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古话,婊子无情,戏子无义。
婊子自然是批判色彩太浓厚的称谓,以至于骂人了。指代的行业却是昭然若揭的。
婊子无情,有情伤身,关键是,有情的婊子能否遇到一个同等有情的男人。
中国古代戏曲里,不乏流莺被命运眷顾的喜剧,然而皆大欢喜,花好月圆人长久的故事,太多时候不过是镜花水月里,文人墨客精雕细琢刻画的一场梦。
现当代小说里,写这一类角色的,也汗牛充栋。印象深刻的,是李碧华小说里痴绝的如花,是为着心安送儿子入戏班子的小豆子的妈,是严歌苓笔下摇曳多姿,巾帼不让须眉的玉墨,是金庸小说《鹿鼎记》中那个令人爱恨不得的韦小宝的娘。
浪漫的,优雅的,高傲的,冷漠的,落魄的,甚而高贵的,千姿百态,风情万种。
她们是文学世界里那一抹杜鹃啼血,是无论如何不敢正眼亲看的惨白月光,美则美矣,始终是难登大雅之堂的满天飞絮,水中浮萍,难免透着一丝苦涩的血腥气。
人们对她们的评判,无论如何都是浪漫的,无论如何都是片面的,无法设身处地经历的暗流汹涌,都是让人怀着偏见揣测的隔岸观火。
一行有一行的苦与乐,一行有一行的屈辱与磨折。
一行有一行存在的根深蒂固,也有它源远流长的现实原因。
商业社会,金钱操纵,因果连环,有求必应。
没有得着,谁甘心逗留。没有苦痛,哪来那样多迁客骚人哀哀为之伤怀述说。
所有态度都显得暧昧不明,所以冷眼旁观或许是更得心应手的一种。
社会的复杂决定了人的复杂,人的复杂交汇而成社会的复杂,时代的复杂,无限循环,环环相扣。
除了女妓,还有男妓。从何时起流行一种委婉的说法,应召女郎,遥相呼应,自然就有应召男士,应召应召,很是形象,也削弱了太过鲜明凛冽的情感色彩,仿佛就是一种普通职业,但名字背后所指涉的意涵,并无实质不同。
亦舒小说《美娇嬝》塑造描摹的,就是这一族群的众生相——所谓众生,归根结底,仍是一种命运。
一家叫做美娇嬝的机构,供应外形俊美的男子,给那些空虚寂寞,感情失意的富家女——多半是中年妇人。
名字取得摇曳多姿,美不胜收。美是漂亮,大概是钟楚红那一种,娇是俏丽,自然是朱茵那一种,嬝是柔媚,找不到比邱淑贞更好的对应。
这样活色生香的三个字,背后藏着的,必定是一群不同凡响,明艳袭人的角色。
亦舒作为一个女作家,将她的悲悯赐予女性同胞。
男人在外花天酒地,莺莺燕燕,是一种身份和实力的象征,而女人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求取来自异性的慰藉,不应该被口诛笔伐。
自然这不是这部小说的核心立意之所在。
小说所渴望勾勒渲染的,是一个应召男士浮浮沉沉的一生,借此描摹这种行业的曲折心酸。
因为母亲患病,妹妹上学,作为家里唯一男丁的男人石孝文(谁也不知道这名字是真是假,假作真时真亦假)踏入欢乐场,成为牛郎。
因为老天爷赏饭吃,石孝文风流倜傥,外形俊朗,加上谈吐风趣,气质脱俗,在这一行他颇出风头。
直到遇上阔气豪门女李碧如——一个婚姻失意,儿女不才的失败女人,如果是寻常人,或者潦倒一生,幸好她有钱,所以能够穿最美的衣裳,寻找最英俊的男孩子做她的禁脔。
散漫不羁,去留无意的石孝文受她的无上眷顾,开始是抗拒,最后在金钱与安稳的诱惑之下选择了顺从。毕竟,遇到一个愿意用巨款购买他人生中的一段时间的女人,是得天独厚的难得,他也只好见好就收。
何况,时间会让两个人的关系变得暧昧,深沉,复杂。
他久而久之对这个女人怀有了更真切的感情,接近于爱的质地。既为着她这么个人,也为着他对这种漂泊风尘的生活的厌倦。
看多妖魔鬼怪,魑魅魍魉,受到威胁迫害,他的身心百孔千疮,早日上岸是他的唯一祈愿。
但是踏上这一行,一入此门深似海。见惯风月的人,哪里能够说安稳就学会安稳,更何况,知根究底的人谁会在他们身上盼望安稳。
如此情形,内外交困,遇到一个可能性微乎其微。李碧如是一位,或许是,所以他愿意冒险。
现实却将他逼上陌路,原来对他情深一往的李碧如,并非一个一心一意的情痴,在他之外,犹有他人。
欢乐场里的爱恨,不过如是。
他以为她不一样,她何德何能不一样。或许她曾为情所伤,早已灰心失望。她不过是为着买一时安慰,而他泥足深陷。
说到头,这不过是一场买卖。商业社会里的人情,说薄凉就薄凉,哪有什么话好讲。
多年后他们在异国重逢,她已换新颜,身边又有新宠,而他,他居然死心不熄,那画面太尴尬,甚至惨烈。
幸好他还有重来的底气和资本。
年轻,有的是光阴,前半生用青春换来的钱,足够他此刻无忧无虑。
他有何损失?为情所困,自负盈亏。
何况,这个世代,哪来那样许多一生一世,海誓山盟。
到最后,他终究换来新生,邂逅一场突如其来好姻缘。
在异国他乡,有亲人陪同,与爱情相逢,开一家理发店,用从前的名字,却俨然换了内容。
亦舒小说的结局泰半如是,嬉笑怒骂一场,最后各自柳暗花明。
又有几多人真的『逃出生天』,幸运一如石孝文一样,更多人不过是载浮载沉,休息一阵,重蹈覆辙,因为除此之外,其它也不能,生活作风养成,一时之间无法变更,只是年华已逝,只好绝处求生。
听起来不是不残酷的。
一个人的花好月圆背后,是风声鹤唳的万艳同悲。
一个人上岸,又有多少人在浪里,苟延残喘。
牛郎如是,女妓更如是。
亦舒的小说玲珑精致,往往让人沉醉,却也有令人苍凉咋舌处。
一个男人,用自己的青春换取金钱,最后用金钱换取安稳。
亦舒没有在他身上投射多么鲜明直接的情感褒贬态度,还慷慨赐予他好结果。
我知道,她终究难以割舍的,还是花常好月常圆人长久,这也是为何,许多人对她的小说情深一往的缘故。
不荒唐造梦,却也不清醒至死。
不愤世嫉俗,而是扎根在红尘的现实中。
写了三百一十本,还在孜孜不倦地写。看了三分一,或者全部,还在津津有味地看。
人生百态,熬一碗苦乐参半,温凉参差的粥,让人不欣赏也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