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本能,跟孩子一起寓学于乐+32+W19

   最近无意间发现一本书,大纲挺吸引我的,翻阅了几章发现作者观点还挺有意思,书名是《21世纪学习的革命》,作者是拉塞尔·L·阿克夫,以及丹尼尔·格林伯格。

    人们敬畏于学龄前儿童蕴藏的巨大学习能力,这种能力在以后的岁月里永远不会被超越。在儿童永不满足地渴望长大并成为有用的成人过程中,这些能力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这些能力伴随孩子成长的整个过程,使其惬意自然地进行自我激励的终身学习。

    我们已经看到,在许多方面,社会试图扼制儿童的自主活动,而用成人控制的行为代替之。我们一直倡导的方法是,每个人都应尽可能完全地按照自己个体的方式发展预期的目标。从我们的这一视角出发,每个孩子努力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成熟起来,这不仅仅是大自然的安排,也是我们的义务,即尽最大努力鼓励这种情形的出现,而不要力图用我们的努力来取代孩子的努力。

    许多人说满足儿童的需求会使其索要更多,更为依赖他人。这种说法的存在,概因大多数为人父母者的做法偏离了孩子的真正需求,力图用父母心目中孩子需求的观念来取代他们的真正需求。孩子们被拽下了自己迈向独立和成熟的道路,而被置于成人创造的道路之上,这种做法必然会让孩子总是依赖成人。

    婴幼儿的根本问题是交流。他们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充满感觉、情绪、感情和理解力。但是,他们还不能明白如何跟外界联系,尤其是如何跟其他人交流。从外部干预婴儿自己主动的发展要比干预年龄稍大些的孩子更具潜在危险性。可以跟年龄大些的孩子作解释,帮助他们把自己的经历融入对生活的理解之中。对不具语言能力的孩子而言,干预代表着粗暴的力量,是对主动性的明显压制。从自身经历中学会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这是孩子健康发展的一部分。一般而言,在任何时候,如果孩子得知必须认同外在力量,但却不明白为何要这样做,这都会是一种负面经历。孩子要学习的最重要的东西是独立,独自了解自身及其环境。挫折可能使他们发怒并沮丧,他们有可能极力表达自己的愤怒,但这些方面应该受到鼓励。孩子充当主导者,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对不同经历的反应,这对他们极为有利。

    许多人在给孩子充分自由时显得犹豫不决,因为他们担心这样做会产生浪费,可能还要破费一些。今天孩子对餐巾纸感兴趣,明天是卫生纸,后天是面粉,大后天是别的什么物品,一直这样下去,似乎他一心要把所有的东西都给毁掉。在这种情况下,一点耐心加上独到的视角将会大有裨益。首先,过一段时间就能明显看出,孩子并不打算搞破坏,而是企图学会如何正确、安全地应对环境,这跟搞破坏恰恰相反。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会犯错误,正像成人涉入新领域时也会犯错误一样。别去管孩子。不久,他们就对一切感到自在,这时浪费就停止了。如果限制他们,他们就会愈发沮丧和愤怒,这样就埋下了真正具有破坏性的种子。要反转孩子在四岁之前确立的态度,则需要在各方面--时间、注意力、失败率和金钱--作出巨大的努力,这要比在孩子一至四岁期间对孩子自由放养所耗费的精力大得多。但是,这些岁月里的时间投入无疑会在以后的生活中得到极大回报,因为结果产生的是一个其感觉得到滋养且在自己所处环境里如鱼得水的人。

    在育儿这条路上,感觉自己真的是刚上道,孩子在我们的摸索和试错过程中一天天长大,算是很懂事很好带了。但是作者的观点让我也不断在反思,自己是不是很多时候正扮演着其所指的那种干预孩子成长的家长。先前一直觉得孩子的智力发育就如同她那一天天日益灵活的行动力一样,都是从白纸一张慢慢开始出现了轮廓、乃至出现实景,而照作者的观点,孩子远比我们以为的聪明和有感知力。孩子的成长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种本能,孩子在幼儿时期的学习能力是整个人生阶段最高的。成人看似好意的安排常常是在干预,打破了其发展的内在规律,加剧而非降低了孩子的依赖。自由放养不会产生一个依赖的孩子,反而是一个自身需求得到满足内心得到滋养的更容易独立的孩子。

   Why:教育是自我发现的终身过程。联想到自己,20年的受教育经历里一直算是比较标准的好学生,然而走出校门已经10年了,我至今还未能明确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是什么,至今仍然在探索自我发展和职业发展,这可能就是我们目前教育体制的悲哀吧。而现在,我们也已经时常陷入跟朋友或者邻居家孩子攀比的漩涡,怕以后学校教学质量不好,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了。如果用作者的观点来反思这一思路,是不是我们从根本上就误解了教育的意义,并且我们越是努力就越是把孩子越拽越远。

   When:育儿的漫长道路上,似乎都应该时常提醒一下自己的做法是否在违背孩子发展的内在规律,是否真的看到了孩子的需求。另外,扭转观念对于自己的成长同样适用,虽然很多成人的需求被现实打击和扼杀的几乎不见踪影了,但是还有几十年呢,既然教育是终身的事业,那么我们作为父母也应该为孩子做个好的榜样,发掘自身的潜力和需求,并不断做出努力,看看在内在兴趣和驱动力的作用下,能否遇见更好的自己。

   how:对待孩子,在安全的范围内,给予孩子尽可能大的自由和选择权;注意倾听和观察孩子的需求,相信他们内在的力量。对待自己,寻找自己的兴趣并为之付出努力,在学校教育之外探索自我的终身教育课堂。比如参加读书会、兴趣班或者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等,享受事情本身带给自己的满足感,激发内在的驱动力。这样做同时也是给孩子一个非常积极且非常有影响力的榜样。

Q&A:孩子方面,婴幼儿时期最大的问题莫过于家庭成员尤其是上一辈老人因为养育理念不同带来的阻力,而学龄期,最大的阻力应该就是在面对周遭压倒性的教育理念和攀比氛围中,自己可能会动摇并且随大流,毕竟这种教育理念认同起来容易,放到社会大环境中,我们很可能会质疑,也生怕耽误了孩子的前程,误己子弟。对于前者可以通过沟通、通过实践后的实效来改变家人的观念。对于后者,可能真的是需要家长自身更坚定的内心,同时在让孩子接受大众教育之外,给孩子提供更多的选择,并且尊重孩子的意愿,要放眼更长远的未来去保护孩子的兴趣,而不是斤斤计较于眼前一次考试不利或者记不住的几个单词。对待自己,最大的阻力莫过于工作生活的压力太大,没有时间也没有动力去做自我的提升和挖掘,这方面我觉得是可以从小的习惯开始培养,每周一次或者几次固定的时间进行学习,以自己能接受的尺度开始,每个月达成目标后激励一下自己,另外,找到盟友也很关键,相互有个交流和激励,这也是早期罗马教育的理念,从与他人交流中学习。当然前提是,要做自己喜欢但是一直停留在想法层面的事情,而不是自己不得不干的事。以我的经验来看,再忙其实还是有很多时间可以挤出来,关键就是要行动起来,这里可以推荐一下《拖延心理学》,里面也有很多好的方法。

   1、在孩子吃饭问题上,我很自豪自己正是按照这个理念来做的。在孩子刚开始用勺子的时候,奶奶总是很着急,看不惯哪都是饭,常常很自豪的跟我说,她都是端着碗喂到嘴边,孩子一大口一大口的吃,一点都不撒。我当时就纠正了她的做法,如果这么下去,以后就得一直喂她,让孩子自己吃,不想吃就算了,吃饭应该是个乐趣,不要让孩子对吃饭产生厌恶。我老公其实就是个反面典型,他对于吃饭经常没啥兴趣,尤其反感小时候家里或者亲戚家各种劝吃劝喝的做法。经过协商,大家认可了我的意见。结果证明,给予孩子自由是正确的选择,现在出去吃饭,经常我们吃我们的,孩子自己吃自己的,很少有其他家庭出现的一家几口追着一个孩子喂的情况出现,奶奶也很自豪孩子吃饭这么痛快,已经忘了最初她是想喂着吃来着。

   2、在孩子日后的教育问题上,要克制自己想让孩子干这个干那个的念头,不要着急孩子不想参与,可能她确实不喜欢。更不要因为自己小时候留下的遗憾,怕孩子长大因为没有学哪项技能而落下埋怨,可以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孩子去接触和感受,但是不要勉强她,相信她自己选择了才会更持久。当然必要的一些坚持还是要有的,不能什么都是学两天因为畏难就轻言放弃,可以跟孩子一起找原因,或者给予更多的鼓励和陪伴。

   3、自己的成长问题,为期半年的圈妈读书会即将结束,但是这种读书的方式让我非常受益,准备坚持下去,看看一年下来能够积累多少字,当然阅读本身带来的受益更大。另外,随着上半年看了自我探索和育儿的几本书,我似乎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尽管可能跟事业发展无关,但是自己乐在其中有成长最为关键。另外,英语的技能提升要列上日程了,这原本也是上半年给自己提过的一个要求。一直不开始就一直没有压力,像坚持写作一样坚持学习。

2017,跟着圈妈逼自己一把!

你可能感兴趣的:(回归本能,跟孩子一起寓学于乐+32+W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