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3.0时代 | 最大的收获不是金钱,而是专业资源和自身口碑提升

“Sharing is the new buying” 这个概念在互联网巨头与政府大力推行共享经济的趋势之下,会更加彻底地被接受,而形成一种习惯。因此,我乐观地认为,即便补贴力度降温,但共享经济模式将进一步地促进消费升级,引导社会为好产品、好服务、好经验付更高的费用。

创业3.0时代 | 最大的收获不是金钱,而是专业资源和自身口碑提升_第1张图片
书中包括数十家企业实战案例与创业者访谈

2016年5月,经由“在行”的推荐,我作为一个斜杠代表接受了访谈,收录在最近出版的“创业3.0时代  共享定义未来”一书中,内容谈及了我对“自由职业者的平台化生存”的观察,也算是自己对参与知识技能共享的一个阶段性小结。


您是什么时候加入“在行”的?通过什么渠道知道的?

我是2015年6月2日加入“在行”的,因为平时我工作之余就经常受邀替一些企业和创业团队进行品牌创新与数字营销领域的培训,所以当果壳推出新的产品“在行”时,果壳的朋友就向我推荐了这一个平台,让我加入成为“行家”。

您对于这种智力盈余分享模式对人们的生活职业发展的影响怎么看?您在这个平台最大的收获与改变是什么?

我一直觉得“共享经济”从最早的出行、住宿、空间的分享(例如房屋空间、共享办公空间、交通拼车、同城货运),到闲置用品交换(二手物品交易、以物易物),再到生活技能与资源的分享或传授(例如家常菜外卖共享、家政整合服务、劳务分包),迈向知识或经验的分享(技术咨询、教育学习、技能测验、经验协作与众包),才算是完整地实践了共享经济。

我觉得知识与经验的分享模式,其实对当今社会的学习与职业发展,起到了颠覆性的影响,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多样、快速、灵活的学习方式。现代社会的学习不再是单向的、由上而下的、依赖文本的教授,而更多是基于我们自身的时间、兴趣、习惯以及所处的场景而组合成的灵活学习模式,包括了阅读、交流、研讨、演练、试验、协作参与等,不但灵活多样,而且效率和效能都有所提升。

二是多重角色的变换。现在“斜杠青年”可以说是一个热词,它定义了一种新的职业/兴趣属性。简单来说,由于信息的快速流转和价值叠加,使得职业与兴趣的跨界变得更为自然和容易,现代人完全可以在工作之余,多线程地处理许多与爱好和技能相关的一切。因此,每个人既是专业工作者,又是参与者、学习者、兴趣者、投资者,多重角色既能相融,又能快速变换。

三是价值与势能的叠加。知识和经验的分享模式让我们得以重新认识专业价值,尤其是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共事学习或整合资源,它所产生的最大收获,是学习价值可以被不断累积和向外链接。也就是说,分享带来了新的价值,这些价值又能反过来促进更多的分享和整合,因此使得“专业”的势能得以不断地叠加。

对我而言,通过“在行”这个知识和经验分享平台,除了替咨询的朋友解决疑惑,自己也和其他行家请教交流。一来一往等于结交了许多跨界的朋友、志同道合的朋友、有趣新鲜的朋友,对接了许多对工作有帮助的资源,甚至共同开创了一些新的尝试,让自己的专业、兴趣和生活能更有趣、更有用地融合在一起。此外,我觉得另一个收获,则是对时间的重新认识(至少是让自己养成重视、善用零碎时间的观念),以及对于专业的信任。

您在”在行”上分享的主题是什么,哪些主题得到的响应最多,反馈如何?

基本上还是以“创业团队该如何创建‘品牌’”这个问题获得的咨询量最多,完全符合这两年“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社会主旋律。

反馈还是相当不错的,学员的感谢主要围绕着交流有收获很受用、帮助理清思路、建议切实可行、态度友善亲和等。这些口碑甚至还帮我介绍了不少新的咨询机会、项目合作邀约,以及媒体采访。这些都是让我更惊喜的意外收获!

您每个月在”在行”上能为多少人解决问题,大概收入能达到多少?

将近一年的时间,我完成了50多个咨询。平均来说,每个月保持见4~5位学员的进度。通过”在行”获得咨询费大概是2.2万元,以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来计算,这个工作之余的“收入”不能算多,但最大的收获并不是金钱,而是专业资源和自身口碑的提升。

您对类似”在行”的这种共享经济模式的创业公司有什么建议?

我觉得以知识/经验分享为核心的公司/平台,应该更加重视并投入运营机制的创新。以”在行”为例,例如提升行家与学员供需双方交易和交流效率与适配度的机制,像是沟通、内容记录、行程提醒、推荐、评价、众筹团购、点映/点播等等。另外,如何设计能让行家与学员较为高频、深度卷入”在行”平台的运营机制也很重要,我觉得这一点是“在行”目前在努力强化的部分。除了包装行家、行家社群、行家资源跨界联合营销、开创细分市场,更可以尝试开创一些能由行家与学员一同完成的任务,这样能让”在行”的社群属性和成员的粘性更强烈。

您觉得共享员工这种模式能长久吗?挑战在哪里?

我觉得理想状态下是可能存在的,但是现实中必定会因为企业需求的快速变化而在员工的工作时间/时长、任务范围、工作绩效等方面出现认知落差的问题。因此,最有可能的还是在以“人力派遣”以及“专业分包”为基础的某些职能上,例如司机、保安、保洁、法务人员、会计人员、设计师等职能上,做到员工共享与社会化聘用。

您认为共享经济模式的公司应如何提升竞争力?

以下四个方面特别重要:

价值观 – “共享”使得传统企业边界模糊,增加了资源的快速流转,并减少了信息的不对称。如何让共享的参与者和使用者都能产生共识,形成看似脆弱但实则紧密的个体经济关系,强化企业员工以及供需双方的认同感和遵循意愿,企业价值观就显得更为重要。

开放机制 – 企业必须具备开放合作意识,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和众筹、众包、众创服务所带来的便利性,把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外包给市场上的其他专业者或企业,从而更好地获得效率优势和成本优势。因此,鼓励开放、引导开放的机制就显得更为重要。

平等与包容 – 由于角色的多重转换,所以企业员工、管理者、提供者、使用者、参与者、投资者都必须更加尊重与包容,唯有建立在平等互助的信任基础上,共享经济模式的公司才能走得更长远。

契约精神 – 企业中每一名员工和参与者看起来都比以前拥有更多的无形权利,为了把这些权力运用到企业经营中,变成驱动企业成长和社会发展的正能量,更需要共享经济模式的公司倡导和坚持契约精神,形成外在的约束以及内在的自律。

您对共享经济未来的发展怎么看?

这个问题比较大,我只能谈一些粗略的看法。我认为共享经济模式会全面爆发,在成熟领域更加细分,例如交通(拼车、租车、公交巴士、自行车)、旅行和住宿(房屋租赁、旅行规划、志愿服务、旅游活动)、食品配送(订餐、私厨上门服务、社区餐饮分享、社交饮食)、汽车服务(汽车清洗、汽车保养、道路救援、按需停车)、劳务服务(工作分包、家庭照护、宠物照护、家政服务、卫生清洁、设备修缮、洗衣服务)、健康与美容(健身空间、美容美甲服务)、教育和知识分享(在线课程、O2O咨询、行家交流、共同写作),但也将进入行业成熟与整幷的阶段。

“Sharing is the new buying” 这个概念在互联网巨头与政府大力推行共享经济的趋势之下,会更加彻底地被接受,而形成一种习惯。因此,我乐观地认为,即便补贴力度降温,但共享经济模式将进一步地促进消费升级,引导社会为好产品、好服务、好经验付更高的费用。

另外,共享经济模式将造就一批新形态的专业人士,他们不但完全符合“斜杠青年”的定义,甚至以“斜杠”作为个人的专业标签,而且在分享创造价值、价值叠加势能的趋势之下,重新定义“专业”。


创业3.0时代 | 最大的收获不是金钱,而是专业资源和自身口碑提升_第2张图片


创业3.0时代 | 最大的收获不是金钱,而是专业资源和自身口碑提升_第3张图片
欢迎与我联系交流



作者:陈志杰/Lawrence Chen

来源:内容收录于“创业3.0时代  共享定义未来”(刘兴亮、张小平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年1月

你可能感兴趣的:(创业3.0时代 | 最大的收获不是金钱,而是专业资源和自身口碑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