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台湾到北京,跨越2100公里去爱你

从台湾到北京,跨越2100公里去爱你_第1张图片

文/金七言

1

千山万水脚下过,一缕情丝挣不脱。

甘愿为她画地为牢,在牢里慢慢地结茧,等待着漫长黯淡,还试图对别人说着她的好。

这是宣宣的执念,也是他的情劫。

我一直觉得,宣宣对人很好,好到令人发指,除了胖点儿,谦和,体贴,周到,组合在一起,就是理想而又完美的男友形象。

第一次见面,我们坐在一起吃串儿。宣宣看到我吃得少,说什么也非得把最后一串推给我,你来我往谦让了好一阵子。吃完饭,宣宣时机很准地递过来纸巾,出门让出空间让人先走,回家之后不忘给大家发消息说,认识大家很开心。这个贴心的死胖子,待人接物,滴水不漏,但又在不经意间给人留下好感。

不得不承认,像我这样生活粗糙的死直男,估计是学不来的。

2

认识宣宣是因为小七,未见其人,先闻其事。起初听小七讲,宣宣是台湾人,因为女朋友杨同学是武汉人,就直接从台湾追到了武汉,后来杨同学到了北京,宣宣就又跟着来到了北京。

2100公里,漂洋过海来爱你。这是一场近乎偏执的爱恋,但又好生励志。心下觉得,宣宣身上一定有种沉静而又笃定的力量。

挺让人惊诧的。

宣宣认识杨同学时,她还有男朋友。2014年,杨同学上大二,去台湾做交换生,那时候宣宣大四,在彰化师大的最后一学期。在某一天的职场英文课上,大概由于杨同学的出场方式太过惊艳,一下子就让宣宣着了魔。

姑娘噌地一下就跳上了课桌,一口流利的英文,噼里啪啦就往出蹦,颇有巾帼之气,又带着点羞涩。虽然宣宣大部分都没听懂,但他记住了姑娘的名字和模样。绿色的短裙,牛仔外套,深咖啡色的短靴,最重要的是,那天杨同学穿了一双丝袜。

就在那短短的0.1秒内,他们的眼神有了交汇。

宣宣曾说过,他喜欢的姑娘,要不打耳洞,喜欢穿丝袜才行。不知道是那天杨同学的装扮吸引了他,还是杨同学的英文演讲吸引了他,反正,宣宣沦陷了。

像鱼遇见了水。

3

实际上,宣宣不敢主动找杨同学聊天,一直小心地隐藏起心里的小秘密。

直到一场突发事件点燃了引子,宣宣跑去现场凑热闹,杨同学又恰好关注,他就在现场屁颠屁颠地给杨同学当起了前方记者,报道现场状况。

前前后后三个小时,两人相谈甚欢,像洪水开了闸。那天,宣宣就觉得天河倒灌,星月逆行,天气比其他任何一天都妖冶。

时逢李登辉开讲座,吸引了不少人围观。杨同学作为爱国分子中的一员,决定一探究竟。宣宣对这位台独开山祖没什么好感,但佳人单刀赴会,总得暗中护她周全。

在暗恋的战场上,谁冲锋在前面,谁就是场上的王。所以在提问环节时,宣宣悄悄在一片安静里举起了右手,即使脑子里一片空白,可还是用着颤抖的声音质问李登辉。

吭吭哧哧,涨红了脸。天知道宣宣是鼓起了怎样的勇气,仅仅为博前排的佳人回眸一笑。

一来二去,两人倒熟络了不少。

有一次听到杨同学说肉圆很难吃,宣宣便给她发消息说,你去吃错了,真正好吃的彰化肉圆叫阿彰肉圆,以后有机会带你去吃。

轻易下的承诺,总会无疾而终。直到她回武汉前,宣宣都没敢约她去吃过任何一次饭。

说来说去,都是因为自卑感。宣宣毕业后要去服兵役,她还是要回武汉读书,她这么漂亮,她肯定有男朋友,她说喜欢的人要比她高......心里给自己做了无数个假设,一遍遍论证可能性,又一遍遍推翻,最终,都偃旗息鼓。

想得却不可得,你奈人生何。

4

入伍服役前的那个暑期,杨同学曾问过宣宣,要不要去武汉找她玩。宣宣拒绝了。

可是天知道宣宣心里有多开心,就差没蹦起来了。面对喜欢的人,总会有这种不知所谓的疯劲儿,很努力地设想万般场景,但最后总会给自己一句:算了吧。

其实有时候感情就是挺无奈的。

以前读余光中的《乡愁》,对“一湾浅浅的海峡”横亘的距离总有些模糊,如今,全明白了。

在兵营充斥着响亮的“我爱跑步,跑步爱我”的晨练声里,在望着头顶的蚊帐发呆的夜里,宣宣辗转反侧。因为思念,偶尔忍不住发微信给杨同学,每一次回复都简短,却让宣宣内心翻起了波澜,久久不能平静。

兵营第一次放假时,杨同学说,想写一封信给宣宣。在期盼里等了很久,直到十二月初,宣宣才收到从武汉寄过来的包裹。原来她寄的不是一封信,而是一份礼物:一条品质精良的围巾。

因为惦记着海峡那头的人,淘到一张印象派莫内的卡片,宣宣就小心翼翼地写了一封回信给杨同学。他说,杨同学收到卡片的那天,很开心地发了一个朋友圈,以此来纪念这场跨越海峡的情谊。

在不经意间发现,那天杨同学她把签名也改了,赫然是八个字: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那年冬天,王家卫的《一代宗师》上映,感动了不少人。但宣宣觉得,电影远没有那条围巾来得温暖,也没有那那八个字的分量重。

问起来,宣宣说,到现在他都因为太珍惜这条围巾,而没有使用,就这么一直藏着。

5

兵营的受训,像是台湾男生成长的一个节点,一个从男孩成长为男人的过程。

宣宣开始带着自己的兵,去医院做着照顾别人的角色,见了天地,见了众生,不时与人聊几句,心也变得柔软起来。

譬如他很反感医院的某位护士,因为她对待病人的态度,始终都是不耐烦、粗鲁的感觉。譬如病人在出院的时候,特意找到护士说感谢,他又不禁感慨对方谦谦君子温如玉。

像是个吟游诗人一样,宣宣有了更多的空间去感受晨昏,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去经历一些未曾经历过的人和事。他也没有料到,这些经历甚至会意外地架起他与杨同学之间的桥梁......

有个服兵役的男生,因为脚伤要动手术,不料麻醉师在麻醉药的剂量上出了偏差,导致其心脏骤停,医院慌乱成了一锅粥。宣宣也慌了神,连忙给兵营领导打电话报告情况。

幸运的是抢救及时。那个男生被推出抢救室时,与家人抱头痛哭,周围的人看了,无不感触。

在那惊心动魄的几分钟里,宣宣脑子里闪过无数的画面,像是生离,竟作死别,仿佛他自己也在地狱里走了一遭,重生过一回。意外的插曲让宣宣觉得,人生苦短,谁也说不准哪一天,人就会这样离开世界。

但最怕的是,离开这个世界之前,还留下不少遗憾。

情绪一旦被打开,像是开了闸的口子,哗啦啦地往出涌。宣宣忍不住,想给杨同学打个电话,告诉她积蓄已久的想法。

电话那头,听得出有些惊喜。深吸呼,急促的心跳,宣宣控制不住的手,有些颤抖。这是他第一次给杨同学打电话。

还是一开口就漏了怯,本来准备好的措辞又忘得一干二净,顾左右而言他,讲着医院里刚刚发生的一切。可是,还未等有些话说出口,新买的两百块钱台币的电话卡就消耗殆尽,草草收场。

那天,他也不知道,他与杨同学的第一通长途电话,竟如胡蝶效应般,改变了他后来所有的人生轨迹。

6

2015年1月1日凌晨00点整,宣宣给杨同学打了第二通电话。

“Happy New Year!”

一句开场白让杨同学惊喜不已。宣宣仿佛能感受到,电话那头,分明是好看的眉眼翻飞的样子。他忘了后来到底聊了什么,但依旧清晰记得跟她分享的新年愿望是,希望能到大陆走一趟。

那之后,两人渐渐养成了一个星期通一次电话的习惯,分享着彼此的生活。

三月,宣宣趁着兵营放假几个小时的间隙,去制作杨同学的写真集。

四月,宣宣给杨同学寄礼物,不料礼物提前很久寄到了。

五月,杨同学去听周杰伦的演唱会,开始找暑假实习。

六月,杨同学认真准备着期末考试。

七月,宣宣终于忍不住,悄悄将一本手工制作的情书,寄给了杨同学......

日子过得不紧不慢,像扑棱着翅膀的小鸟,晃晃悠悠。天气渐渐热起来,可心中升腾起的念想,终究比气温蹿得快,蹿得高。

2015年7月16日,宣宣不知道是哪根神经搭错了,忍不住,还是跟她透露了情书的事情。说完又开始后悔,一脸丧气,还主动跟她说,请她收到情书后直接丢掉。

一场自我心理作祟引起的情绪,终于在那天下午五点时有了回应。

“其实,我挺喜欢你的,只是,我在武汉,你在台湾。”杨同学说得很郑重,“我不想要分隔两地的爱情,太辛苦了。”

明知有太多的不可能,还是一往无前,爱情的力量,总会让人又疯又傻。杨同学的回应,无疑让宣宣乐开了花,那天他作出了人生中一个重要的决定:去武汉。

也是那通电话,两人说开了彼此的感情,决定在一起。虽然杨同学还是矜持到,等那本还在路上的情书到手了,才答应交往。但我总觉得这个故事,应该有它原本幸福的模样,在深夜谈起,也像喝了杯纯酿,足够宽慰佳人。

宣宣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如果说有什么力量让他成为超人,我想,一定是因为爱情。这种感动也如歌里唱到的那样,带着温婉,像诗一样,自由流淌。

因为爱情,不会轻易悲伤,所以一切都是幸福的摸样。

因为爱情,简单的生长,依然随时可以为你疯狂。

因为爱情,怎么会有沧桑,所以我们还是年轻的摸样。

因为爱情,在那个地方,依然还有人在那里游荡,人来人往。

7

退伍的第二天,宣宣就买好了机票。这一刻,他等待得太久了。

2015年9月19日凌晨3点,宣宣依旧睡不着,在三楼的阳台吹风。从未离开过台湾的他,想象着在大陆可能发生的种种,也不知道这趟出去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内心期待又惶恐。

匆匆睡了两个小时又醒来,看见三只小猫趴在床边,正睡得安稳,宣宣鼻头一酸。小洁丽、小麦可、小妞妞,想到这三个小东西曾经陪伴过自己无数个孤单的夜晚,如今自己即将离开它们,一阵苦笑,心下不免难过。摸着头,一一亲吻告别。

临走的时候,爸妈特意开车来送宣宣,不善表达的老妈,难得地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看着车窗外,熟悉的场景一点点模糊,宣宣忍住没有哭。

这条路,终究要笃定地走一遭。

杨同学说,遇到宣宣是一件很幸运的事。但宣宣一直觉得,因为一波三折的种种事情,让原本不用当兵的他去当了兵,让原本要去事务所的他拒绝了事务所,让原本经济条件不好的他拥有了一笔财富,这所有看似意外又巧合的连环事件,跨越海峡,让他走向了杨同学。真正幸运的人,是他。

8

好在顺利,两个人跨越海峡的会师,就像是为祖国做了卓越的贡献。桂花树下,小路道旁,在武汉的某个街头转角相遇,有生活的痕迹,但依旧显得轰轰烈烈的,天河倒灌,星月逆行。

没有抱头痛哭,也没有激情拥吻,只是轻轻地,含羞地牵起手,就足够宽慰风情万种的武汉之夜,有那么一点儿沉醉。

江城这座城,向来充满着烟火气,新的生活方式,勾起了宣宣的兴趣。譬如台湾根本没有人边走边吃面的,但在武汉,这是早高峰的标配。譬如互联网发展的速度让宣宣惊叹,居然拿着手机就可以完成很多事情。

虽然感觉新奇,但宣宣从来都觉得,最大的惊喜,是他和杨同学一起的日子。

那时候宣宣在黄鹤楼下的九龙井租了一室一厅,他会拉着杨同学的手一起选家居用品,早上为杨同学准备好早餐,洗澡时为她准备好吹风机、梳子、换洗衣物。他们一起出游,逛遍了江滩、司门口、大成路的夜市,不想动了,就窝在家里看书、聊天、逗肥猫。

杨同学平常要上课,宣宣便找了份工作,只要一有时间,两人就腻歪在一起。共同构筑起一个精简的小窝,平平淡淡,但又像是过着寻常生活的小夫妻,简单又温馨。

有次去重庆玩,夜晚走在路上,凉风追逐着惬意,两人计划着十二月回台湾,再去那些老地方走走。宣宣似若无意地提起,回台湾时,我们就去登记好不好?没想到的是,杨同学一口就答应了。

宣宣开心了很久,只是傻笑,像个孩子一样。

少年锦时,尚有余力,铺排着一路繁花似锦,在平淡的生活里,你来我往。这样的日子,总会让人缱绻眷念。

9

2016年的年初,武汉的冬天出奇地冷。宣宣第一次在武汉过年,异乡,说起来总有点冷清和孤单感。

杨同学把宣宣喊到家里吃饭,宣宣紧张得不行,见家长这事儿,谋划不当,很有可能就覆水难收。

果不其然,饭吃得仓促,宣宣能感觉到,杨同学父母虽然态度很好,但并不太希望他俩在一起。一个是武汉,一个是台湾人,将来结婚后肯定会有诸多不便。

生活没办法用逻辑解释,但人总能创造出诸多自认为的逻辑,去强加给生活。

尽管有些沮丧,但宣宣还是一如既往地,对杨同学好。因为他相信,当初看似无法交集的两人都能跨越障碍走到一起了,这点儿困难,咬咬牙就能坚持过去。总有一天,她爸妈会为他的真诚打动。相爱总是很难,但纵使是低到尘埃里,也会开出芬芳的花来。

可是宣宣没等来花开,杨同学家里就强行把她安排到了北京实习,想着这样隔开了,天南地北分两地,时间一长,两人就不会再有交集。

显然,这是一场攻坚战,但他们也太低估了宣宣。

10

2016年4月,宣宣辞了职,跟着杨同学来了北京,一身孤勇。

宣宣找到的新工作在东北方向五环外的孙河,包吃包住,而杨同学在国贸,距离太远,为了方便她上班,便在百子湾附近租了间房,1500一个月,隔断间,光线昏暗。宣宣每天去上班辗转得花一个半小时,天未亮就得起床,回来已是深夜。

杨同学实习期间,算下来,基本没钱。刚来时,宣宣一个月薪水才6000,交给杨同学5500,自己留下500,紧巴巴地省着用,苦是苦了点,但也算其乐融融。

北京,这是一座没有人看你的城市,因为所有人都在匆匆奔走赶路。在这里生活,本就不易,一个微笑暖了自己,也暖了爱的人。两个人拥抱,总好过一个人取暖。

可一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他们也根本顾不上感慨。

杨同学的工作不顺,几个月过去,当初想留在北京打拼的热情,渐渐被消磨。两个人吵架也开始频繁起来,吵得最多的,还是为了她要不要离开北京的事。

人从来都是种趋向寻求安全感的动物。宣宣希望她留下来,毕竟刚稳定不久,但杨同学觉得工作环境不好,执意离开北京去上海,两个人为此争执不休。

说起来,感情里让人伤神的从来都是大事,但也都是小事。相爱的双方,年轻时总喜欢在小事上针锋相对,好像互相扎一下,才能显示彼此的存在感和不易。

最终,还是没能拗过她。

杨同学离开北京的那天,走得很决绝。两个人都还负着气,在彼此的回合里,互相挣扎。但感情就是恼人的,伤神的。

宣宣有种挫败感。来大陆这么久,第一次觉得很累,身心俱疲。他有点儿想家了,想妈妈做的饭,想念过去的种种,眼泪不争气地,默默往下掉。

苦涩感。

很开心你能来,也不遗憾你离开。很多时候,第一句是真心话,第二句是嘴硬。

11

2017年的春节前,宣宣辞去了工作,回台湾。

其实一个人在懦弱的时候还是蛮需要安慰的。只不过朋友不行,喜欢的人也不行,可能只有在回家的时候才能行。

喝酒,见好友,微笑着聊天,宣宣看着银行卡上剩下不多的钱,也不急,就这么晃悠着,有种破罐子破摔的错觉。也更像是个铩羽而归的战士,回来舔舐着伤口。

爱一个人的时候,总是笨拙的表达自己,手足无措。离开后的坦荡,反而想得通透些。爱情是讲究平衡感的,一个人的爱给多了,而被偏爱的总是有恃无恐,想想看,多少有些孤单。

有首歌叫《我怀念的》,歌词这样写到:我怀念的是争吵以后,还是想要爱你的冲动。是啊,还是想要爱你啊,可是,我还能再回去吗?带着卑微感,去到你的城市吗?

宣宣不知道答案,但还是会想起过往的种种场景,放不下,忘不掉,醒不来。

他也想过放弃,可就在他挣扎着想要放弃,重新开始的时候,杨同学又给了她希望。远方的一个消息发来,让他甜蜜又忧伤。谁又能肯定,怎么会没有一点儿心动呢?

身边的朋友都劝说宣宣放手,不值得。

宣宣只是笑,那种说不清的心理,到最后还是说不清。

只有他自己最清楚,爱着她,从来没有值不值得,也没有后不后悔一说。爱本来就是卑微的,但也更像一种本能,爱,就是爱了,没什么道理可讲。

过完年,宣宣犹豫了一阵子,还是决定回北京。

不希望她孤单,也不希望自己遗憾。

12

回到北京后,宣宣重新找了份工作,慢慢安定下来。杨同学依旧在上海,朝九晚五。

两个人依旧回到了当初分隔两地的状态,偶尔聊聊天,分享着彼此的生活,都是欲说还休的模样。

也不是不能抽身,只是相爱的两个人,彼此都没办法忘记。总觉得回合还没结束,就尚有余力。

杨同学说,想要考虑清楚之后,再给宣宣一个答案。宣宣束手无策,也不知道这个时间要等多久,但他虔诚得还是像当初一样,就这么一直等着,不仓促,不慌张。

5月份,杨同学从上海来北京出差,宣宣乐此不疲地忙前忙后。

我问宣宣:“假如她回过头来,那你还会像当初那样宠着她吗?”

宣宣一脸笃定:“肯定的。”

我们坐在KTV里唱歌,宣宣把情歌唱了一遍又一遍,嘶吼着,仿佛用尽了所有的力气,嗓子都哑了。我们坐在那儿笑,笑得眼泪也出来了。

歌词和他,一起穿梭在北京的街巷胡同里,穿梭在夏天的风里,跨越了2100公里,晃晃悠悠。

只为等待有一天,天河倒灌,星月逆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台湾到北京,跨越2100公里去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