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件伤脑筋,开大会时间伤不起,怎么办?
我们的工作需要传达大量的上级指导文件和会议精神,时间都耗费在文山会海中。现在渐渐流行脱稿讲话,在领导脱稿讲话时,听众也就没有书面讲话稿可以看,就耗费时间在一个接一个的会场之中,对每个领导的讲话都仔细听、仔细记,深怕漏掉什么重要的会议精神和工作安排。
不管是脱稿讲话还是以前的文山会海,在会议上,我们都是通过听、读的方式来接收信息,并以书面总结、口头建议的方式来反馈,都是从文字到文字的方式或者以书面化的口头表达进行交流,缺乏生动形象的涂鸦,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也就很难形成广泛的共鸣。
据说,任正非在激励团队时,讲到未来创业成功时,团队成员都会很有钱,就采取了涂鸦式的表达。他说,我们以后都要买有很大阳台的房子,用来晒钱,防止家里太多钱而发霉的困扰。任正非当时没有画图,而是用充满画面感的语言,画了一个大大的饼,掀起团队为梦想拼搏的那份狂热。
比如,对政府工作报告内容,总理会慷慨激昂地全文宣读,并采取电视直播以及反复重播,加上报纸头版头条,再加上地方电台的大量宣传的方式进行广泛宣传,但普通群众除了能记住几个重要的经济数据之外,往往很难再记住其他具体的内容。
试想我们把长达数十页的政府工作报告,转化为形象的画面来表达,变成群众喜闻乐见的图片,一定会比书面文字版表达更有直观,更容易理解。
二、沟通漏斗现象提醒我们,信息在传递中不断流失
沟通漏斗现象告诉我们,假如我们想说的内容总量是100,我们所能表达出来的内容总量只能到80,而对方能够真正听懂的内容总量只有40。
沟通漏斗现象提醒我们,不要过于自信自己能够表达出脑海中的全部内容。我们在表达前,先试着画画图,用画面呈现自己的思路和想法。我们用画画演绎一番,查缺补漏,更为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沟通漏斗现象提醒我们,不要高估信息接收方的理解能力,你百分之六十的讲话内容是耳边风,只有百分之四十才能灌进对方耳朵。我们要用画画直观呈现自己的想法,不单要把讲话内容灌进对方耳朵,还要用涂鸦式表达把信息灌进对方眼睛,牢牢印入对方的脑海中。
三、一次由沟通漏斗引发的团队任务失败
我最早是在篮球比赛的直播中,看到过涂鸦式表达,特别是离比赛结束只有一两分钟时,教练往往会向裁判请求暂停。暂停时间一般都是三十秒时间,队员一边喝水一边听教练布置战术。教练最重要的道具就是小白板,在小白板上快速涂鸦,可以直观明确呈现具体战术要求,节省大量言语交流时间。各个队员看了小白板上的涂鸦,快速知晓教练的战术要求,对具体的动作要求心领神会。
对于涂鸦式表达的重要性,一直以来是被忽略的,直到最近参加一项户外拓展活动,我才发觉这方法在人多嘴杂的众人讨论场合中可以发挥大作用。涂鸦式表达可以直观呈现想法。
这项户外拓展活动的具体要求是在八秒钟时间内,把现有的七十人组成的四排队员变成两个圆圈,女队员肩并肩以教练为中心围成一个内圈,男队员肩并肩围成一个外圈。看似简单的任务要求,我们经过三次的努力都无法按时完成。
在完成任务前,大家信心满满,七嘴八舌说了很多方法,但并没有达成统一的行动方案,导致连续三次都无法达标。
甲一直主张要按照其方案,还没等到他说完,乙就提出自己的高见,众人还没听明白乙的完整思路,这时丙又开始说他的方案才能解决问题。队员们连续听了甲、乙、丙三人的言论,脑袋里根本无法形成明晰的行动路线图,稀里糊涂地用了十几秒时间组成两个圆圈。我们无法按照教练要求完成任务,无奈地接受了惩罚。
由一个个精明能干的个体组成的团体,为什么会变得愚蠢和低效?答案是,沟通漏斗在作祟。甲、乙、丙三人都忽略了沟通漏斗现象的存在,自信自己能把想法都表达出来 而且还认为听众都能完全听懂。事实并非如此,团队任务失败了,沟通漏斗现象再次被印证了。
假如在讨论中,我们运用涂鸦式表达,用小白板画画的方式直观呈现行动方案,那众人对甲、乙、丙三人的行动方案就能表达更全面,可以能让更多的队友听懂。队友们就可以快速判断优劣并当即做出取舍,也就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团队任务失败而无能为力了。
我对于行动方案的涂鸦如下,表达整个团队如何快速完成团队任务的行动步骤:图二,女队员快速形成包围教练的内圈;图三,在同一时间,男1队由最右边的队友带动,快速往右上方移动,男3队由最左边的队友带动,往左上方移动;图四,男2队的左右两边的队员分别快速连接男3队的最右边的队员、男1队最左边队员,男3队最右边快速连接男1队最左边队员。
我们习惯于日常的书面表达,强调表达的逻辑性,往往忽略表达的效率要求。涂鸦式表达可以在短时间内拓宽沟通漏斗半径,让单位时间可以承载更多的信息量,完整表达和传递信息,直观呈现自己思考内容。我们要拓宽沟通漏斗的半径,不仅要写出来、说出来,还要画出来!这样大家就都明明白白!
下面请你欣赏小学生的涂鸦,表达的是注意行走安全,不踩踏井盖的主题。涂鸦式表达,从娃娃抓起事半功倍!涂鸦式表达,从我做起利己利人,简单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