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灵性开悟 不是你想的那样》

《灵性开悟》作者是美国灵性作家杰德·麦肯纳,他喜欢打电动、骑越野车、跳伞和读惠特曼的诗,著有《灵性开悟 不是你想的那样》、《灵性冲撞》《灵性的自我开战》三部曲和《开悟者眼中的生命真相》这些书籍。

《灵性开悟》是这一系列作品的第一本书。

对于我来说,有关灵性的书都是用意识流般的风格讲述玄之又玄的虚相,没有实物仅有少量比喻,让人消化困难。读过之后感觉好像学了很多东西,又像是什么都没学到。

本书中说“开悟并不需要知识,如果有什么事情需要知识、努力与近乎异常的想象力,那就不是真相,而是幻境。”

开悟不是关于知识,但我觉得开悟的过程可能需要知识。一本书如果没有知识,就没有实相,读和没读就没有什么区别。

《灵性开悟》就是这样一本书,它有一少部分的知识,一大部分的状态描述。在我看来,它比较适合已经开悟的人回味自己开悟过程,而不是让没开悟的人开悟———我们不可能通过模仿开悟人的行为来达到开悟。所以本书仅有的一些干货是:解读关于开悟的各种误解,指出开悟路上的歧途。

“如果要归纳出这本书和我的教诲的精髓,我会说,最后不过就是如此:自己思考,弄清楚什么是真实的。”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这本书并不是一本“有用”的书。能够获得最大益处的人或许就是作者本人:“藉由将事情表达出来,来弄清事情的真相。”、“给予者总是真正的获得者”。这也许是他思考、创作、和灵性自体解析的一部分过程。

杰德在快到30岁时,在阅读第一本有明确的灵性的书籍时有了被雷击的顿悟:“真相是存在的!”。他觉得自己的轮廓被整个重画了。在那一天他的生命被点燃,迫切的想要找到真相。

之后的两年,他都处于“燃烧的执迷状态”。他充分利用图书馆,买了一台计算机,不断阅读、写作、修改、丢弃、重写,“利用书上的知识来助燃内在那股永不止息的火焰”。两年后的某一天,他达到了开悟,之后又花了十年来熟悉这种新状态。

这本书描述的正是他作为“美国中部乡村的一个高等灵性导师”组织了一个“小公社(另类道场)”指导学生开悟时的一些经历和过程。虽然“开悟是无法透过带领达成的”,但杰德利用“开悟者”较高位置的优势,通过看清地图上目标与学生的位置,教导指引学生走出开悟的“第一步”。因为“一旦踏出第一步,必然会完成剩余的旅程。”

此时的他对开悟过程的适应期还没有结束,他注入梦中角色的能量日渐减少,并以这种方式消退隐去,而这本书的写作加速了这个过程。

杰德对开悟的定义是什么?开悟是恒久非二元觉知,是无它,是了悟真相,而达到开悟的方法是”灵性自体解析“”写下真相“。

既然开悟是关于真相,为什么不直接说出真相?

“因为真相无法直接说明。”我猜也可能因为说了之后无人相信吧。试想一个在电影院中大声呼喊着,试图让观众从剧情中脱离走出电影院的人,应该会被打出去吧?你可以说他们是被假象奴役的沉睡的人类,但也可能他们是自主选择观看热播电影的影迷。

“如果把这本书多余的部分去掉,也许只会剩下十分之一”。也许什么都不剩了。当作者开悟之后,这些过程对他就不是那么重要了,而对于其他人,他们正在自己开悟的路上,观看别人的旅程并不能获得直接的经验,因为“通往开悟的旅程是独一无二的”。

“灵性开悟”这个词,作者认为是糟糕的字眼,因为它会“助长那种高山深谷、云雾缭绕的神秘感”,而“了悟真相”听起来就比较自然、合理,可以触及。

作者把开悟称为“恒久非二元觉知”不是因为它能传达开悟的意义,而是因为它很适合描绘“无我”这种状态,最不会产生误导。非二元觉知用来描述无我,恒久用来区分短暂。

开悟之路上有个神奇的字眼是“更远”,而老师、诗人、哲学家、圣者真正能提供的是适时的路标。开悟路上的人向他们致敬,然后“心情沉重的超越他们”。比如:在真相范围内解读经典灵性书籍,可以看出它可能有价值的地方,也能看出哪些是废话。

而杰德是否还在“更远”的路上呢?他真的来到了知识的终点,拥有了完美的知识了吗?只有真正开悟者才能判断别人是否开悟,而我们尚未开悟的人只能猜测。愚笨的我想要问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开悟?《译者序》中说:“提出质疑甚至比找到答案更重要,如果只是囫囵吞枣地把书上所说的照单全收,难免辜负了杰德的苦心”。

而杰德自己说:“若对于昨天的你是多么无知不感到惊讶,你就是停滞不前。若对于下一步不感到惊恐,你的眼睛就没有睁开。”(这句话不能理解。)

在这本书里面,虽然着墨不多,但杰德对于佛教的的态度引人深思。似乎在写这本书时,他的的看法并不是特别清晰。“我想我不懂佛教的原因是,我一直认为佛教的重点是从幻相中醒来,但也许不是,也许佛教的重点是吃饭睡觉(无执)”,而无执是解脱的副产品,追求无执是本末倒置的。

“要批判佛教并不容易”,“佛教可以算是人类伟大的信仰系统中进化最完全的”。佛教是妥协的真相,是“不会受到威胁到自我”的真相。这是杰德对佛教的定位。佛教关注灵性的自我成长,但自我是假我,而追求成长是为了增加个人的快乐,满足感。

杰德对佛教的评价,感觉不像书中的其他部分一样肯定。

比如他评价“伟大的灵修传统里的圣人与智者”说“他们是最后一层的局限,是最后那张网的编织者,是微妙的误导大师”。我想,比起他处,应该有较多的真相掩藏在大师们似是而非的作品中。

灵性开悟如果失去了“神秘合一”狂喜的诱惑力是否也就失去了吸引力?灵性开悟是人们情愿作为吊在棍子上诱惑人的奖品还是真正想要的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灵性开悟 不是你想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