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作家董素印 :又到割麦时 ‖ 宁古塔作家

首席作家董素印 :又到割麦时 ‖ 宁古塔作家_第1张图片
作家董素印

作家简介:

江苏省射阳县政务办董素印,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市级网站特约文学编辑,从事新闻宣传、党委秘书、新闻采编、党史研究、政务服务等工作三十多年,上百万字新闻、文学作品被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等各级媒体采用,数十篇(档)作品获省委宣传部、新华报业集团和江苏省广电总台等单位表彰,编辑的《射阳新闻》连续五年受省广电总局表彰,获评首届鹤乡文化英才,入选《中华文化人才库》。

首席作家董素印 :又到割麦时 ‖ 宁古塔作家_第2张图片

又到割麦时

文 / 董素印(江苏)

   

首席作家董素印 :又到割麦时 ‖ 宁古塔作家_第3张图片


    “阿公阿婆,割麦插禾。”又到了割麦子的繁忙季节。

    放眼望,金色麦浪,一望无垠,海天相连,布谷鸟过处,隆隆的收割机械穿梭其间,宛如滔天黄浪中的片片泛舟,中流击水,驰骋纵横。

    君不见,田间地头,男女老幼,有手拿纸扇驱热的,有打着花伞遮阳的,休闲一隅,“袖手旁观”,坐等接送割好的麦子回家,悠然自得,好不自在。

    机械化的威力诠释着现代农民的强大魅力,而世代沿袭传统割麦子的辛劳总让人挥之不去。   

    在我的印象中,一年四季农村的“四夏”大忙农活最多,季节性要求特高:夏收、夏插、夏种、夏管,集中在一起,该收获的要及时收获,该种植、该管理的各项措施都要及时跟上,否则就会耽误了季节,轻则导致减产,重则颗粒无收。

    这个季节里农民的劳动时间最长、劳动强度最大。那个年代,农业结构单一,夏熟农作物以大、小麦为主。那时除了水牛、风车等所谓的“机械化”工具外,农业生产从播种到收获等高强度、高集中的农活都靠人力完成,肩挑人扛,费时费力,人们常常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用农民一句形象的说法——“蛇拱屁眼没手抓”!     

    在这个大忙季节,最繁忙的是从“小满”到“芒种”的半个多月收割麦子,这是农民付出最辛苦的季节。那时麦子都是用镰刀一把一把地收割起来。由于天气闷热,劳动强度大,许多汗流浃背的农民不得不穿着背心,带着“护袖”割麦,也有些“懒讲究”的男人干脆光着膀子割麦子,每割一把麦子,针状带着锯齿的麦芒,将膀子捋出一道道细细的血痕,让人又痒又痛,好不难受。人们的手指虽然布满老茧,但长时间握着镰刀,手指和掌心还是常常磨出一个个血泡。一季麦子收割下来,光着膀子割麦子的农民两条膀子被麦芒捋得布满血迹,加之整天被太阳烤晒,膀子裸露部分像烧火棍一样黑不溜鳅。他们自己调侃道:这膀子扔给狗都不敢啃!

    为了抢时间,人们凌晨三、四点就得上工,前一天的浑身疼痛还没消除,新一天的劳累又接踵而来,天不亮就和着露水上工,中午又被如火的骄阳烤得连气都喘不过来。这日子真不是常人能过的!那时农村流传着“男人怕割麦子,女人怕坐月子”的顺口溜,可想而知割麦子是何等的艰苦!

    那年我成家后分得几亩承包地,每年收割麦子就成了大“心事”,请人收割舍不得花钱,只好硬着头皮自己干。割麦时,尽管将膀子护得严严实实,手背和膀子还是免不了被锋利的麦芒捋破,着实疼了好几天。好在不久我们全家“脱产”,告别了艰辛的农耕生活。

    看到高潮叠起的夏收场景,我突然想起李绅的诗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首诗述说旧时代劳动人民的艰辛,揭露当时社会的不平和黑暗。当然,我们的经历不是那种水深火热的年代,更没有“犹饿死”的惨烈,但艰辛的磨练却让人终身难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伴随着农业现代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和现代农业的飞速发展,农民过上了天堂般的好日子。

    不过,《悯农》中另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更当永远牢记,世代传承,恪守谨记。无论生活多么富足,我们都要倍加珍惜农民用汗滴培育出来的每一粒粮食!


首席作家董素印 :又到割麦时 ‖ 宁古塔作家_第4张图片


欢迎关注《宁古塔作家》


《宁古塔作家》和《宁古塔作家网》是国内线上有广泛影响的文学平台,长期征稿,推荐优秀作家、诗人!

《宁古塔作家》和《宁古塔作家网》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引导文学、文艺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用健康向上的文艺作品、引领网络文学为宗旨。为广大文学工作者、爱好者推出更多健康优质的网络文学文艺作品为己任。

投稿,一律接受电子版。请注明联系方式,作者简介,清晰照片1张。

凡向本平台投稿的作品,一周内末收到用稿通知,可另行处理。

投稿自愿,文责自负。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金波主编)

或发在我的微信里。我的微信号:b13945316144(白狐金波)

关于稿费:

凡本平台采用的稿件,有打赏有稿费,无打赏无稿费。打赏20元以上,(不包括20元)开始给作者发放稿费.赞赏费用的百分之四十作为作者稿费。百分之五十作为平台运营、百分之十是平台的税费。小说、散文、诗歌活动及出书费用。有音频主播的,作者的百分之五十的稿费,作为主播的稿费。一周结算一次赞赏,故作品在平台发布后两周发放稿费,后续稿费由于无法统计,所以不发放。

请投稿者加主编微信号以便发放稿费。主编金波微信号:b13945316144(白狐金波)

版权声明: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文无关。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平台联系,以便及时删除。

《宁古塔作家》《宁古作家网》

顾  问:

田永元      耕  夫    高万红 

主编团队成员 :

朱文光    于百成    李延民     

高万红    金美丽    金  波

执行主编 :金  波

摄影师 :张永鉴    金美丽

《宁古塔作家》《宁古塔作家网》:黑龙江省宁安市,旧指宁古塔,是中国清朝统治东北边疆地区重镇,管辖沈阳以北、黑龙江、吉林广大地区。为清朝著名文人的流放地,二百多年来这里汇集了大量的文人墨客足迹,产生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和深远影响。

《宁古塔作家》《宁古塔作家网》:不厚名人,不薄新人。愿为所有文学朋友提供最佳的展示平台。如果您想看更多《宁古塔作家》的文学作品,请网上搜索《宁古塔作家》即可

主编金波在这里期待您的佳作!

首席作家董素印 :又到割麦时 ‖ 宁古塔作家_第5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首席作家董素印 :又到割麦时 ‖ 宁古塔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