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很厉害的人?
葫芦七兄弟, 老大力气大而且会变大个,但有勇无谋,落入蜘蛛网被擒;老二是千里眼顺风耳, 却被妖精的六棱镜射瞎了眼睛;老三刀枪不入, 由于寡不敌众,被妖精用磁石吸住;老四会喷火和雷电, 被妖精用罂粟花醉倒;老五会喷水和雷电, 被妖镜的寒光变成冰人;老六会隐身, 想去偷妖精的如意宝镜,反被他们吸进自己的宝葫芦,也被他们活捉;小七有一个什么都能收进去的葫芦, 没出世就被妖精抓了去,之后蒙蔽了双眼,把六位哥哥吸进了宝葫芦里。
葫芦七兄弟,可以算得上天赋异禀,却一而再,再而三的被蛇精和蝎子精打败。
古龙小说里有很多厉害的人,可是江湖传说,“小李飞刀,粒不虚发”,说楚留香“香帅一诺千金”,他们都不是武功最厉害的人,但是,每一次赢不了的战斗,李寻欢都赢了。每一次离奇的案子,楚留香都破了。
如何成为很厉害的人?
精进。
采铜从七个角度诠释了他对精进的解释: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才能,成功。
第一,时间:建立平衡的时间观,度过真正有质量的人生。
从传统的时间一维角度看,时间分为过去、现在和未来。由过去组成了现在,过去可以指导现在;而对待现在,我们需要审慎、郑重地思考时间对我们的价值并用好它;对待未来,制订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计划,用未来的视角让我们今天行动更有序。
未来分为远期未来和近期未来。对于远期未来,人们倾向于用抽象、概括的方式去思考,思考的问题常常缺乏细节,更多的思考的是价值和意义,是what的问题。而对于近期未来,人们更容易到具体的情境中去考虑,考虑的是how的问题。两种思考问题的视角各有利弊。将两者结合起来,一方面,为了让远期未来更有价值,应多思考实现目标的具体途经上,把注意力放在how上,让远期未来更具体化,情境化和可实施;另一方面,为了让近期目标得以实现,降低近期未来中'非期望行为"的便利性,主动增加挑战的难度。
什么是合理利用时间?就是选择去做正确的事,把时间花在值得做的事情上。那么什么是值得做的事情?我们需要用到一个二维矩阵如下图,引入两个概念,收益是指这件事情带来的当下满足感;半衰期,是这项收益随时间递减的速度,半衰期越长,其影响会越持久: 减少短半衰期的事情,多做长半衰期的活动。
现代社会创造了很多便利,为什么我们的时间却好像还是不够用,甚至过得越来越紧张?我们学习的很多时间管理知识,都是告诉我们怎样去提高效率,做得更快。对待时间,就像音乐的节奏感一样,工作要快,生活要慢。
时间的快与慢,常常对应着时间使用的“深”和”浅“。找到并保持至少一项长期的业余爱好,让我们体会到”心流“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我们获得了高质量的休闲,减少了低效率被动式休闲的比例,将自己的时间赋予意义和喜悦。
第二,选择:建立选择标准,解决选择中的两难困境,找到适合自己的选项。
所谓选择,就是要权衡好本末轻重,清楚自己人生中到底想要什么、追求什么。
为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才会有更好的选择。一个成熟的人,他的标准来自于他的内心,不易受到环境的影响。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之所以经典,正是刻画了大多数人的生活,在习惯的环境下生活了太久,大多数人被环境改变,甚至离开了现在不正常的环境都无法正常生活。而只有志存高远的人,才将自己的标准牢记于心,并最终实现它。
我们常常用"格局"一词来评价别人。所谓格局,采铜认为可以从”目标“,”眼界“,”信念“三个维度来阐述。
有的时候,我们会陷入两难困境中无法自拔。采铜认为,我们过去的经历、习惯和思维惯性,常在我们思考时自动植入“隐含假设”,让我们意识不到更多的“可能选项”。因此,当我们遇到某个无法摆脱的僵局时,不妨试试这散步:1.找出潜意识中的隐含假设;2. 识别隐含假设中的不合理性,进行校正;3.形成新的更灵活的思维框架,在此基础上思考出”可能选项“并进行尝试。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隐含假设有:”赛道假设“,”低关联假设“,”僵固型心智“,认为一切都是固定不可变的;”零和博弈“,即认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思维方式。在构建新的思维框架的时候,可以使用”目标悬置“,即将目标暂时放下来,让潜意识帮助自己去思考;也可以使用”能力嫁接“;第三种方法是”特性改造“,例如把我们对某件事情的热爱,从”消费型兴趣“升级为”生产型兴趣“。
另外的一些时候,我们可能会陷入选择太多的困难中。对待很多的选项,可以使用”精细化思考“的方式,对各个选项从不同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最后综合分析结果得出答案。即把选择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维度,然后对可选项从不同的维度做出评估。
在做涉及情感、喜好等主观性特别强的选择时,最好的方法是聆听内心的声音。
不管你做了哪个选择,你的某些东西永远不会改变,最终带着你走向目的地的,可能并不是某一个选择,而是那些你不会改变的东西。
第三,行动:高效、即刻行动,在行动中增长智慧。
当一件事,你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就直接开始做吧。只要开始了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第三步。”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
开始行动时,我们总担心自己没有准备好。没关系,克服“过度准备”的惯性,向前一步,把未完成的事情完成。现在流行”精益创业“,其中一个关键概念,是”“最小化可行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 MVP)",指的是用最少资源、被最快制作出来的、可执行基本功能的,能被用户使用的试验性产品,创业者应该尽快把最小化可行产品发布出去,然后根据用户使用它的反馈来进行优化,这一过程称为"构建---测量---学习"的循环。实际上,对于个人而言,我们阅读一本书后写出来公众阅读的书评都可以算作是我们的”最小化可行产品“。在我们将它发布出来之后,听听别人的反馈,不管是表扬、批评或者是评论,都帮助我们发现新的世界,让我们的思考更加全面。因此,在精益创业中,重要的三点是:1.克服”过度准备“的惯性,向前一步,把未完成的事情完成;2. 克服”自我防卫“的心态,乐于接受反面意见并加以慎重的审视;3.克服”沉没成本“的固执,有勇气否定并重新构造自己产品。
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人是不可能多线程工作的。可是实际上,我们的工作常常会被打断,或者需要看上去的多线程工作。所以,采铜的建议是,找出一项工作中的核心思考区间,即无法容忍中断的部分,对于这个部分,首需要一段专注不受干扰的时间,完成工作中最核心部分的思考。
集中处理同质性的工作,可以减少不同质工作间的转换损耗。
我们常说”三思而后行“,但从理论出发不一定能指导实践,只有在实践中通过反思积累的知识才能指导实践。所以,不如边做边思考,行动后及时反思,并梳理这件事情的“反应链”,特别关注其中发生的意外现象。
第四,学习:通过提问、解码、操练、融合,成为高段位的学习者。
学习,应该以学习者心中的问题为中心,让问题引导着我们去探求答案。问题的提出,是基于已有的知识体系,通过思考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在思考中延伸自己的问题深度和广度,将新、旧知识串联起来。事实上,任何一个问题都是可以谈及下去的,这就是美国现在广泛使用的”基于探究的学习(inquiry-based learning)"。
通过深入事物内部的解码,我们可以发现事物深厚的内涵,有机会掌握其中精巧细微的技法,不断重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解码有三个层次:第一,它说了什么,给了我什么感受?即它原本要传达的信息和知识是什么?第二,它是什么,对我有什么价值?审视内容,对内容进行评价和定性。第三,它是怎样实现其表达效果的?分析其形式、构成和表达方法。经过这样几个层次,从结论,到寻找得出结论的过程;从归纳出结论,到对内容做延展,即通常所说的“把书读薄,把书读厚”的过程;我们学习到的东西被我们解码、重构,深入理解。
但知识的目的不在于记忆。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而是取决于能调用多少知识以及知识关联。知识操练的方法,可以是写作式操练,这种方法,还能帮助我们获得反馈,发现自己认知的盲点;可以是游戏式操练,“思想实验”即是构造一个现实中不存在的假想情境,然后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设想事物在这个情境中的变化;可以是设计式操练,即调用已有的只是,设计某一种解决方案,来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
学会有意识地去分析不同领域知识之间的潜在关联,通过不同知识的迁移、印证、互补,获得启发,甚至生成新的思想或者发现。
第五,思维:了解潜意识的特性,借助思维工具,突破大脑的限制。
众声喧哗,清晰思考,我们需要对大脑做“断舍离”。一要简化外界输入的信息,精选信息源,重事实,轻观点和评论,甚至定期闭关,屏蔽外界干扰; 二要简化我们表达出来的信息,培养简洁的习惯,为思维腾出更多的使用空间。
思考一个很困难的问题时,我们希望灵光乍现,其实也是有方法的,就是调用我们潜意识的能力。书中介绍了5个步骤:1.尽可能地收集原始资料;2.重复“咀嚼”原始资料,构思初始创意;3.中止有意识的思考,启动潜意识思考;4.随时准备迎接“灵光乍现”时刻的来临;5.加以改造、完善,使之切实可用。
为了让思维更好地发散,获得更多的灵感,一是要关掉大脑里评价的声音,二是要适当地引入混乱与随机。这里提到了“横向思维”,就是在思考某一个问题时,随机找一个词出来,将两者关联起来。读书时的“泛主题阅读”同理,一方面围绕一个主题做主题阅读;另一方面又放一些无关的书去夹杂在主题阅读中,在这些书中找到关于该主题更有启发性的观点。
思考的时候,通过将思维外显为图像,给予思维更多的探索空间,也能进一步推动思考的进行。
现实中的问题,很少有轻而易举的答案。要想做到思维缜密,常用的可以借助的工具有矩阵和清单工具。矩阵的使用有3个步骤:1.抽象出尽可能完整的分解问题的维度;2.对每一维度,通过取反、细分等操作,找出尽可能多的表现值,以构成维度矩阵;3.在维度矩阵中不同维度的表现值之间尝试建立各种组合。而使用清单,可以简单分为两步,第一步是不带批判的列出尽可能多的选项;第二步是对所有选项进行筛选和合并,保留其中最有用、最有可行性或者最精华的部分。
第六,才能:优化个人资源,有策略地培养后天才能,成长为T型人才。
虽然,人与人之间确实存在先天禀赋的差异。可是,正如知乎上的一句名言: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还轮不到拼天赋。
努力本身就是一种才能,在努力这件事情上,除了自我激励,我们还需要思考如何做一个聪明的努力者。
在个人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首先应该集中资源,投入发展自己的一项优势才能。 学习曲线呈现出一个事实:浅尝辄止的人很可能一无所获,而专注投入走到最后的人将获得超额收益。
我们要做的,是“仔细考虑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利用自己的优势努力工作,通过与人合作来平衡自己的劣势。回避在不同方向上空耗精力。保持专注,把自己能做的做到最好,并保持留意新的机会。”
一方面,我们需要专注,把时间主要投放在一个领域里,以尽量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培养出非常高的才能。
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关注外界的变化,用相对少量的时间广泛涉猎,以捕捉和发展未曾预料的资源和机会,实现个人才能的最大化。
自我学习,在学习的时候,不断为自己设计有难度的“非标准动作”,在挑战中获得才能的提升与飞跃。这里,特别喜欢冯唐的读史书的方法,既有趣,又主动思考,不管从过程上讲,还是从效果上讲,都比普通的读书法更好。
第七,成功:找到你的独特特性,开辟个人独一无二的成功之路。
做一个主动的探索者,敢于突破种种局限,不断试错,形成自己的优势甚至是独特的知识资产。
不只在理想化的情境下去思考问题,实际上,我们每个人最终都要投入社会。而进入社会这样一个标准答案的地方,就开启了“荒野求生”模式。我们需要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很好的活下去。要磨炼把理论融汇于现实、考量现实复杂情形的本事。
第一步,独立定义问题:正确的认识问题,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对问题进行定义,使之尽可能的接近问题的本质;
第二步,广泛思考解决方案:完全独立的思考,不借助书本和搜索引擎,大胆提出若干个解决方向,然后去尝试,接受失败;
第三步,继续独立思考,在希望比较大的方向下,有针对性的寻找相关联的知识,快速筛选和学习新知识,甚至需要不带偏见的,尽可能多的寻找各种可能有益的知识,包括与他人交流意见;
第四步,在结合知识以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可能会试着提出一些假设性的理论或者模型;
第五步,用你的理论去尝试解决问题,尝试扩展情境,如果发现bug立即修正,这时候,你的理论已经变得越来越有力度了,解决问题的大门逐渐打开;
第六步,理论归理论,具体问题还是需要通盘考虑现实情况,去穷尽和评估各种因素,得到一个比较完备的解决方案,来彻底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
第七步,通常解决难题的方案是很巧妙的,如果觉得你的解决方案不够巧妙,试着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找到那个巧妙的解决方案。
在理论与现实的充分联结中,一步步地构筑自己独特的知识和经验体系,逐渐打磨出属于你个人独一无二的智识。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将“成功”放在了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