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到HR招聘季了,找工作的、换工作的、跳槽的,也就在年底的这两个月了。
HR也开始忙起来,要给公司建立人才库,选拔优秀的人才。建立公司职位的能力素质模型,准备笔试和面试的题目。
其实,在古代很早以前,也有一套很完善的选拔人才的体系,我们来看看,古今HR们的选拔人才的前世今生。
01 原始社会的选举制
原始社会,人类为了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来,通过民主选举,推选出有经验、有能力、有威望甚至全员所信赖的人,来充当部落的管理者和守卫者,也就是部落首领,比如尧、舜、禹。当时的选举是建立在为公的基础上的,选出来的人没有任何特权,主要负责带领大家进行生活和生产活动,解决遇到的问题。
原始社会,选贤任能是选拔首领的主要方式,选拔过程中,除了才能出众,威望也是被考虑的重要因素。
这也是HR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第一次进行的人才选拔。
02 奴隶社会的“亲贵合一”和“世卿世禄制”
生产力提升以后,开始产生国家,选举制度也开始发生变化,从夏到清,君主世袭一直没有改变,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传统世袭制及社会资源分配形式。
而在奴隶社会,除君主以外的官职较高的官吏均由同姓或异姓奴隶主贵族充任,如无大的过失,则父死子继,代代相传,并有俸禄,从而构成所谓的“世卿世禄”制度。
奴隶社会的选举办法往往是奴隶主贵族选举他的亲属,并按照血缘关系的的亲疏远近授以不同的高低官职,这种使用亲人出任官员的选举制就是“亲贵合一”。
因此,奴隶社会选拔人才的方法带有很大的封闭性,并成为了国家机制的腐蚀剂,导致很多的社会矛盾。
这也就是我们HR经常说的“任人唯亲”。
03 春秋战国的招聘、养士和军功制度
随着社会的进步,到春秋战国时期,贵族世袭官职的制度基本上被废除了。除君主以外,其他官职都不能世袭。所有官吏由君主随时任命或撤换,选拔官吏的途径有:
①招聘。各国君主为了在政治斗争和军事兼并战争中保持和发展自己的势力,莫不以“礼贤下士,招聘贤才”来选拔官吏,典型的如在秦国成功实行变法的商鞅。
②养士。由于私学的兴起,涌现出数量众多的知识阶层,其中有很多是贵族的后裔,也有庶民出身的,通称为士。战国时期的士,主要指有一定知识技能的人,由于是战争年代需要大量人才,各国君主、封君、宰相等大都采取养士的办法,养而备用。士的来源有推荐、自荐等不同的途径。如孟尝君门客三千。
③军功制度。战国时期,各个国家也从军功中选拔官吏,最著名的就是商鞅制订的军功制,定军功爵为20级。将士在战争中斩敌首一个,授爵一级,可为五十石之官;斩首二个,授爵二级,可为百石之官。宗室贵族无军功者无爵。有功者可享受荣华富贵,无功者,虽家资富厚,不得铺张。
春秋战国时期选官的主要途径归纳为:选举制度不外乎于贵族世袭制和选贤任能制二种,选官的标准一是重视身份;二是侧重贤能,凭借军功事功,但总体上说,这种选贤任能的选举制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体系。
04 汉代的“察举”、“征辟”制
战国末期,选拔人才的方式,存在了很大的局限性,随着时间推移,军功人员越来越少,甚至出现了买官和亲亲制(依靠亲属裙带等关系进入官僚队伍)。
到了汉代,为了适应日益加强的专制王权的需要,前196年,汉高祖刘邦下求贤诏,除了沿用原有制度外,又建立了新的选官制度。
① 察举制。这是由下而上进行考察和推举人才为官,即由公卿、列侯、郡国宰相等经过考察后向朝廷推荐。察举的对象主要是官府的属吏和地方学校的学生(称“诸生”、“门生”)。对被荐举的人员,除了考察德行,朝廷的考试方式主要是对策,即由皇帝提出政治、经义方面的问题,由应举者对答。这是科举制度的萌芽。应举者大多授予不同的官职。
②征辟制。分征召和辟举两种。征召以皇帝的名义,不经荐举,直接征聘地方上一些有名望的人士入京任官,多授予博士或侍诏的称号。与此相配合还有天下吏民可通过上书献策获取官位。辟举是中央地方的高级长官(年俸二千石以上)有权自辟士人充当幕僚。士人的选用缺乏客观的标准,多为权臣所操纵。考试的方法尚在萌芽时期,很不完善,没有形成完整的制度。
察举制度和征辟制度,虽然比夏商西周的“世卿世禄”制有进步,也选拔出了一大批德才兼备善于治国的人才,但由于缺乏客观的人才选拔标准,随着政治日益腐败,察举不实的现象渐趋严重。到东汉晚期,已成为豪强或官吏安插私人的工具,完全失去了网罗人才的作用。
05 魏晋的“九品中正制”
魏晋以后,汉代的察举制发展为九品中正制,它是在对东汉察举制的反思与损益的基础上创设的。九品是将察举的对象分为九等(即九品),政府按等录用,叫做“九品官人法”。它的主要内容是,在各州郡选择贤有识见、有名望,善识别人才的官员任“中正”,查访评定州郡人士,采择乡里舆论,综合家世才德,将他们分成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作为吏部授官的依据。
想当初看“琅琊榜”上争夺中正官的时候,莫名有种亲切,看来HR在古代也很抢手。
九品中正制初实行时,继续贯彻曹操“唯才是举”的原则,评定人物主要看才能,在当时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晋朝以后,随着世家大族势力的膨胀,后来就演变成只从名门望族中选拔官吏,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九品中正制也就转化为巩固门阀特权的工具。
九品中正制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人才选拔制度的倒退。隋朝时这种制度被废止。
06 科举制
魏晋以来,均以“九品中正制”选拔、任用人材,最终导致门阀世族垄断朝政。隋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打击门阀世袭,因此开始实行科举制,规定六品以下官吏须由尚书省吏部铨举,废除了传统的州郡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
隋代的考试制度,除有秀才、明经科外,炀帝时又加了进士科,这两种科目都适应了一般士绅的要求,通过考试,即可入仕。由是就算是一般庶族寒门,只要有才就有机会跻身掌权的统治阶层中。
唐朝继承和发展了这一制度,并使科举制逐渐完善,使我国科举制度进入鼎盛时期。唐朝科举制度分制科和常科两种取士方法。制科由皇帝临时下诏设科考试,以待“非常之才”。科举制在唐朝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宋朝对科举制做了不少改革。宋太祖时正式建立殿试制度,即礼部考试后由皇帝在殿廷主持最高一级考试。考生在殿廷及第后,可直接授官。殿试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宋朝科举制基本上仍分制科和常科。常科考试分州府试、礼部试、殿试三级。州府试称解试,礼部试也称省试。
明清两代,科举制度变得十分严密,一个重要特点是学校与科举考试紧密结合,进学校成为参加科举考试的必由之路。考试程序分三级,即乡试、会试、殿试。明清时期科举制的最大变化是考试内容和形式的变化。乡试和会试,专取《四书》《五经》命题,考生答题有固定的程式和一系列清规戒律。规定一篇文章在开始的破题、承题之后,必须有起讲、领题(入手)、提比(起股)、中比(中股)、后比(后股)、束比(束股)、落下等部分。在提比、中比、后比、束比的每一部分必须有两股两相排偶的文字,共计八股,所以这种严格的文体又称八股文。即“八股取士”。
科举制的确立有利于封建中央集权政治的选拔官吏。但随着封建统治的没落,科举制度的弊病也愈显明显。由于明清时期考试内容局限于儒家经典,考试形式的死记硬背,一切有用的知识都不涉及,把读书人的思想禁锢在孔孟之道之中,不但不能选拔有真才实学之士,而且束缚学术思想的发展,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1905年,推行学校教育,废除科举制度。
用国学讲管理
关注我 让你更懂用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