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点题外话:
大多数中国人,面对印度的时候是有一种优越感的。
印度有很多让人啼笑皆非的新闻,针对女性印度国国内又有很高的犯罪率,很多国人有:“阿三的世界真奇妙”、“印度女人真可怜”.等等的想法。
但是,如果你在美国或者欧洲生活过的话,你会明显的感觉到,西方人对中国人也有一种优越感,就好像我们可怜印度人一样,他们也在可怜我们。
我们言归正传。
今年五月,印度票房冠军电影《摔跤吧爸爸》来到中国内地市场,口碑爆棚!豆瓣评分9.2,而且评分相当稳定。
影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了印度冠军摔跤手马哈维亚·辛格·珀尕将二个女儿训练成摔跤世界冠军的故事。讲真,部长在看完电影之后真是被惊讶到了,这是一部太不正宗的印度电影,几乎没有歌舞,但叙事手法相当老练沉稳,虽然故事俗套,但故事讲的一点也不俗套。
马哈维亚·辛格·珀尕是印度国家摔跤冠军,却因生活所迫放弃了摔跤。他希望能生个儿子来继承自己的事业,并完成自己未能完成的梦想——赢得世界级金牌。但自己的几个孩子都是女孩子,最后他就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将挂在墙上的奖牌收起来,自己也不控制饮食,转眼就成了一个大腹扁扁的中年男人,一次自己的两个女儿:吉塔和芭比塔把同村的两个男孩打得惨不忍睹,他宛如找到了新大陆,发现了自己女儿的摔跤潜质,开始训练她们成为职业摔跤手。
训练过程中,她们受尽了旁人的奚落嘲笑,甚至一度无法进入摔跤场,但阿米尔汗毫不气馁,直到她们在实战中证明了自己,然后一路过关斩将,成功进入了国家队,在英联邦赛场上成功翻盘战胜了强大嚣张的对手,问鼎金牌。
在电影中,尤其令人动容的就是,在外界诱惑中迷失自我的吉塔在电话中痛哭流涕道歉的时候,作为父亲的阿米尔·汗那疼爱的表情,还是给自己的女儿打气,“谁说你拿不上世界冠军,我明天就去看你”,虽然已经是年迈的身影和发白的发须,但他形象依旧高大,他是女儿们的唯一依靠,他是她们的盖世英雄。
有一些人对这部电影中父亲的做法表示不理解,为什么阿尔米·汗非要把自己的梦想强加给自己的女儿们呢?难道父母对于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一定要自己的子女来完成吗?
非也,说这句话的,是不了解印度对于女性歧视到了什么程度。
在印度,丈夫出远门,妻子送自己丈夫的礼节是从头吻到脚,女性一辈子干的事就是围绕着锅碗瓢盆和自己的丈夫转,而且这都还算好的,有的甚至被人任意买卖,转让出手,更有甚者杀妻另娶。这对一些女权主义者是往往不能接受的,但是,这就是人家的社会现实。
在电影中,吉塔和芭比塔苦于训练折磨想出去玩,参加了同村一个女孩的婚礼,热闹欢快的人群和年幼新娘呆若木鸡的表情形成了鲜明对比。最后在被父亲找到现场发飙后,她们聊天互诉苦水的时候,年幼的新娘说了这么一段话,也彻底惊醒了吉塔和芭比塔。
面对这个14岁就要嫁人的新娘来说,她们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有个好父亲。
好了,说完电影,我们聊聊现实。
阿米尔·汗一定程度上和中国的鲁迅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在于用笔来唤醒麻木的国民,一个则是用电影来激励千万印度女性。
传统被人跳出来指责,这个人很容易被看成社会的异类,这么做,风险很大。
阿米尔汗的每部电影都是在批判印度社会的一些陋习,他的目的不只想当一个好演员和一个好导演这么简单,他用自己的电影说着别人不敢说的真话,他只是想自己的国家能够更好。
一个把女性作为交换工具,强迫嫁人生子的社会,他用《摔跤吧 爸爸》这部作品告诉大家,你可以说不!对不公说不!对欺辱说不!对嘲笑说不!
在印度这样女性和儿童遭受严重歧视的国家,一个父亲要培养女儿当摔跤选手,为国争光,这样的事情听起来就不可思议。影片中爸爸对女儿说:“你不是为了自己而战,你是为了那些和你一样的女生而战。”,然后告诉她们:女孩可以做得和男孩一样好。
电影中,他是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勇士,也是甘为孺子牛的慈爱父亲。
很多人说阿米尔汗是印度刘德华,得了吧,刘德华拍不出这种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