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http://www.jianshu.com/writer#/notebooks/5271812/notes/5229686
谨以此文,纪念本人加入的第一个写作训练班结束,纪念赋予我新的生命力的十周,纪念我与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识的第十周。
8月11日这一周,是第三期写作班的最后一周。
这最后一周是我坚持的第八周。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抱怨生活平淡乏味,但却从来没有想过如何让它有滋有味。
现在回首看这八周我所经历的,我所体会的,我所感受的,第一次让我真实地感受到生活的意义,时间的价值。
1.《六度空间》理论
1967年时,美国著名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兰姆招募了300多名志愿者,请他们寄封信给一名指定的股票经纪人,因为确定这些志愿者都不认识那位股票经纪人,所以米尔格兰姆就让志愿者们把信,发给最有可能和股票经济人有关系的亲友,然后要求每一位转寄的人都发一封信给米尔格兰姆本人。
实验结果是,有60多封信最终到达了股票经济人的手里,而这些信件经过的中间人数目平均只有五六个,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世界上任何一个人。这个理论就是著名的“六度分隔(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理论”。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一个文案微信群中抛出了一个问题“有没有靠谱的写作班可以推荐?”只是随口一问,我并没有期望有所回应。
意外的是,很快就收到了主编抛来的第三期课表。我好奇地点开,看了课程的编排,竟然感到浓浓的诚意,无论课程编排或价格,都让我觉得即使是上当,也是心甘情愿。
一向拖延症的我加了助教采薇的微信,问清了授课方式,在表达了浓厚兴趣和坚持到底的决心后,就痛快的....忘了这回事。
2.不应该的插班生
直到6月的某个周末,晒着太阳看书的我突然想起来,好像忘了一件事,此时距离开课已经过去了两周。
我马上发信息给采薇,表示想参加写作班。采薇呢,很好心地提醒我已经开课两周了,提议我考虑参加下一期,开课时间在8月15日。
那时我才突然惊觉,一晃两周过去了,如果不是猛然想起,我可能真的再也不会想起这件事了。
内心极度恐慌的我几乎求着采薇帮我向主编申请插班,忐忑地等待着回复。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我立刻付了款,马上截图给采薇,她很好心地提醒我,“群里很活跃,别吓到你,哈哈。”,直到进群后,我的一颗心才落地。
刚一进群,我被敏组长速度加了好友,并要求我改群名、写目标、爆照、注册账号,为了给我灵感,她还把组员的目标给我参考了一下。
群名好改,目标却着实让我想了一下。其实我加入写作训练营只是想无聊时间可以打发时间,但是为了不显得太low,我改为朴素的“写好故事”。
3.加入
虽然一直有所耳闻却没有关注过,直到入营后我才在上安营扎寨。
第一篇作业是写一个故事。
插播一下,主编的授课方式是先作业后授课,目的是不设限,让我们放开写,好处是,风格立现:逗比,哲理、文艺....每个文章都带着自己的特点。因为不设限,写作起来无负担,每一个字都雀跃着自己跳出来才是最佳,为后期每个人的定位做好准备。
这也让我对写作这件事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写作并不是目的,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重温了过往经历,一个念头、一本书、一段旅行,并记录下来,与更多人分享。文字是没有温度的,但文字却因承载了感情而有了温度,让情感通过文字在每个人心中流动起来。
看过每个人的文字,再做出讲解,可以更好的因地制宜。虽然大家都在一个群里,但是却可实现“分级教学”的目的,不仅保护了每个个体的独特性,还可以让个体间自发地相互借鉴、自发融合,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着力点”和文风。
回到主题,我的故事是“午夜出租车”。随着课程的逐渐深入,我越是发现自己最初的文章有很多值得推敲的地方,这是一种很明显的成长信号(主编言),但是怎么改,怎么改的好,我还不知道。
那时候读的书也并无多少文学性,更多是实用角度考虑,每周一篇的读书笔记真是最难的事,而那时候的写作只是完成每周一篇的作业而已,还不能体会何为“利用一切时间思考写文章”。
4.《罗丹人体写生集》的启发
真正让我觉得自己好像有点儿感受到写作这件事的时候,已经第5周了。周二是主编讲作业的惯例时间,他发在群里一篇文章《罗丹人体写生集》。然后说了一句话,大意是,希望同学们多接触艺术,写作和音乐、绘画一样,都属于创作的艺术,都需要灵感,而灵感的来源在于多体验。
我把文章收藏起来,很喜欢文中说的道理和语言,反复仔细读了读,恰好当时也在学习语音和音乐的关系,突然好像懂了一些,就写了一篇《不谈写作,才能写出好作品》,主编点评“功夫在诗外”,才算真的揭晓了写作的秘密。这时候
在那之后,我发现素材一下子多了。每天群里的讨论都很值得琢磨,同时也是我灵感的来源;走在路上、和同事聊天,或者看资料文章我都会不自觉的思考如何可以让其成为我的素材,也会根据一篇文章写下自己的观点,这时候我发现,手是我的“第二个大脑”。第五周,我意外地写了3篇文章。
5.我可以写儿童绘本吗?
这时候,主编又提供了全新的我从未想过的机会———写儿童绘本。
说是写儿童绘本,实际上是根据简单英文编写一个完整故事。
这个阶段的我开始希望自己能够笔耕不辍,至于写什么,我并不在意。
意外的是,在写绘本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很快乐,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喜欢给别人讲故事的时候。因为绘本是给6-13岁的小孩子写的,不由得使我有了责任感,甚至在考虑,通过绘本给孩子们传递一种什么样的观念。
第一个作品是《Blue Sea》讲的是大鱼想吃小鱼,小鱼拼命跑的故事。
绘本确实治愈心灵,在写的过程中我一直处于一种童真的喜悦状态中,很享受这个过程,若不是有字数限制,真想把绘本的每一页都讲成一个故事。
得益于写绘本故事,我仔细地观察每一页,出现的每个事物、每种颜色,我都仔细地看,揣摩他们之间合理的逻辑关系,如何将一个有理有据且不失趣味性的故事。
我很快完成并交了《Blue Sea》,内心颇有些不确定,不确定是否会受到肯定,但意外的是,负责绘本的马修叔叔很快地表示他特别喜欢我的故事,并且已经完成了音频的录制工作。主编也鼓励我继续写下去,说我很适合写绘本。
人真是可怕的生物,受到鼓励和赞美之后,真的会迸发出令人惊讶的潜力。
在这件事过后,我对自己的能力又增加了一点自信,并打算深挖一下自己的潜力,看看其他文体是不是也一样可以玩得转。
此时,与当初只为打发时间进入训练营相比,我心里真的把参加写作训练营当回事儿了。
6.对民国人物的兴趣
第6期的作业是改写一个新闻,主编发了网易新闻,关于110岁“红色女特工”黄慕兰的,我偷了个懒,就打算改写主编推的这一篇。
周一开始,我就开始查各种资料,建立了文件夹并分门别类放好。但是直到周日下午,我才开始动笔,从2点断断续续写到8点,字数竟突破了4000。
放下笔,我终于感受到何为“不错”,严格来讲,这是我第一次认识到自己还可以写不熟悉的民国人物,竟然写的超过了自己的预期,并且发自内心觉得自己写的不错。在每周一次的课上,主编还表扬了我的文章,这是我第一次在写作训练营里露面。
对我而言,这篇文章又是一个意义重大的里程碑。
当然,那一周主编的公号发了一篇关于“墙中洞”实验的文章,根据那个实验,我详细查了查,又结合自己当时正在读的《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一书,谈了一些我对未来教育的看好,成文《未来,“教师”会消失吗?》
这一周主编根据每个学员,大致推荐了专业方向,晒月的纪实和小说,汪汪的评论和小说,范儿这种能量爆棚的简直是什么都秒杀,敏的航空题材还真是新颖,黄莺姑娘天天霸屏的旅游笔记......我呢,准备往绘本/儿童文学上探探路~
7.华人周刊的邀请
前文说过一点点鼓励就可以刺激你前进,于是,我自告奋勇尝试给《华人周刊》投稿,但是先要通过审核。
我看了《华人周刊》的风格,民国气息浓郁,人物传记很多,我的“黄慕兰”得到了编辑的认可,我竟然被邀请投稿了!
知道消息的那天我特别兴奋,把文章发给了要好的朋友,也发在了家里的微信群里。回到家开了一瓶红酒,饭桌上和家里人分享了这个好消息,并且也说明了自己熬夜并不是上网,而是在码字,没想到的是,爸妈很惊讶“黄慕兰”是我的作品,登时就问我哪里可以看到我的文章,一晚上,我妈妈都戴着眼镜,一篇篇地看我的文章。而我和她打趣道,每天只能看一篇,看太快供不上!
8.上首页
时间很快就到8月初了,我再也不用为每周作业犯愁了,并且,我不断在思考还可以尝试哪些文体,哪些是我可以做的,哪些是我写不出来的?
而彼时,上首页就是我给自己定的第一个目标。
之前自己投稿被拒绝后,我决心再也不主动投稿首页了,一心要编辑主动推荐。
7月份参加主编微信公众号课程的时候,我就感觉公号是我不能的,要紧追热点,那时我自认精力不允许追热点写热点,但现在我觉得是应该大胆尝试一下。
正巧7月31日是林心如和霍建华大婚,当晚,我熬到1点多,写好了《十年挚友蜕变爱,不是每一个林心如都能等到自己的霍建华》,任务一完成,我就放心睡去了。
早上起来看到的提醒,打开后看到昨晚辛苦写的文章被推到了首页,顿时觉得没有白费,但也真正体会到了追热点的不易。
9.边写边笑的广告文
第9周的文体是写一个广告。
我觉得这很难,我并不知道如何将产品用文字推销给别人。
这个作业我一直在脑子里构思,开了好几个头,想了好几个广告,但一落笔也迟迟推进不下去。
直至周日晚上,才选中了默克尔的菱形手作为引文,查了很多资料,突然看到一句,“2005年,她聘请了专业的发型师和美容师进行打理....”
一下子找到了着力点,就写美发店!但内心又想小小搞怪一下,于是就出现了“默克尔+杀马特风格沙宣”的软文。从想到这个点子直至写完,我一直处于边写边笑的状态,甚至写到一半不得停下来笑够了继续写。
这篇文章被主编“服了”一下,并称“现代读者需要这样的戏剧反转来刺激一下”。
这篇文章让我明白了,哦,原来广告我也是可以写的,可以写成自己的广告风格。
这期优秀文章是伍晨的《亲手为自己选一盏暖灯》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269695c92f8a
广告,要么是思想大转弯,要么像伍晨一样营造一种暖暖的气氛,直击心灵。
以下为主编原话:
广告就是要把真情实感写出来,以直击自己心灵的东西,震动别人。
学名是“量子纠缠”,可以预测相隔甚远的一堆量子的状态,即使二者远在天涯,其行为也相互关联。
其神奇之处在与,当你对其中一个粒子测量时,也会影响到另一个粒子的状态,尽管二者之间没有作用力、滑轮或电话线之类的东西链接,没有任何方法可以彼此沟通。
它能产生“鬼魅般的超距作用”,在未来,人类或许能通过量子纠缠来实现“瞬间移动”,将人体或物体从一处传送至另一处。
10.3天后的第四期开班
这个班让我认识到,写作不分年龄,也不分风格,原本以为写作很窄,但才刚推开门就发现原来这才是“大江大海”。
班里很多同学都是身怀绝技的高手,前期班里的铁牛师哥、正经婶儿师姐都已经做专题编辑、出师、出书了。
短短10周,却好像经历了微缩人生。从最初的玩票,到渐入佳境,直至现在的严肃对待。曾忘记了为何而写,也曾为了虚荣心而绞尽脑汁上首页,更曾因自知差距太大追赶不上而焦虑,但当今日得知婶儿的文章破百万,范儿的文章过10万时,敏的公号获原创时,我由衷感到高兴自豪。这条路虽然难走,但是看吧,有人走过去了,说明路一直都在。
有高人在前,有高人在侧,即使天资并不如人,但是正如善良是给善良人最好的奖赏一样,写作也是给喜爱写作的人最好的奖赏。
我们第四期见。
后记:昨天,华人周刊第一次发了我的文章,也第一次看到了过万的阅读量,总算没有辜负主编推荐,没有辜负自己。
但是发现了更多随之而来的问题,原本以为这尽管不是终点,却也是一个驿站,可以稍事休息,但是没想到前面更难啊......
看来很多问题只能自己去找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