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公益?什么慈善?
公益和慈善到底是什么关系?
什么是NGO?什么是NPO?
为了帮助大家消除误解,
理性认识、正确使用上述概念,并有效地传播公益。
16日晚(上周三)我们邀请到了公益慈善论坛创始人张以勋
为我们带来2016召集联合传播官计划
第二期分享会“公益传播通识”
一起回顾一下当晚的干货吧
☛“公益”、“慈善”的概念和认知误区
目前社会大众对“公益”、“慈善”概念定义模糊,混淆不清。公益圈应该普及常识给大众,让大众更加理性地理解公益。
总的来说,公益和慈善是两个不同维度的概念,并不适合比较范围大小,也不存在包含关系。
一、公益
“公益”,是公共利益的简称,公共利益介于国家利益和私人利益之间,本质上是社会成员以个人和组织的形式以非政府非营利的方式自觉自愿地参与宏观性社会问题的解决和维护大多数人利益的行动。比如民间公益组织和个人参与的文化艺术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等。
公益受益者:不是特定的个体,而是非特定的大多数人,甚至是整个地球生态环境、其他生命。
公益的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
公益的起点:公民察觉到社会问题对他人和自己的影响之后,开始关注大众利益和自身利益而自觉参与某些行动,并进一步在价值观的感召下结社,建立公益组织。
基本的属性:民间性是公益的天然属性。
公益组织、政府、企业的关系:
公益组织、政府和市场代表企业之间既有博弈也有合作的关系,分别从各自的角度共同参与解决社会问题。
政府不直接参与公益事业,是公益事业的监管者,提供规范性制度,弥补社会发展与保障政策的不足,维护的是国家利益;企业从市场角度提供创新的产品或服务来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并获得利润,实现的是私人利益;公民个人和公益组织以非政府、非营利的方式自愿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维护的是社会成员公共利益。所以说解决社会问题并不是其中某一方的专利,而是三方都可以参与的行动。
以环保为例,政府设立环保部门,依法处置不合格的企业和部门;企业从营利性目的出发改善生产工艺和生产线,开发更环保的产品;公益组织和社会成员在注意到环境问题之后,小到不随手扔垃圾,大到举报、监督污染企业、施加舆论压力、改善政策等等。
三者角色不同,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来解决问题,但只有民间的行动才可以称为公益。
二、慈善
字面理解慈心善举。是社会成员帮助社会问题受害者摆脱困境并走向独立的利他行动。
慈善实施主体
:可以是个人或组织。人们在面对因贫困、生态失衡、歧视等社会问题陷于困境的受害者时,往往会生起不忍之心,帮助他们摆脱困境,维护平等的生存与发展权利。
慈善受益者:可以是人类,也可以是动物等可以感知痛苦的生命个体。
慈善现状:在当下中国,有很多人误解慈善概念,认为慈善只是捐钱,是有钱人做的事情。而很多人在做慈善时会有一种优越感或者直接、间接地损害他人利益。侵犯他人的隐私权甚至进行道德绑架。这是认知误区会带来行动上的种种偏差,所以需要不断地传播常识,让大家能够理性、有效地参与慈善。
公益和慈善的源头是相同的,都是出于对生命及世界的爱。二者有内在的逻辑联系,但分界很清晰,是两个维度的概念。在行动层面,公益和慈善可以同步推进,也可以从公益层面转换到慈善层面,或者从慈善层面上升到公益层面,以实现各自的目标。
三、常识误区
1、义工或志愿者能不能领补贴?
义工或志愿者自愿奉献时间、专长等为社会提供服务但不追求物质回报,但作为组织可在本命年地为他们提供交通费、餐费等补贴,这里的补贴并非劳动报酬,不能混淆为工资。
2、职业公益人能不能领工资?
公益组织从业人员和其他行业人员一样都是根据职位和工作绩效领取工资的,并非志愿者。目前职业公益人工资过低的现象一方面跟社会公众的误解有关,也跟当前公益组织专业能力所创造的社会价值偏低有关。
3、NGO和NPO的区别
NGO是非政府组织,是一类不属于任何政府、不由任何国家建立的组织,不属于政府的机构。非政府并不是反政府。
NPO是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或团体,它的目标通常是支持或处理个人关心或者公众关注的议题或事件,因此其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从艺术、慈善、教育、政治、公共政策、宗教、学术、环保等,分别担任起弥补社会需求与政府供给间的落差。
4、公益和慈善怎么做好利他和利己?
利他和利己,其实是相通的,通过公益慈善推动改善社会问题,即帮助了社会大众,也能让自己的家人生活在更美好更安全的社会中,从这个角度讲,利他即利己。
5、社工就是领工资的雷锋?
社会工作者有自己的一套专业方法和理论体系。社工做公益慈善不一定以爱心为出发点,而是一种职业性、专业性的行动,是领取工资的。所以并不适合用义务做好事的雷锋来类比。
6、公益组织的形式
1、基金会,个人或企业出资成立的,包括资助型基金会和运作性基金会
2、社会团体,学术性协会、志愿者协会等,多以会员制为主要形式
3、社会服务机构,主要从事各种社会服务
7、社会企业
一种用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的模式,是将社会问题本身作为一种商业模式来获得利润,利润可以分红也可以不分红,具体分红比例也无统一标准。
☛“公益传播”常识
公益传播:通常是指公益组织的媒体传播,但从大的方面讲,公益传播与公益是同时进行的,只要公益组织存在或行动,就会有传播。
传播目标: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组织使命,并通过传播增加筹款,提升社会影响力,促进机构发展。
与媒体的关系:公益组织需要加强与媒体记者的沟通,保持紧密联系与互动,并准确传播价值观、专业知识及其他相关事件信息。也可以考虑发展媒体人员成为组织的志愿者,使其在参与中对自己机构有充分的了解和认同。
新媒体传播面临的困难
1、缺人,缺少专业文案编辑者。可考虑聘请专业的传播官或找志愿者如高校的新闻专业大学生或文案编辑能力好的人,为其提供充分的信息和资源,帮助传播。
2、对公益传播的理解有误区。公益机构在做项目的时候,就应把公益传播纳入项目的规划当中,公益传播为机构发展服务。
3、公益传播与受众的互动不够,对受众的分析定位不准确。不同类型的受众应有不同的传播策略。
新媒体传播常用的方式
1、讲故事,根据自己项目的特点做好规划,决定自己要讲什么故事。两种最吸引人的故事:一激怒大家的故事,二激励大家的故事。
2、总结分享机构工作经验,通过对社会问题的评论借势介绍自己的项目。
3、请专业人员评价项目或机构,提高自己的传播影响力。
4、举办线上线下活动。
5、与粉丝互动,增强和粉丝的联系,进行投票或反馈。动员粉丝参与活动,互相交流经验。
☛互动问答
Q:除了传统媒体,有什么方法提升低成本慈善公益宣传?
A:1、举办线下公益活动时收集大家的反馈和感想,并整理发布到公众号。让大家看到自己的想法被发布出来,会更有积极性去转发,增强传播效果。2、利用一切可以寻找周边社区的资源渠道,宣传自己的机构、项目。如与大型超市、咖啡厅、剧院等合作设置一些公益广告,品牌宣传或活动广告。3、拍传记片或纪录片来反应社会问题。4、找媒体合作,进行报道。
Q:老师运营“公益慈善论坛”,是怎么进行内容选题呢?又是怎么去找内容呢?
A:内容主要通过百度等搜索引擎及网站浏览公益方面的文章和新闻,选择自己觉得有价值的文章进行推送,有时会对文章进行点评,或针对公益界现象、热点事件写一些文章。在选题时,除了结合热点事件,也会针对不同层次的受众,揣摩他们想要看的内容,推送多元内容的文章。
Q:如何利用微信建立捐赠人社群,把公众号阅读者转化成捐赠者
A:在传播过程中,留下对项目感兴趣的粉丝的信息,让大家加入机构的粉丝群,通过后续推送,帮助他们获得更深入的了解,也可以经常组织大家进行话题讨论,增加粉丝或捐赠人活跃度,增强粉丝的认同感,达到和粉丝一起传播的效果。这需要机构对社群管理有长远的规划,比如传递什么信息,如何互动。
Q:公益传播线下活动如果招不够人怎么办呢?
A:首先反思一下传播过程是否出现什么问题,预告是否表达不准确,活动的预期、目的、结果、带来的收获是否讲述清楚。核心的问题是公益活动的设计,只有将项目的目标、执行细节做完善,才会吸引大家。另外,活动当中可以设计一些好玩有趣的活动,和受益者有较好的互动,可借鉴好的活动方案并评估可行性。
至此本次的线上分享回顾就到此结束了
想要了解更多公益传播的知识?
请关注我们的2016召集联合传播官计划
每月第三周的周三
一月一次的线上沙龙
期待你的加入!
点击了解第一期沙龙
中大男神教授告诉你“公益+新媒体”产生的化学反应
2016召集联合传播官计划
《用1年时间,为公益机构培训传播官,每上1次头条发600块奖金!》
全年课程:3名拥有媒体经验的每周导师+12名线上跨界分享嘉宾,为15家公益组织的30个品牌项目提供传播策略;每月TOP10项目传播文案在26个自媒体微信公众号联合传播。
作者:“2016召集联合传播官计划”主办方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807创新空间
多元×跨界×公益×生活
以空间为平台
传播有趣另类的公益文化
遇见多元跨界的公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