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非结果,如何克服“害怕被拒绝”的心理。

首先要明白,“害怕被拒绝”的基因起源于人类祖先。

在原始时代,群居部落里,生存环境极为恶劣,独行的原始人类几乎不可能在野外单独生存,所以许多原始人类(可以理解为类人猿)聚居到一起,大多居于岩石洞穴,彼此之间通过嚎叫,表情,触摸等潜沟通进行这最初级的交流,从而实现聚居群体里不同的分工及行动,比如,一些强壮的雄性会选择组队野外获取食物,而弱些或年幼的会留守于洞穴,当然也包括食物分配甚至是交配选择的权利。可以说,这种前沟通的交流过程,有效提高了整个群体的整体生存质量。然而,沟通不仅有接纳融合,拒绝与排斥也是其中的一部分。某个场景下,当不幸原始人类的行为信号在部落众目睽睽之下被另一个体拒绝排斥后,尤其是那些强壮有极大影响力个体,往往会招致其他个体的效仿,使得不幸的原始人类陷入被群体孤立的局面,最终的结局是会被排挤出部落之外,不得不面临自生自灭的下场。类似的场景不断发生,见证这一切,并且顺利繁衍的人类祖先让其后代明白由拒绝招致的灾祸往往会致命,“害怕”这种应激情绪由此诞生,保留到后代的基因模板之中。这也是如今人类在交流过程中,当需要采取某些行动时,却总害怕被拒绝的根源。

目标非结果,要理解其间的差异

《情商》一书中曾提到,如果不能理解意图与结果间的差异,对于一些事情的理解容易陷入自我限定的死循环。害怕被拒绝常常发生在我们在向高价值人提出某些申请或要求时。这个过程中,潜意识里会有自动两个VABE:1,高价值人拥有否决权,2,否决后往往有负面影响。其中这两个VABE都依据于相同的心理预期:焦点集中于被拒绝从而产生预期效应,变相的,也阻碍了我们行动的勇气和流畅感。弗洛伊德的理性分析理论可以用在此处:高价值人可能否定也可能接收,取决你的申请是否符合他的需求。即使被否定,也不一定会带来负面影响。即使产生负面影响,也是行动之后的结果,那时候与情绪本身关系并不大。人的潜意识来源于小脑和杏仁核,产生”有“与”无“两种思维方式,大脑理性思考会让我们更客观的判断事情发生运转的可能。因此,我们提出申请的目标是为了被接收,被拒绝是结果一种,但可以通过理解对方需求采取行动加以规避。

提出申请前请先做好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予则废。孙子兵法里面也常常提到,胜利的关键在于知己知彼,举一个最常见的例子----表白。经常见到有男孩子遇到喜欢的女孩,一副柯尔蒙充斥大脑的样纸,不管三七二十一,在不了解女孩的情况下,“果敢”的前去表白,结果可想而知,而且这种举动本身很难被女孩子欣赏。所以,在不了解对方处境和需求之前,就急于提出自己的要求是不成熟的表现,很大概率会被拒绝。事先做好准备就显得尤为重要,先了解对方需求,再采取行动,这样才比较稳,才不会在申请时惴惴不安泄了底气。


你可能感兴趣的:(目标非结果,如何克服“害怕被拒绝”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