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的情绪转移战略

英国丘吉尔利用德国飞行员偶尔的失误——不小心轰炸了伦敦的平民,派出更多飞机轰炸柏林平民,激怒了希特勒,转而将德国空战战略由前期的轰炸军事单位特别是机场、飞机制造厂等,改为大规模轰炸伦敦,美其名曰消灭英国人的战斗意志,让底层老百姓推动政府签署和平协议。
结果事与愿违,英国人反而越战越勇,决不投降;更关键的是,英国空军获得难得的喘息之际,飞机厂造出了更多的飞机,学校培养了更多品的飞行员,让空战得以继续,没有丢失制空权。
要知道,也许德国再坚持空战和轰炸英国飞机场等设施一段时间,英国就将面临没有飞机和飞行员可以补充的,进而彻底丧失制空权,进而任由德国空军把控英国的上空和海洋的上空,逼迫英国签署和平协议不在话下。
因为情绪转移,而痛失战略机遇。

何其相似,日本也是如此。
袭击珍珠港,大规模出击南洋,日军获得了惊人的战绩。当此之时,只要日军牢牢把握西太平洋海陆空优势,美军拿他们一点办法也没有。
熟料,美军航母组织的一次长途空袭东京,日本领导人脸上挂不住了,一定要把美军拦在空袭圈之外,于是乎中途岛海战发生了,日军丧失4艘航母,再无海军优势;否则何至于瓜岛战役不胜,进而威胁澳大利亚、新西南美军南太平洋生命线,战争遥遥无期.......

无独有偶,欧洲那边英国图灵团队破译了德军军事密码,太平洋上美军破译了日军密码,一切尽在掌握,加上自高自大的情绪化战略,轴心国焉有不败之理?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只是不断改头换面。

你可能感兴趣的:(二战的情绪转移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