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三段法-我的读书心得

读书三段法-我的读书心得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每个人有自己的读书偏好与习惯。今天来与大家分享我个人的一些读书心得。


Pre-reading 读书前


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读书的目的不外乎以下几种:

1.打发时间。

2.解决问题。

3.怡情养性。

第一点,因为个人性格使然,我极少拿书来打发时间。

第二点,我把书看作是我的知己和导师,更多的是以读书解决当下的问题。

每次我要开展一个新的工作或者遇到困难时,我都会找相关的书籍进行阅读。我认为磨刀不误砍柴工,做好相关的资料收集和知识储备,能使人胸有成竹,令工作进行得更加顺利。

有当下的问题需要解决,目的明确,读书的动力强。而且边读边把读到的内容与实践相联。这样读书的效率特别高。

因为每次都会围绕一个问题进行广泛阅读,不知不觉中就会积累很多的知识。

有人把读书比作爬山,娱乐性的阅读是下坡,越走越舒服;知识性的阅读费力,爬坡很累,但是会提升个人的心智。我更愿意迎接挑战,提升心智。

第三点,我认为怡情养性,就是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完善自我。

我是个文科生,就特意读些理科方面的书以平衡自己的知识结构。如果发觉自己平素过于忧郁则可选择一些比较欢快幽默的书来读。

书可以塑造人格,据说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却也不是所有的书读完都会提升一个人的气质。因此选书非常重要。

那么,读什么书呢?

一是经典著作,二是专家推荐的书。一个优秀作家所推荐的书,一般不会太差。如果是历代的优秀作家共同推荐的书,应该就可以放进"人生必读书单"当中了。因此我经常会搜索一些名人书单,从中寻找感兴趣的书。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是最省时省力的方法。

读书三段法-我的读书心得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上图为零基础的我为编曲一首而准备的阅读书单。


While-reading 读书中



阅读速度和理解速度

每个人的阅读速度都不一样。我读书是比较快的,但我认为阅读速度并不代表阅读水平。理解速度才是我们要追求的。

国外有一个训练阅读速度的练习,叫舒尔特表格,就是在表格当中快速地按顺序寻找数字。目的是锻炼眼睛运动速度,对理解速度并无帮助。

若要提高读书的速度和质量,靠的是大量的意义性阅读以及经常性的观察与思考。阅读理解的训练,不止于书中。一般在日常生活中善于察言观色,理解言外之意的人,理解能力也比较强。一个对外界迟钝、懒于思考的人,也就很难理解字里行间的意义。

阅读序言,浏览目录

我认为阅读书本的序言和目录是快速了解一本书最佳方法。在阅读全书前对它有初步认识会提升阅读速度和理解速度。

不一定要把书读完

世上的书太多了,一个人精力有限,是不可能把所有的书都看完的。你花时间读了一本垃圾书,等于同时把另一本好书错过了。因此读书要精。也不要纯粹为了读书而读。当发现一本书不值一读或是无心去读时,应该马上停下来。

即使是别人公认的好书,当你硬着头皮读了一章仍是无法欣赏,就该坦然放弃。可能该书浪得虚名,可能不合你的口味,可能就是还没到你能欣赏的时候。不妨放到一边过个两三年再去看它。

而有些书,粗略浏览一番已经可以掌握到它的核心概念,剩下的那些铺垫推理或者插科打诨甚至为凑字数而存着的内容就可以放开。它属于"已经用完的书"。

读书笔记是对书的最大敬意

我习惯做读书笔记。做笔记有很多好处: 一可以逼自己专注阅读,二可以增强记忆,三可以加深理解。

那么我的笔记里通常有什么呢?

第一是思维导图或提纲。把书里的观点和方法列出来,只要能在日后提起记忆就可以了。

第二是摘抄。通常是我认为该段文字深得我心,要么是语言特别优美,要么是说出了我的心声。完全是以欣赏的角度把它抄录下来。

第三是读后感。我喜欢作边注,但不爱在书上写写划划,而且我的笔跟我的嘴一般的唠叨。一写就洋洋洒洒,书页上承载不起。因此我会写在笔记本上。现在有了ipad,可以把文段直接摘录,然后在上面写上旁批边注。

第四是相关资料。

对于书内感兴趣的内容,我会查找资料,并记录在笔记内。今后作延伸阅读。

读书必须有思考和联想

读书不能读成书呆子。在读书和做笔记的过程中一定要开动脑筋。能过目不忘自然令人羡慕,但把书的内容记住并不是我们读书的目的。

读书,最好是能令书成为你的一部分,为你所用。

在读书的时候,我们可以从文法和文意两方面去读。所谓文法,就是作者的写作手法。特别是读一些经典名作时,细心体会作者的用心和各种巧妙之处,观察不同作者的表达方式。长久以往,我们的鉴赏水平和写作能力都会提高。

而所谓的文意,则是作者的观点。读书是与作者对话的过程。即使是大师,他说的,你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你看他观点下的论证能否说服你,看他是如何说服你的。若不能说服你,你又能否提出可信服的论据来反驳他呢?对于他所述的主题和观点,你联想到那些相关的知识呢?这个道理和方法又能用在什么其它地方呢?你可以试着把这些记录在你的笔记中。

所谓“温故知新”,知识越广博,学习新知识时就越轻松。世上许多知识其实都有互通之处,若能善于融会贯通,知识一加一会大于二,知识间相互连接,就能变成巨大的知识网络。同时联想能力强的人,思维比较活跃,遇事的反应较快,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比较强。

读书三段法-我的读书心得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上图为我读《人类简史》时的一份笔记



Post-reading 读书后


读完书之后,我们该做什么令新知识得以巩固、效果最大化呢?

学为所用

马上把所读到的方法应用在实践当中,反复试验反复研究,当发现缺失时,继续进行深入的阅读和思考。

传递知识

把你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变成自己的东西,然后传递出去。

在这过程中,你的思考跟在阅读时的思考是不一样的,你已从书中跳出来,以整体的角度去看待这本书,观点更加完整和成熟。

这就像我平时写电影笔记、读书笔记和现在写的这一篇读书心得一样。因为要传递出去,你也被迫整理自己凌乱的思路,你过去所学所读的都会跑出来。最终呈现出来的这篇文章,就是属于你的独一无二的东西,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同时,写作亦是推动自己阅读的一个很好的习惯。没有输出的需要,便没有输入的动力。这也算是我为什么总爱折腾新事物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让自己总是保持学习的热情。

延伸阅读

我平时在看电影的时候,会顺道把同一个导演的电影都翻出来看。读书的时候会顺藤摸瓜找出作者提到的电影或书籍。正如我前面提到的那样,一位优秀的作者他的品味一般都不会太差。而且阅读他所推崇的作品,可以令你对他自己的作品有更深的理解,会更明白为什么他会这么写。

读书三段法-我的读书心得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上图为我在电影《金色梦乡》观后笔记,记录了作者的其它作品作为今后的延伸阅读。

絮絮叨叨竟然讲了这么多,果然写作助人思考啊。希望本文能抛砖引玉,欢迎各位留言,分享属于您个人的读书心得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三段法-我的读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