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出师表》,何以动天下

一篇《出师表》,何以动天下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篇《出师表》,何以动天下?

            ——《出师表》融情于事的难点突破


夏海芹

自从《出师表》一文横空出世,无数忠臣良将,为之扼腕因之潸然。南宋学者赵与时曾言: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

古今爱《出师表》的人,何其多也?一篇辛酸文,两行痴情泪。这篇表文之所以感人肺腑,除了诸葛亮作为军事家临危受命殚精竭虑的切切忧虑,除了诸葛亮作为政治家言辞恳切事无巨细的谆谆告诫,更有诸葛亮作为文学家的含蓄内敛融情于事的深沉叙述。那么文学家诸葛亮,采用什么方法让他的文字打动读者呢?

下面,笔者试着以《出师表》第六段和第七段的叙事部分为例,来寻求文中“融情于事如何更动人”的难点突破。

一篇《出师表》,何以动天下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一、字约义丰以动人

这两段文字叙述了三件事:三顾茅庐;临危受命;白帝城托孤。这三件事,无论对于诸葛亮本人还是对于西蜀国内抑或对于整个中国历史都是浓墨重彩的篇章,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举重若轻,一百多字叙述三件大事,这样词约义丰的处理,反而使读者慢下来缓下来,一点点沉浸在文字中。

一篇《出师表》,何以动天下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二、用语谦逊以动人

诸葛亮自称“布衣”乃一介平民,生平无大志“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甚至说自己“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幸得先帝三顾草庐才有了施展才华的平台。为蜀汉奔走效劳助刘备登上大位如此显赫的功绩,他只字未提,仅用“二十有一年矣”一语匆匆带过。白帝城刘备病逝,江东北魏虎视眈眈,诸葛亮蜀汉大任系于一肩,他只言“夙夜忧叹”。“布衣”“苟全”“卑鄙”“草庐”“驱驰”“谨慎”“恐”这些用词,极度谦逊,如诸葛亮其人,低调内敛不事张扬,读来让人情动于衷而形之于外了。

三、用句特殊以动人

    短短一百五十多字的叙事内容,就用了八个特殊的句式。举例如下:

1、躬耕于南阳

2、苟全性命于乱世

3、不求闻达于诸侯

4、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5、受任于败军之际

6、奉命于危难之间

7、咨臣以当世之事

8、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这种句式叫状语后置。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将之变为一般句式,通过对比朗读,体会此语境中运用状语后置的作用。

一篇《出师表》,何以动天下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原句:                                  改句:

1、躬耕于南阳——————于南阳躬耕

2、苟全性命于乱世———于乱世苟全性命

3、不求闻达于诸侯———于诸侯不求闻达

4、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于草庐之中三顾臣

5、受任于败军之际———于败军之际受任

6、奉命于危难之间———于危难之间奉命

7、咨臣以当世之事———以当世之事咨臣

8、临崩寄臣以大事———临崩以大事寄臣

    通过反复朗读,学生能够体会到,状语后置的句子,读的时候需在介词前停顿一下,停顿,语调就舒缓起来,抒情味道就显露出来。而这两段,先后有八处这样的停顿,停顿如此密集,意味着抒情如此浓郁,这应该是这两段文字打动人心的一个奥秘所在。诸葛亮在叙事时采用状语后置的特殊句式,把深深的情感内敛在事件中,读者能产生强烈的共鸣,也是自然的事情。

在教学中,如果只是告知学生融情于事,恐怕学生们只是一知半解或从未理解。还是要扎实地解读,踏实地品读,才能把理解落到实处。所以,我认为,诸葛亮虽然不以文学为志,但因为他用词用语用句的苦心孤诣,一篇《出师表》就成为了千古传扬的表文。

临表,涕零的何止诸葛亮,还有世世代代千千万万的读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篇《出师表》,何以动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