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原创作者为戴德文,本文无需授权即可转载,但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
“学霸”养成方法论
——《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读书笔记
本书作者是成甲。恕我孤陋寡闻,此前的我对这位作者一无所知,直至一个月前,通过李笑来先生的公众号推介,我才知道了有这么一位作者。通过翻阅他的公众号文章,我了解到,作者主攻于“知识管理”、“学习方法论”等细分领域,他的文章干货满满,处处充满理性思辨的光芒,我也通过阅读,也开始了解到了许多以前从未接触过的概念,如“个人知识管理”、“临界知识”等等。
基于我对有关“学习方法论”话题的浓厚兴趣,我不仅翻阅了他公众号大部分的文章,还上网看了他若干年前的讲座视频,课程依然很吸引我。
于是,观看完毕后立即决定下单,购买他的新书。
我清楚地记得,一周前,新书《好好学习》到货,我内心激动不已,下班后立刻赶回家,第一时间关掉手机网络,如饥似渴地看了起来。当晚便不知不觉地看到了半夜,期间还边看边停下思考,并在书里做做笔记,写写感想。
在接下来的几天,我下班回到家的第一件事便是阅读它,外出我也把它放包上,在长途汽车上阅读,在酒店等人时的半个多小时的空隙也拿出来阅读————我仿佛上了这本书的瘾。
这可能是我看过的感觉最酣畅淋漓、最引人入胜的非虚构类书籍之一。这也是我看得最快、却也是最慢的一本书(具体原因我会在后文阐述)。看完后,我还第一次尝试用手绘的方式梳理了一遍本书的文章脉络,在梳理过程中,又加深了我对重要知识点的印象。
何为“临界知识”?
我们都知道,阅读一本书最重要的首先是要理解其中的概念,然后才能理解建立在概念之上的各种观点。所以我拿到书并非第一时间就从头开始读起,而是先看看封面、封底的各种简介或评论,然后再浏览书本目录,看看书中到底提到了哪些概念。
在引言部分,作者首先向我们介绍了关于What的问题。“临界知识”便是本书中最核心的概念。
我想很多人都和我一样,第一次听到这个概念,感到不知所云。但如果提起我们高中数学或物理课本中的“临界点”、“临界值”等概念时,大家或许不会感到陌生。事实上,作者便是借用了核物理知识中的“临界质量”这一概念作为类比,创造了“临界知识”一词。
根据维基百科:
临界质量(Critical Mass)是指维持核子连锁反应所需的裂变材料质量。
那作者是如何定义“临界知识”的呢?
在引出“临界知识”之前,作者先给出了自己关于“知识”的定义:
只有能够改变你行动的信息才是知识。
是不是觉得这样的定义有点“太狠了”?刚开始时我也觉得,但思考之后发觉这样的定义不但没有问题,还强调了“学以致用”和“践行”的重要性。试想,如果你真正理解了某些知识而且觉得它有用,那么你一定会将它们用起来,用以指导我们的行动,以达到改变、提升我们的目的。否则它们就不是你的知识,只能说你知道那些“信息”而已。
在这样的定义前提下,引出了“临界知识”这一概念:
能更广泛、更普遍地指导我们行动的重要而基本的规律。
从定义的内容来看,我们应该也不会陌生,因为在高中的政治课中也有过关于“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的学习。如此一来,我们对这个概念便会感到亲切许多。
为什么要掌握“临界知识”?
我曾经一度认为,知识与知识之间是没什么区别的,都一样重要。但阅读后我才发现,知识与知识之间是不一样的,有些知识要比另一些知识能够更深刻地改变我们的行为。
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我们很容易被各种碎片化的信息吸引着,随波逐流。我们仿佛学习了很多知识,但到头来却只是一知半解,只是学到一点皮毛而已,毫无深度。
就我而言,订阅了很多公众号,每天看的却没几个,付费订阅的专栏文章也做不到每天坚持阅读、反思、留言、做笔记,买回来的许多书还没看完就搁置了。我总觉得,一定要每天大量地、快递地获取信息,这样才能跟上时代节奏,才不至于落后于人。然而,我却逐渐感受到:越学习似乎越焦虑,总感觉前方还有海量的知识在等着我去学习,然而自己以前学习的知识却在逐渐遗忘。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作者认为,时代在变,我们构建认知优势,不再是拼“知识数量”和“知识获取速度”,而是拼“知识深度”。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一味地追求“大量”、“快速”地学习,否则,我们将无法提升我们的学习层次,无法构建我们的认知优势,永远被信息的洪流带着走,得到的是别人贩卖的“二手知识”,终究会因此交上大量的“智商税”,付出更多的代价。
那么,学习“临界知识”有何现实指导意义?
我们处于一个信息高速流动的互联网时代,获取信息的数量与速度比以前大了许多个数量级,因此便涉及到一个对那些有用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吸收的问题。作者指出:
必须要对知识进行管理……知识管理的核心实际是通过管理知识提升我们的认知深度,进而改变我们的行为模式。
怎样才算是有深度的认知?
作者通过举例对比同一个问题的两种答案后指出,有深度认知的人,在分析问题时能够独立思考,能跳出问题本身思考更普遍的情况。我联想到了李笑来老师在专栏文章《送你一把万能钥匙》中提到过:“不能只盯着锁头去找钥匙,因为钥匙常常在别处,而不会在锁头上。”
为了提升我们的认知深度,我们必须学会:独立思考,做到有理有据;学会从具象到抽象,由表及里地思考问题,找出背后更本质、更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
专业必修课和通用必修课的知识更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专业能力和结构能力的学习上,通过掌握临界知识做到游刃有余。
如何让“临界知识”爆发惊人核威力?
据我在作者微信公众号上的了解,此书原本拟定的书名为《临界知识:让知识爆发惊人核威力》,但可能考虑到“临界知识”这一概念对于公众还相对冷门,增加了传播成本,于是最终将书名定为《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更加让人耳熟能详。
从书本的封面设计来看,封皮使用了温暖的橙色,正面还加入了若干代表时间、空间、链接等绘画元素,书名“好好学习”四个字也使用了带有儿童手写风格的字体,我个人猜测,设计者的目的是为了拉近读者与书本的距离,不会让人觉得它是一本研究“学习”的严肃的学术著作而不敢买来看。而事实上,书中内容虽然涉及到很多专业领域的概念,但阅读起来并不会觉得晦涩难懂,相反,作者用了大量身边常见的案例,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讲述“个人知识管理”这样一个很非常重要且必须要得到重视的议题。
那么,既然“临界知识”如此重要,我们如何才能掌握它们?如何才能应用临界知识,让它们像核子发生连锁反应那样爆发惊人的核威力?
作者用了两章的篇幅,详尽地向我们阐述了掌握临界知识的方法论。无疑,这是本书的核心所在。
1、读书误区
现在,喜欢看书似乎成为了一种新的风潮,大家拼命晒书单,《我一年读了三百本书,只跟你推荐这几本》等之类标题的文章随处可见。喜欢看书当然是好事,阅读速度快也是一种能力,但,如果一味地追求“快速阅读”、为了晒书单而读书,似乎就有舍本逐本之嫌了。
我本人也有这毛病,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完成“读完这本书”的任务,然后向别人炫耀:我读过那本书。但如果别人问我,那本书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有什么重要的观点值得我们学习时,我的大脑却几乎一片空白,怎么也回忆不起来书中的内容,更别谈学到了什么。
以前我一直以为这可能是因为我记忆力不好,看过了就容易忘。作者反对这种观点,他认为,人们看完书就忘,不是记忆力问题,而是读书方法太原始:只是画画线,或摘抄些好句子,看完了就扔一边,然后继续下一本,如此循环。我们只是习惯性地认为,只要“看完了”很多本书,就等于学习到了很多知识。而事实上,如果不能消化我们看过的书,不能吸收里面的精华,不能指导我们的行动、改变我们的行动,那我们就相当于没看过那些书,也没有学到任何知识。
所以,作者提出了必须升级我们的读书方法:放慢读书节奏,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思考,并将学习到的新知识与已有的旧知识建立联系,以达到内化知识、指导行动的目的。
2、两个底层心态
而要提升我们的学习效率,就要涉及到一些对自己底层认知的改变。对于学习临界知识,作者提出了两个需要具备的心态:绿灯思维和以慢为快。
我个人的理解和总结就是,我们要逐渐培养成“进取型人格”,抱着一种开放的学习心态,花更多的时间去耐心学习临界知识,升级我们大脑的操作系统,打磨基本功。
3、提升学习能力的3个底层方法
文中提到了三个底层方法:反思、以教为学和刻意练习。
这3个方法看似相互独立,我认为它们实则相互紧密联系。反思非常重要,它是让我们不断进步的关键,它是一种可以通过后天习得的能力,它引领着后两者;在以教为学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反思,以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刻意练习,不是一味地盲目练习,而是在不断反思、总结的过程中练习,一个锻炼元认知能力的过程,而元认知能力的提升,又促进了反思能力的提升。可见,三者是互相促进,紧密联系的。
由于我之前在李笑来老师的公众号文章和专栏文章中已经接触学习过,所以我对它们并不陌生,而且我已在不同程度地踐行着。
举个我的例子,我当年刚开始接触摄影时就对它非常感兴趣,为了提升自己的摄影技术,我几乎每天上网逛一些摄影论坛,浏览那些摄影高手的帖子,并不断地琢磨那些漂亮的摄影到底是如何拍出来的,思考它们到底有哪些共通之处和普遍规律。刚买回相机的那几个月,我几乎每天下班后就背上相机往外跑,行走在喧嚣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到处拍摄,通过镜头去观察这个世界。晚上回到宿舍第一件事就是整理相片,挑选、后期、编辑,然后上网分享。即使忙到半夜也不觉得累,而是乐在其中。
后来为了进一步提升摄影技术,我还经常买一些摄影杂志,学习那些职业摄影师的优秀作品,研究他们的拍摄技巧,并与自己拍摄的片子进行对比,总结自己的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不到一年时间,我有幸在报纸上发表了几幅随拍。两年后,我又幸运地在一个城市摄影比赛中获了奖。虽然这些在外人看来微不足道,但却是对我努力的最大的鼓舞和肯定,意义非凡。
回顾当年可以发现,我的摄影技术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正确的学习方法:由于感兴趣,所以我可以主动地、不断地练习拍摄,这就是一种刻意练习。在此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反思,别人的作品到底好在哪里?自己的又到底哪里拍得不好?通过反思,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想法和行动,尽量减少走弯路的可能。
去年,我也尝试在上写一些文章,向别人分享我的一些摄影技巧。因为我懂得了:教是最好的学。在写文章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回忆、梳理、总结自己学习摄影的点点滴滴,期间也是在强化自己的学习记忆,明白了自己还有哪些地方没弄懂,有哪些知识点的阻塞没有打通。这其实也是一个更次学习和巩固的过程。
4、提升学习能力的3个技巧
这本书真是干货满满,读来令人醍醐灌顶。接下来,作者又为我们奉上了3个提升学习能力的技巧:记录、定期回顾和付费购买。
作者举了自己的例子,每天进行反思晨修,写反思日记,而且已经坚持了几年从未中断。执行力可谓惊人。他强调,“记录的过程,其实是联想、启发、归纳、演绎的大集合,是调用自己所有的知识去重新理解过去一天发生的事情。而这种通过书写记录、调用知识来解构和重构问题的过程,才是记录最有价值的部分,也是记录帮助学习快速提升的关键环节”。
记录的目的是为了将来可以定期回顾,审视自己的思维方式,定期回顾是为了更好地反思、修正自己的行为,探寻影响我们行为的基本规律。
付费购买。这个观点和李笑来的“付费就是捡便宜”完全一致。当然,这里的“付费购买”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剁手网购”“买买买”,而是指以学习、成长为目的的支付行为,比如为了提升学习内容质量之“买书”,为了增加自己有效学习的时间之“买时间”。
这一点我正在学着做,但做得还不够多,不够好。
实战:如何发现和应用“临界知识”
在接下来的两章中,是着重于实战层面的内容。作者结合了大量的事例和有代表性的案例,论述了到底如何发现和应用我们的临界知识。
1、发现临界知识
作者认为,要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入手,学习这个学科的重要知识,学会独立思考,分析现象背后应用了更普遍的规律,在分析问题时,学着用更加基本的原理去解释,即寻找问题的第一性原理。
不要以“没有天赋”为借口而放弃努力,放弃寻找自己的兴趣。因为如果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入手,更容易发现和找到临界知识,也更容易找到我们生活的热情。正如我前文提到的,我发现了摄影这个兴趣,它让我着迷,我也在其中找到了生活的乐趣,燃起了生活的激情,即使身体再苦再累,自己内心也是乐在其中,让自己感受到了生活的意义。
2、学以致用
“知道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因为你没有踐行啊!
有些道理和知识其实很简单,我们可能早就听说过,比如“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等,但真正遇到问题时,我们却将其抛之脑后,通常只能看到现象,抓不住问题的本质。
比如书中提到的“得到app为什么能够迅速崛起”的例子,如果是我回答这个问题,我脑中的第一反应就是:肯定是因为罗胖(罗振宇)的名人效应啊。而像我这类答案,只能归为“现象层面”的解释,亦即答案肤浅。
作者认为,人们对问题的解释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现象解释、技术解释和 通用规律解释。
作者随后分别从内容、支付、时机等技术层面和用户价值第一、品牌效应、规模效应等底层规律层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向我们演示了如何通过系统化的思考方式,由表及里地分析问题,直抵问题核心。
读到这里我受益良多。我反思了一下,假设我的结论是更本质的,那么它就应该有更普遍的指导意义。那么理论上而言,所有名人或者知名IP开发的app应该都会流行、都能迅速崛起并占领市场。但现实中根本不是这样。可见我的答案不具有普适性,只有“个性”,而没有“共性”,并非是临界知识。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我们通过直觉得出的结论往往抓不住问题的核心,甚至是错误的?因为这个世界不是简单的、单一的因果关系的存在,问题与答案往往不会一一对应地存在着。因此,我们才必须通过刻意练习,逐渐改变我们的观念,学会结构化思考和 系统化思考,将现象纳入到一个更大的系统框架中去思考,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3、让知识与知识之间产生连锁反应
书中的最后一章,作者介绍了一些经典的、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临界知识概念,如黄金思维圈、概率论、二八法则、安全空间等等。
不要因为这些概念有些陌生,就觉得它们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其实当你真正理解了它们,你就会发现,它们其实是非常实用、非常强大的思考工具,我们可以充分地利用它们提升我们的思考质量和效率。
我认为,本章另外一个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了解这些临界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到:我们的思维不要被人为划分的学科所限制,要学会主动地跨学科、跨领域地学习临界知识,打通学科间的知识阻塞,达到将所学知识进行横向迁移应用的目的,让知识与知识之间产生连锁反应,让知识爆发惊人的核威力。
以上便是我阅读《好好学习》这本书的读书笔记。花了几天时间才写完,中间经历了一次删掉几千字后的重写,因为感觉书中还有很多问题没有理解清楚,于是又重新翻阅了重要章节,再次梳理了一下作者的思考逻辑和文章结构。
这可能是我读得“最快”的一本书,阅读时间加起来可能不到一天;这也是我读得“最慢”的一本书,因为在阅读过程中我记录了很多思考与启发,在读完后用手绘的方式梳理了一遍书本的结构与脉络,之后又用了几天的时间思考了一些从中受到启发的内容,边思考边将其整理成这篇稍微有些长的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