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章 关于道德经

逛了几年的JE,有时也想写写自己的帖子。但限于经验问题,总不能成笔,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比较推崇。老子有言“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我就“不敢为天下先”,让第一篇文章转自别处。虽然JE好像不赞成转载,但此文甚妙,予独窃窃以观之足矣。
《道德经-Jdon新解》
地址:http://www.jdon.com/jivejdon/thread/39889
作者:banq
个人博客:http://www.jdon.com/jivejdon/blog/banq
部分章节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Banq@Jdon 注:道这玩意虽然可以讲出来,让大家知道,但是不要以为个个都知道了,就是一般道理,实际上这趟水非常深。道的名字虽然可以用“道”命名它,但不要以为贴上标签,就和其他万事万物一样有其界线和生存条件等等,这个名字实际上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名字。

延伸开来,名字这玩艺相当重要,软件中给类函数取名字,一定要能够明确简洁,为什么流行TDD测试驱动呢?让你先对你的名字体现出的意义进行测试使用,当一个事物的名字取好后,我们就可以从这个事物的外部或内部分头进行细化工作,名字是事物内外接洽的中间物。

谈到人的姓名,名字是给其他人叫的,也是一个中间物,所以,取名相当重要,中国文化讲究姓名进行五行互补,根据你的出生年月日时辰,得出你的五行,看哪个比较缺,就补哪个,叫做用神,过去被认为是迷信,实际这里面有逻辑在里面,五行:木 火 土 金 水,实际是一种名字代称,不是实际意义上的这些名字,名可名,非常名而已,古人从河图洛图中得到启发,把整个世界分类成五行,当然我们是根据古希腊的分类方法分类,先分自然和社会 生物等,再在每个分支中分类,这样分类很表面很科学,实际上忽视有些事物是跨多个分类的,特别是我们人类,划分到社会中,还是生物中呢?

所以,中国古人分五行,只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对世界进行分类,不要以为古人视角和希腊西方人不一样,就说自己的是好的,别人是错的,是迷信的,大家都必须从我这个角度看世界,那么人类真的无法前行了。

回头继续道德经: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正好说明我前面讲的,名字是一个中间物,很多新东西刚刚诞生是没有名字,因为人们还没有认识到或看到或发现,等到发现了,给它取个名字,就象我们软件需求分析,有时没有认识到某个实体对象存在,所以忽视了,编出的软件怎么都不对劲,后来随着认识深入,发现了它,并给它取了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正因为世界很大,有很多我们没有发现的事物,所以,必须以无欲望或无介入心态观察其奥妙之处,不要看到好看的花就喜欢,喜欢之欲就让你想采下它,这就不是 “观”了,而是介入了,我们中国语言都是以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来决定褒义贬义的使用,那么这种介入用贬义就是“破坏”。

可是,日常中我们很难做得到“无欲以观其妙”,看到股票上涨,个个赚钱了,然后也跟进去买,结果赔钱了,股票也有其妙,先要在一旁安静的观察,研究。

“常有欲以观其徼”就非常有意思了,这和我们软件领域建模就非常有关,什么是领域模型,我们在jdon一直讨论,有人说它是客观的,有人说它是主观的,都对,为什么呢?这里的“徼”是边界的意思,很多解释说延伸为“端倪”,我不认为正确,就是领域边界的意思,当你带着寻找发现目的去看的话,比如寻找模型,那么你就会首先观察其边界,这个东西在时间或空间上能够存在多长时间或多大?

如果我们看到一个和时间有关的事物,维持一段时间,那么它就是一种“活动”,彩色UML中给它分类为红色 MI,可以落实为“服务Service”。如果我们看到和时间敏感度不大,空间上一直存在的,我们就认为它是“实体”。

所有这些,都是在某个边界领域中的,所以,称为领域中的模型。

道德经开篇就提出两个重要概念:名字 和 边界。实际这是非常正确有道理的,名字本身也代表边界,所以,我们取名字叫无边界影响,或者说无副作用,意思是,你的名字不要让人起歧义,要简单明确边界。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所以,“名字” 和 “边界”虽然名称不一样,但实际是同出一处,这就是“玄”机。玄来玄去,事物就是这样绕来绕去,呈现出世界的美妙之处啊。

这也难怪中国人说话也讲究绕弯,原来也是为了追求美妙啊,孔子把说话礼节学问发挥极致,和自然界一样变成玄妙之门,中国语言也变成一门玄妙的语言,不知这样老子知道,是哭还是笑呢?因为这和我们求真的原始人性冲突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一篇文章 关于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