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民族由一个又一个的伟人开启和传承。
公元105年,蔡伦利用树皮、麻头、旧渔网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张植物纤维纸,人类的文明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这就是中国人最引以为傲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
石桥古法造纸——2005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制作工艺属唐代造纸工艺,专家研究发现,石桥古法造纸工艺流程与明朝宋应星著作《天工开物》记载的图解基本一致,距今已有一千四五百年的历史。2006年,贵州省文化厅命名石桥为“古法造纸艺术文化之乡”。
位于贵州省丹寨县北部南皋乡境内石桥村,因石桥堡街东侧有一座横跨南皋河的天然石桥而得名。
由于地处清水江上游南皋河南岸,水源清悠,清澈透底,是天然的造纸最佳水资源。这里属于海拔1000多米的低山喀斯特地貌,山青水秀,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山中楮树、花草丛生,亦是天然的绝佳造纸原料。
“用树肤、麻头、敝布、鱼网以为纸”——《后汉书·蔡伦传》
纺车悠悠,岁月悠悠,古老的山歌在这里传唱了几百年,无论现代文明如何点缀这个古老的村寨,这里依然上演着男耕女织安祥平静的田园生活。
石桥古法造纸技艺传承历史悠久,在天然石桥对面50米的大岩脚石壁下和穿洞内仍遗留有造纸作坊,成为古法造纸技艺传承的历史见证。
白皮纸生产历史悠久,是传统手工造纸的典型代表。白皮纸从原料加工到成纸张需要10多道工序手工完成。其生产技艺仅凭师傅的言传身教世代相传,一般要三至十年才能熟练掌握。原材料经过日晒、雨淋、露练等方法,最终出来的纸质洁白光亮,柔韧性强且耐拉力,纸面平整,吸水性强。
大自然的神奇可感可叹,而自古以来人的力量总是能产生奇迹。整个制造过程中,全凭手工制作,浑然天成,没有添加任何工业原料。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相得益彰,在石桥古法造纸技艺中得到了最直观的体现。
潘玉华——省级古法造纸传承人,江湖人称“潘老三”,从事古法造纸已有20多年,他制作的纸远销海外。
古法造纸传承人潘玉华
“从事造纸的这20多年来,为了提高我自己的造纸技艺,我曾经到各处去学习造纸,艺术,设计等等。我在工艺美术学校学习过,自己做过广告设计,同时在大石崖造纸遗址左上方设置了造纸展览室。”潘胜华一直在做的事就是想办法让古法造纸与现代社会相融合,使古法造纸得到更好的传承。
潘盛华曾在贵州西江景区开设过一个小手工作坊,他的石桥造纸受到很多游客欢迎,生意也一度十分红火。有人曾经向他下过订单,想要1000个一模一样的小纪念品,可他最后还是回绝了,因为但凡手工制品就难免存在差异,无法做到“一模一样”。由于只是少部分旅游爱好者的需求,也只能根据市场需求制作生产,解放前有80多户人家在搞手工造纸,七八十年过去了,现在反而减少到40余家。
这也是大多数非遗手工技艺面临的境地。手工制作注定了无法大规模兜售,在遥远村落里的手艺人也仅仅只是能够维持生计而已。
即便如此,潘胜华以及许许多多的非遗传承人都依然抱着这样的信念:即使有一天古法造纸从苗寨消失了,只要有年轻人在,技艺就还在,希望就还在。
无论你是喜欢收藏的还是喜欢工匠作品的,都推荐你添加“匠粉”,我们每天都会推送最新的匠粉咨询,不停的输出对匠粉们的精神食粮,如果文章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希望你给我们评论提出了,匠粉期待你宝贵的意见!
为了让身边更多人了解非遗,欢迎转发匠粉此文章!
��1��tl���8{��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