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路遥《人生》有感

          利用两天出差时间读完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小说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描写了高考落榜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离开农村,再回到农村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为故事主线。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体现那个时代那种艰难人生决择的悲剧。就小说作者要反映的主旨,正如柳青在本书序中写到那样: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本人深表赞同。在膜拜路遥能用如此平时的笔触,入木三分地展现当时的城乡的社会画卷的同时,另一个关键词“单位"引起了我的思考。

      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还是充满向往及敬畏的,进单位就能拿"铁饭碗",就能有身份和权势高人一等,但能进入单位的人毕竟为少数,于是乎人人极尽所能以进单位为荣。高加林就是为摆脱土地、农村进入单位而苦恼,然后受某些权势的愚弄,做出了在我们看来错误的人生决择。

      时代的需要,建国初期新中国一盘散沙,经济一穷二白,军事化的单位制度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组织,有利于政府通过大规模的政治动员来解决一盘散沙的状况。以后几十年,中国单位就逐渐也变成了一个覆盖了城市、农村十几亿人口的庞大的、僵化的机构,单位成了代表政府行使配置资源的机构。在计划体制下,中国人都是单位的人,没有自我,没有个性。

      今天社会随着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越来越起主导作用,行政的作用在萎缩,这带来人们的观念由"单位"转变成了"团队",尊重人的个性和权力,讲究共同达成目标。我认为这不仅是简单的词语转换,更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年轻人群对此接受快,通常他们讨厌八小时之外"单位"的束缚,工作之余他们甩掉职业,更多去张扬个性,尊崇实现自我。改放观念,就等于释放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然而单位的观念在七十代前生人的心里烙印较深。君不见,时常还蹦出"你在什么单位上班"等等的说法,大街上下班后还穿制服逛街的人,多为这样的人群,不经意的言行暴露了对单位的崇尚和依赖,而他们也是如今掌握社会资源的主要力量。思想解放还任重道远。

      路遥1982年发表《人生》,也许对当时的他还看不到单位的弊端,因此就更谈不上对它的批判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路遥《人生》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