇总、反馈、传达、跟进等,我们要尽可能的将分工放在台面上,尽量不要搞默认的分工、隐性的职责。

5、学习。

学习是自己的事,是私事。万不可自己啥都不懂,却叫别人多学习。学习只能从自身出发,感染周围,默默的影响他人。我不能停止学习,我害怕时间的流逝,我无时无刻不想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新思路,为此我才能觉得欣慰。

6、管理和跟进。

管理者与跟进者的区别:跟进者如果成为携带自己想法的角色,就会变成上级管理,必会形成多个管理上级,造成管理架构的混乱和执行力的下降。同时,如果上级变成传话筒或跟进员,必会造成机械式的应付,不融入自己的的思维和见解,缺乏技术的创新和管理思想的变革。我们应该避免“人人都是跟进员、人人都是催命鬼”。

7、建议和要求。

我们在工作当中往往不能区分建议和要求,该建议的时候,我们却强制的要求和命令;该要求的时候,我们却畏畏缩缩、不敢直面正视。对于顾客、领导、平级、非授权范围、非法定职责的事,可以建议,而不可以要求。对于乙方、下级、授权范围内法定的事,我们要履行职责,强烈要求。

8、分工与协作。

分工大于协作,分工确保运行,是前提,协作确保效率,是重点。我们在讲"团队意识"的时候,一定要辨证的理解4个字——分工协作。a.分工大于协作。b.分工确保运行,是前提。没有分工,就会相互推脱,一步也动不了。但不能一刀切,不能不考虑特殊情况,例如偶尔临时安排的工作、紧急的事、团队其他成员请假不在岗、团队成员寻求帮助等。c.协作确保效率,是必要。没有协作,就会运作缓慢,效率低下,氛围沉闷,狼性而不人性。但不能做老好人,不能越俎代庖,不能请客吃饭、哥俩好。所以辩证的、艺术的处理好团队内部的关系很重要。

9、尊重。

尊重每个人的选择,敬畏每个人的人生价值,摒弃带有偏见的标签,独立思考,敢于尝试新鲜的事物。

10、轻重主次。

切忌给一个应付完成的时间,却想要一个认真用心的结果。时间和精力都需要分轻重主次,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11、成熟。

“成熟”有的时候是一个褒义词,有的时候是一个贬义词,但“不成熟”一般情况下是贬义词,而且带有强烈的标签和戴帽性质,是一个偏见之词。少说别人不成熟!

12、圆滑。

所谓“位越高,腰越折”,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但这种处世哲学未必适合每一个人,请尊重我的选择。

13、纠结。

与“不成熟”类似,“纠结”是用于对自己的描述,描述一种内心感性的状态。当我们说别人纠结的时候,往往带有偏见和蔑视,坚持原则被说成纠结,表达异见被说成纠结。这些都是理性的行为思想,往往会被无理之人冠以非理性的情感绑架,认为是纠结。要么是智力上的词穷,要么是敌意的轻蔑,给人的印象往往是不理性、怀有恶意的,最好不要与这种人过多的沟通来往。因此,我们可以说自己很纠结,但不要轻易“指责”他人纠结。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工作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