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生活在别处

读书:生活在别处_第1张图片

这怎么可能?到处都在说青春是一生中最丰富的时期。那么这份虚无,这份实实在在的生命的浪费又是从何而来?这空虚又是从何而来?

产生读米兰·昆德拉的念头,是因为我上个月读到木心的杂文《带根的流浪人》。木心在文章里以昆德拉为中心,论述了“流亡作家”与极权主义的关系。以此为契机,我决心找来米兰·昆德拉的作品读读。感受一下这位“带根流浪者”的魅力。

先前,网上购书,我本打算买那本最富盛名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不过翻阅了一些作品简介,最终,还是决定从这本《生活在别处》读起。诗歌本来就是我平时表达个人情感很重要的方式(当然,写得极糟糕),所以这本讲述诗人成长经历的小说,之于我而言,有种天然吸引力。

首先,我想称赞一下这本书的装帧。封面我很喜欢,算是我最近半年读书,遇到的最美观、大气的设计。咖啡色硬纸壳,磨砂质感,正面用银色的字拼出Milan Kundera,看着特别亮眼。印刷也不差,每一页的留白很多,对我这个喜欢边读边标注的人来说,着实方便不少。相比较之下,唯一美中不足的倒是封皮设计。不过,简约、清丽同样是种风格,这一点就见仁见智了。

前文说,这是一本讲述诗人成长的小说。作者以时间顺序展开故事,向我们讲述了“诗人”雅罗米尔从生到死的人生历程。昆德拉的文笔,我想自己不能用“简单”来形容。但他确实是我最近一段时间,读起来最顺畅的一位作者。与其他作者不同,昆德拉把自己完全隐藏在故事之后,通过笔下人物的演绎,来完成故事,没有说教感。他的小说类似毛姆,但没有毛姆那么尖刻,讲故事非常流畅,聚焦于现实。对知识储备少的读者来说,阅读起来没有那么晦涩。

读《生活在别处》,我的思考历经三个阶段,简单来谈,可以这样概括:第一阶段,是这本小说最轻松的部分,讲述了“诗人”雅罗米尔的童年生活,大概占去四分之一的篇幅。第二阶段开始,小说的故事以苏联时代的捷克为背景,描绘出雅罗米尔“膨胀表现欲”和“躁动的青春”。第三阶段,雅罗米尔迎来命运终章,作者的对政治的讽刺和对人物的颠覆,也走向高潮。

读书:生活在别处_第2张图片

我们先来谈第一阶段,在这一部分,我的阅读乐趣大于思考。作者笔下的雅罗米尔出生在二战前夕,来自一个殷实的中产家庭。他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文字天赋,张口就能做“打油诗”,并且在母亲的支持下,学习绘画。昆德拉在这一部分埋下的重要伏笔是,母亲对雅罗米尔强大的控制欲,这一点对他性格的形成,影响巨大。而后二战爆发,家道败落,雅罗米尔的也父亲因为包庇犹太人死在集中营。我们梳理先前的小细节:战争、幼年丧父、天性敏感、控制欲过强的母亲。在这些元素影响下,雅罗米尔似乎注定成为一个“诗人”。

第二阶段,雅罗米尔的人物形象开始变得立体。战争结束,雅罗米尔反叛家庭,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进入大学读政治。这段时光是与心理上的躁动并存的,昆德拉在这部分直接描绘了雅罗米尔对“女性”的渴望。和所有年轻人一样,雅罗米尔渴望证明自己,也渴望拥有轰轰烈烈的爱情。但他是个被“母亲宠坏的孩子”,性格不独立,有热情,却不勇敢。由此,雅罗米尔开始了对母亲的反叛,试图挣脱母亲“无微不至”的控制。

雅罗米尔想成为一个斗士,用身体为信仰献身。不过因为天性里的敏感和懦弱,他选择用笔“战斗”。他放弃年少时,自由奔放的爱情诗歌,开始为主流媒体写“政治诗”。很快的,他的诗稿被杂志刊登,他也一步登天,被主流社会所追捧。他被邀请参加政府主持下的文学研讨会,那些他曾经崇拜有加的诗人开始赞美他,甚至有艺术家要主动为他拍传记电影。从这些细节看,雅罗米尔似乎真的完全摆脱母亲的控制,成为了“诗人”。

第三阶段,是作者对雅罗米尔这个角色形象的翻覆。因为狂热信仰,他向警察局举报自己女友的兄弟要叛逃到西方,最终导致女朋友和他的家人一起被抓进监狱。此时,雅罗米尔才真正看到苏联极权的可怖,开始反思。当他参加一场艺术家的私人沙龙时,他为自己的“诗人”身份得意满满,却被在场所有的艺术家们耻笑。

也许你早就发现,我在雅罗米尔所有的诗人头衔上都加了引号。没错,雅罗米尔其实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诗人。艺术家们赞美他,给他拍电影,并不是认可他的艺术,而只是为了在极权社会下求存。因为他是主流舆论最喜欢的那类人,那类只写“主旋律诗歌”,而没有真正才华的人。他也终于认识到,自己其实从没有摆脱母亲的影响。他选择用诗歌“战斗”是因为懦弱,而他的懦弱不正是来自母亲的控制吗?雅罗米尔在认清自我后,大病一场,最终告别人世。小说也在这位主角堕入黑暗的过程中缓缓结束。

读书:生活在别处_第3张图片

我个人认为,昆德拉在小说中,讨论了两层东西。首先,说第一层,也是每位读者都能理解到的层面,那就是极权对艺术的破坏。昆德拉本人,因反对苏联入侵捷克,旅居法国。对极权社会的揭露与讽刺,是他最重要的写作主题之一。极权主义,对人们生活的压制,可以谈很多。但我重点想说的,是它对艺术的破坏。因为艺术是源自作者内在的东西,只有最大限度的自由,才能给予艺术家活力。而这样的环境,在那个时代的捷克,显然不存在。

仅允许一种“官方声音”存在的极权社会,催生的,只能是像书中雅罗米尔这样的“艺术家”。因创造统治者喜欢的“艺术”,而被捧上神坛。雅罗米尔这一角色塑造,无疑是对苏联社会赤裸裸的讽刺。由此,我想起《生活与命运》的作者瓦西里·格罗斯曼,他的书稿因政治问题被苏联审查机构收缴,至死没能看到自己的作品出版。多年以后,当《生活与命运》在西方出版时,被誉为“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与和平》”。而这样激动人心的赞赏,作者本人却再没有机会听到。

就像十年浩劫对中国文化的破坏一样。我想,生存在一个高压,失去理智的社会,对每一个艺术家来说都是最大的悲哀。昆德拉对极权的讽刺,正是来自于这种敏感洞见。

读书:生活在别处_第4张图片

另一层讨论,我想到后,郁闷了两天,直到写下本文时,才有所平复。昆德拉讨论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对“才华”的质疑。故事中,雅罗米尔自始至终认为自己是个才华横溢的人。但事实告诉我们,他的作品其实很平庸,而他所谓的才华,也完全无法与那些真正的诗人相比。当我认清这点,我甚至感觉自己比小说中的雅罗米尔更加惶恐。我想每个真正热爱写作的人,都会有一样的恐慌。因为从雅罗米尔身上,我们都能或多或少,看到自己的影子。

是啊,每个热爱写作的人,不都有一样的感觉吗?当灵感涌入你头脑的时刻,当表达欲逼迫我们把手伸向键盘的时刻,我们都觉得自己“独一无二”。觉得经过长久坚持,我们的“才华”也能迎来完美的结局。但这时昆德拉却婉转的向你提了一个问题:如果你所谓的才华根本不是才华呢?如果你像雅罗米尔一样,只是“身在此山中”,无法认清自己呢?想到这里,我狠痛苦。我想这也是很多写作者最深层次的恐惧吧。

不过,经过两天的思考,我想这种消极情绪是不必要的。我当然希望自己的写作,迎来一个理想结局。但最关键的东西,其实不是结果。而是我觉得充实,并且真正乐在其中。我知道自己的文章还不够好,我知道自己的诗歌很蹩脚,但他们承载着我的感情,我的思考。一件承载着“我”灵魂的东西,怎么能轻易否定它的意义呢?

哪怕我是一个雅罗米尔,我也要用灵魂自由的写作。就像存在主义说的那样:人的存在没有意义,是人们对现实的反抗赋予生命意义。我们不能因为恐惧,放弃追寻自我。

获取授权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生活在别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