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孩子干的那些事儿,有用吗?

你知道的、深信不疑的、正在践行的观点、理论、事情,是正确的吗?

再具体点,比如,你笃信通过某些付出,父母能影响孩子的未来吗?

史蒂芬·列维特与史蒂芬·都伯纳合著的《魔鬼经济学》在第五章-“怎样才能成为完美的父母?”中提到:

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美国教育部发动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儿童早期纵向研究”(Early Childhood Longitudinal Study,简称为ECLS)。该项目研究者们从全美各地挑选出两万名儿童,将他们作为全国学龄儿童样本。

大量的研究数据表明,有8个因素跟学生的学习成绩存在极强的关联性,而另外8个则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你为孩子干的那些事儿,有用吗?_第1张图片
搜狗截图17年02月09日1103_2.png
你为孩子干的那些事儿,有用吗?_第2张图片
搜狗截图17年02月09日1103_3.png

令人大吃一惊的数据结果让人很难理解以及解释。

两位史蒂芬先生认为——

前8个因素实际表明了父母本身的特点,即“他们的父母是一个怎样的人”;后面8个因素则是父母们的行为,即“他们的父母对他们做了什么”。对于那些受过良好教育、成功、健康的父母来说,他们的孩子的成绩通常也会很好。而父母对孩子做的一切,如带他们去博物馆,打他们屁股,送他们去儿童发展进步计划,经常读书给孩子听,或者阻止孩子看电视等,并不会对孩子产生明显影响。

这一发现或许能让“那些总是在想尽办法来帮助孩子的”父母和家教专家们意识到,他们对于所谓的家庭教育技巧显然太过倚重了。

你是个怎样的人,你的孩子就会是怎样的人。

就如在这本书引言“所有事物背后的一面”中提到的,今天的很多父母们就像政治家们一样——

他们之所以会拼命地募集选举资金,是因为他们相信金钱可以帮助他们赢得选举,可事实上,真正能够帮助他们赢得选举的是他们本身的特质,如果选民们不喜欢一个人,无论他投入了多少金钱都无济于事。

所以,真相是什么?

在“家庭教育已经从一门艺术转变成一门科学”的今天,作为孩子守护者的家长,面对不计其数、言之凿凿甚至截然相反的观点难免会战战兢兢。

但是,很多专家的观点不正是出于一种商业目的吗?

让人感到难以置信的是,儿童安全领域的大多数发明都跟一种即将面市的新产品有关。

史蒂芬在第2章-“三K党跟房地产经纪人之间有何共同之处”提到,信息不对称很容易导致专家在某种动机的支配下“忽悠”普通受众。

《魔鬼经济学》就是这样一本反“传统智慧”的书。对于很多习以为常的现象,它给予了另一面(或者说是“奇怪”)的解读。

(当人们受锢于感觉、认知和智识时,很容易推导出错误的结论,关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可以读读文森特·鲁吉罗的《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

还回到开头说的教育问题。

盲从某些教育理念除了让家长付出金钱,还有可能让孩子付出不必要的“生命成本”。

这一点,在我上个月读的《别说你懂“英语启蒙”:一本书告诉你少儿英语学习的真相》里感触更为深刻,面对国内汹涌的“儿童英语启蒙”现状,作者王青认为——

过早的、过量的、不得法的外语学习,忽视语言氛围,片面强调英语学习,无异于一剂安慰父母的吗啡,还让孩子因父母的盲目而付出了过多“生命成本”,因小失大。

让孩子学英语的目的是什么?

学好英语就成功了吗?

真的存在“学的晚就输在起跑线上”这回事吗?

…………

诸如此类,有多少还没有想清楚答案的年轻父母们,被市场集体、频繁采用的说法轰炸着,裹挟着,踌躇满志地开始了各种“教育”旅程。

毕竟,“窗口期”“关键期”“家庭双语环境”“加大输入”“自然拼读法”等说法听上去确实那么有道理,那么紧迫,那么不容置疑。

然而,作者从第二语言习得与教学的学术角度提出了迥异于市场主流的看法。这些看法,也会让人大吃一惊。

读读这样的书吧,它们的价值就在于,你应当听听不同答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为孩子干的那些事儿,有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