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裴行
进入不到半个月,每一次打开读书专题,总能看到一些书评后面附送着各式各样的书单。其中不少是畅销书,自己大都有读过或是听说过。写下这篇文章之前,特地去读书专题看了看,关注量超过38万,收录文章接近3.5万篇。
一个爱读书的社区其氛围总是相对友好的。一群爱好读书的人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交流真知灼见,再推送给别人自己认为不错的书。由于刚来不久,看的还不太多,不过最喜欢的还是乐之读所写的书评,褒贬客观,饶有趣味。在阅读氛围稀缺和些许怪异的当下,尤其是当豆瓣读书里排在前列的净是吐槽以及书籍内容剧透,富有深度思考的书评越来越少的时候,里的读书专题的确给人一丝清新的效果。
糖给足了,棍子也该挥过来了。
写下这篇文章的初衷,是看到两篇里的推文——《大学读了261本书,推荐10位你应该读的中国作家》和《大学毕业一年,我买了三百多本书,究竟买了些什么》,作者是同一个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书从小众爱好逐渐变成了大众的消费品,甚至是快消品。越来越多的快餐式畅销书大行其道,教你怎样在职场做人,教你如何半个小时读完一本书,把爱情里再简单不过的道理掰开了揉碎了喂给大家,于是一碗又一碗的鸡汤灌得大伙儿合不拢嘴,还大喊一声痛快。
阅读大众化,浅薄化的另一面,是上各种读书量的竞赛。一个月读完十二本,一年读完一百本,大学四年读完三百多本,诸如此类。没错,我说的就是上述那两篇文章的作者。一个人热爱读书,愿意将一天的大部分时间拿来读书,这有错吗?当然没有。但是当一个人反复这样强调数量,其真实性和个人目的就非常可疑。
那位作者自述是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生,大学四年里读了两百五十本书,写了一百万字。在过高的读书目标的压力下,还要负责大学四年里的课程,同时兼职写作,不由得让人质疑其学术水平和写作水平是否有水分。翻看他的十几篇文章,结果和我想的一样。
当然,如果你说我时间多,抗压能力忒强,一年能看300本也不在话下,还能每天在上更新文章,四年写个两百多万字。嗯,你开心就好。
之所以会对大学生本末倒置,盲目刷书单嗤之以鼻,源于身边的两个同学。
A不上,但是总跟人推荐类似《一生必读的XXX本书》,《读完XXX,你就XXX》一类的文章,自己的亚马逊账号上收藏了一堆的书,下单购买的不到十分之一。每当看完那些令人热血沸腾的书单,便收藏起来准备下个月买来看,结果这个月的书总是读不完,一腔热血也就渐渐凉成一滩令人膈应的狗血。随着大三的课程繁重,书堆的越来越多,负面情绪开始积聚,甚至严重影响到了上课。英语四级没过,说“没时间准备”,该学的绘图软件也没掌握(学的工科),专业课程基本走个过场,对未来也没啥打算,就这么混下去。
B也不上,不发那些鸡血泛滥的书单,但经常在朋友圈发一些书的点评文字,频率之快几乎达到两天一本。起初对于这样的阅读速度非常震惊,后来向他借过几本书来读,渐渐发现了原因。凡是读过的书几乎没有任何标记,更不会做读书笔记,至于书评,想多了。更甚的是,许多书只是读个开头,看完前面几章,后面要么跳读,要么干脆不读。后来我问他朋友圈里那些比较大段的评论文字都是自己写的吗,“短的都自己写的,有的没看完,写不出来,就在网上找一些有水平的评论粘贴过来。”至于看过的书,鲜有印象深刻的,只是在脑海里过一遍,仅此而已。那些发出去的东西原来都是给人看的。
书单本身并不可怕,怕的是为了达到个人炫耀与出名的目的,蒙昧良心向别人推荐自己没读过,或者没认真读过的书。更可怕的是,当这种习气蔚然成风,所有人都看似一本正经地侃侃而谈,却没有人怀疑这一切的真实性。
读书从来都不是一种炫耀。它和篮球,骑行,旅行等等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一种打发时间的方式,同时在其过程中结识一些人,了解一些事,思考一些道理。
另外本文针对的是大学生,即在有一定课程任务,还得准备各种考级考证,大三大四得准备实习或者考研,本来时间就有限,读书又是个需要时间挑选,品味和反复咀嚼的事情。在这样情况下,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学会如何在不影响自身专业能力学习的前提下,通过读书来适当打发闲散时间和补充见识,增进涵养,同时培养独立的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