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1日 星期一
今天领着学生复习《愚公移山》时,一下子想了很多。
最早读这篇文章,应该是学生时代。那时老师照本宣科,逐字逐句地讲。我知道这是个神话故事,对于愚公移山一事,脑子里也是被老师灌入了“有毅力,面对困难不退缩”的精神,觉得愚公的形象确实很高大。脑海中,他应该是须发皆白,身材高大,孔武有力的人。而那个河曲的老头,应该是很瘦弱,尖嘴猴腮,留着三羊胡,自以为很聪明,走起路来喜欢背着双手,总是喜欢斜着眼睛看人的人。
所以,每次读愚公与智叟对话时,我们总把智叟渲染得很尖酸,特别是他的那句“甚矣!汝之不惠。”我们能用神态与语调,把无知者对别人的嘲笑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那时,愚公在我们心里就是英雄,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后来,随着我走入教室,踏上那三尺讲台。当我捧着教科书为学生讲解《愚公移山》时,本以为他们也会如同学生时代的我一样,对愚公充满仰慕之情。可是,我错了。
“老师,愚公真是愚笨,他这样一筐一筐地担下去,虽然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但何时才能把山移走呢?”
“他的孩子们一出生就叩石恳壤,什么时间学习呢?”
“他们一家人的花销来源于哪里?吃不饱穿不暖如何移山?”
……
学生的问题五花八门,使初上讲台的我不知所措。我心里甚至在想:假如没有夸娥氏二子负二山,结局又会怎样?
于是,我请教学校的前辈,把学生的问题都摆了出来。老前辈一听就笑了,显然他也曾遇到过类似的问题。
他告诉我:“语文教学没有定法,所涉及到大多的问题没有固定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有理,能让自己的观点站住脚,他的观点就是成立。”他还建议我在班里举行个辩论会,把问题放给学生,他们会越辨越明。
于是,我用两节作文课的时间,把班内学生分成两个小组,正反双方分别就“愚公不愚”“愚公真愚”为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但辩论的结果如上文学生的质疑所言,反方驳倒了正方,“愚公真愚”胜出。学生们甚至认为愚公可以搬家远离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最不济也可以打个隧道,总比移山快得多。
总之一句话:面对困难不屈服不退缩固然值得大家学习,但愚公要学会变通,不能太顽固不化。
我突然觉得,在学生的争论中,愚公的英雄形象好象一下子苍老了许多。
以至于在后来的教学中,我不愿意让学生讨论,我宁愿枯燥无味地给学生分析字句,我宁愿苦口婆心地向学生灌输愚公不怕吃苦、不惧怕困难,敢于改造自然的精神。
直到我步入我人生的中年。
上有四位老人,而且他们的身体都不是很好。
下有两个孩子,学习上让人操碎了心!
身心俱疲,说的就是我们这些进入更年期却要面对老年期与青春期的一代人。
有时真想逃避,但却无处可逃!
面对,必须面对!
我一下子想到了“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我们的父辈与子辈,此时不正如这两座山一样么?我突然明白了愚公为何不搬家,没错,搬家就是逃避!
我的心一下子豁然起来,愚公的形象再次丰满:那个须髯洁白的老人,不但身材高大,而且脸上泛着古桐色的光芒,他面对河曲智叟的嘲讽,爽朗地回应:汝心之固,固不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