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晚,阿里巴巴发布了今年第二季度的财报,显示业绩增长迅猛,收入涨幅达56%。其中体量巨大的天猫交易额(GMV)也继续保持高速增长,49%的增速超过了京东,展示了天猫新零售大象跳舞的魅力。
自马云提出“新零售”战略以来,整个阿里巴巴体系都在全面开动。作为天猫新零售最重要的试验田,天猫自然是重中之重。8月6日,天猫宣布启动北京中心战略,并在北京启动“三公里理想生活区“计划,让消费者购物就像在三公里的半径范围内逛街一样方便。
随着天猫新零售加快落地,天猫的物流服务已经全面提速。当日达、次日达、天猫超市1小时送达、盒马30分钟送到家、两小时极速上门取退……各种物流服务都在加速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体验。天猫也希望以物流为助推器,提升中国商业的供应链效率。
天猫北上背后,核心是物流服务的大幅提升
随着消费快速升级,服务体验开始成为左右消费选择的关键。很显然,天猫北上的目标非常明确,直指总部位于北京的京东。天猫有这样的底气,其实很大程度上在于天猫背后的物流服务相比早前有了巨大的提升,而这也对京东物流服务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据了解,作为北京中心战略的基础设施,天猫已经联合菜鸟、盒马、易果等,把北京区域的天猫超市当日达、生鲜商品30分钟送货到家打造成了常态化的标准服务。目前北京居民购买天猫超市的商品,物流已基本实现当日达和次日达,即上午下单,下午收货,下午下单,次日收货。
天猫方面表示,当日达和次日达的订单比例将持续提高,次日达订单正在向当日达进化 ,也就是说首都居民在天猫购物12小时内收货将成为常态。而众所周知,京东的核心优势是物流服务“211限时达”,也就是当日达和次日达,但现在京东物流这项最核心的能力已被天猫追平了。
实际上,天猫在自去年开始就已多次完成升级物流时效。早在去年,随着菜鸟联盟的成立,一个优质的物流服务分层就迅速在天猫平台上出现。在菜鸟联盟智能仓配网络的协助下,当日达和次日达已经逐渐成为天猫超市类、家电类、美妆类等消费品的物流标配。
从2015年开始,菜鸟网络在北京陆续开设了3个服务于天猫的仓储基地,分别位于大兴、顺义和通州。这里为北京全境及华北、东北地区提供服装、家居,3C数码及天猫超市的智能供应链管理和极速物流服务。按照规划,菜鸟正在华北地区部署建设现代化的大型智慧仓库,届时自动化和机器人将大规模辅助人工作业,大大提高北京及华北区域的物流效率。
对京东来说,菜鸟网络的布局将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造成影响,原本商品丰富度和价格体验就比京东要好的天猫,再加上高效率的配送服务,京东真的危险了。
一朝被赶超,京东物流被迫战略收缩
如果说当日达是京东物流的核心堡垒,那么2小时极速达就是京东的速度尖刀。但是现在,这把尖刀也被天猫赶超。天猫的这次北上,除了物流体验大幅提升之外,还有一个秘密武器——“盒马鲜生”。我们都知道,线上商超之争有一点很关键的就是生鲜品类。
作为天猫新零售的标杆“盒马鲜生”,如今已实现“3公里30分钟送达”的高效物流体系,这很大程度上彻底打破了之前生鲜电商一直难以突破的物流瓶颈。盒马鲜生能够在速度上超越京东物流,主要在于其独特的模式:集门店、餐饮、仓储、配送功能于一体,线上线下一体化,整个体系通过算法和智能技术驱动,又有专属物流团队,利用门店辐射周边3公里为半径的范围,大大提升了物流配送的时效性,让生鲜的极致配送服务成为现实。
而京东与盒马鲜生对标的则是“京东到家”,这是京东号称生鲜配送最快的服务,声称1小时内就可以完成配送,但基本还停留在“外卖配送”的模式上,主要依赖于外接门店的效率和配送小哥跑腿速度。而盒马鲜生则是通过数据驱动,线上、线下与现代物流技术完全融合的创新型业态,已经完成了对人货场的重构。这是对京东物流的升维打击。
这种模式走通后,已经开始在全国快速复制,等于完全砍断了京东的2小时极速达尖刀。当然对于天猫的全面反攻以及超越,京东物流并没有彻底放弃,京东自去年开始也相继推出个性化服务,京准达、京尊达,希望能弥补差距。
去年9月,京东推出“京准达”服务,向用户提供每2小时一个波次的精准送达服务,用户可以精准的选择送达时间点;今年5月,“京准达”服务升级,从2小时缩短到1小时。就在近日,京东又对“京准达”服务进行全面升级,将预约送达时间从2小时缩短到30分钟。
表面上看,“京准达”将服务时间缩短成30分钟,这弥补了和盒马鲜生之间的差距,但我们要知道,京东只是在几个核心城市提供这种服务,而且并不能在其他城市进行复制。
很大程度上这是京东的一种策略,即收缩优势资源,集中做好核心城市消费者的口碑。但对于数量更多的外围城市消费者,京东已经没办法做好服务了。事实上,如今京东已开始试点把成本大、收益少的乡镇配送甩出去。
从这个角度来看,所谓的“京准达提速到30分钟”,其实就是对二三线城市和中国大陆腹地更多普通消费者的战略性放弃。对于一向高调扩张的京东来说,这是一种无奈之举。
物流拐点来临,京东这一次真的恐慌了
京东能够从一众电商平台中脱颖而出,很大程度上在于京东所建立的自营物流体验。不过京东物流的优质服务体验,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自京东成立开始那天,这家公司就一直处于亏损中,在这背后很大程度上就是在物流领域的不断的投入。
不过这样的优势,在物流开放生态出现后,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每天产生上亿件包裹的中国市场已经证明,物流效率不能仅靠设备、车辆和人员的投入来解决,这些资源都是有天花板的。如果把不同的物流企业用数据连接起来,大家统一标准,高效协同,也可以做到物流大提速。而这种开放生态的能力是弹性巨大的。
物流开放生态的未来能力没有边际,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物流可以从劳动力密集型,转向为技术密集型。比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准确预测消费趋势,动态计算订单路径,灵活调整仓储库存。包括机器人等人工智能设备大规模使用后,物流开放生态的效率会有指数级的上升。
随着这种开放生态的威力越来越显现,京东花费大成本建立的封闭式物流网络就越感到挑战巨大。要知道京东的物流一向被认为是京东平台最后的护城河。如果京东为了跟上天猫的物流体验,选择继续加码升级物流,那只会加重京东在资本市场的压力。因为京东升级物流的方式还是扩仓加人,这很容易引起亏损加重,动摇投资人的信心。
花了几百亿建立的堡垒,一夜之间被攻破了。京东向资本市场讲故事的难度陡然加大,这也是为何前段时间我们看到京东做出一系列激烈动作的原因,比如刘强东的多次公开怒怼行业,比如封杀天天百世,本质上都是在核心优势失去后需要继续把物流故事讲下去。
京东接下来该怎么走?如果物流的故事到了大结局,新的故事又从哪里开篇?这或许是刘强东接下来必须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