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不犯任何一个错误——《给教师的建议》读后反思录010

第十天 第一次学习新教材

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不要让任何一个学生对事实、现象、规律性做出肤浅的理解,不要使学生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就在语法规则上犯错误,不要使学生在第一次学习数学规律时就解错例题和应用题,等等。

我觉得要做到这样,教师首先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必须非常明确自己的教学内容,能够准确地确定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内容。

第二,教师要非常了解学生,能够根据学生的情况确定自己讲解知识的程度。

第三,教师在课前必须明确提出自己的要求,哪些内容要求学生必修掌握,毫不含糊。

第四,教师在讲解知识以后必须要有针对性的训练,确定学生已经能够掌握知识。

第五,教师还要有系列跟踪训练和检查,保证学生的知识确实完全掌握。

可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一般是阶梯式的。大概四分之一的学生可以完全按照老师的要求记住所学知识;有四分之一会在听完教师讲解并且做了一些训练之后掌握知识;四分之一在课上课下的学习和训练中掌握大部分知识;另外的四分之一就是到最后经过很多次学习很多次训练之后也只是掌握所学知识中的一小部分。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学生的意识中,不明确的、模糊的、肤浅的表象越少,压在他肩上的学业落后的负担就越轻,他的思想对于以后再一次学习新教材的准备刘越充分,他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果就越好。

这也就是说,对于第一二类学生,准确掌握新知识是学习的良性循环的开始;而对于第三四类学生,不能准确掌握新知识,也是一个恶性循环的开始。久而久之,学习成绩和学习品质的优劣就表现出来了。

所以说,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掌握住每一个重要知识点,是走好某一阶段学习之路最重要的一步。那么,该怎样解决那些第三第四类学生“第一步”的问题呢?

首先教师一定要明确告诉所有学生“第一步”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在意识紧张起来。

其次教师要运用教育智慧想出适用于所教学生的策略。比如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竞赛的形式完成。比如选一个擂主,其他学生打擂的形式完成。也可以组成优-中-劣(为了保护学生自尊,这个标准只是在教师心里就可以)铿锵三人组,以组长为首,带动其他组员。这些策略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用最饱满最兴奋的状态迎接新知识,效果会比教师一直讲学生一直听的效果好。

同样,在复习和训练环节,教师也要多动脑筋,让学生掌握知识,避免出错。比如可以小组讨论,然后让三四类学生总结;比如大家可以互披作业,找到对方错误,并纠正;比如搞个知识竞赛,让所有人参与等等。

作为教师,真的非常希望学生可以牢固地记住每一个第一次讲到的知识点。但是往往从第一节课之后,学生的差距就会显现出来。我们努力,只是为了让差距小一点,再小一点。我们努力,只是为了让每个孩子都可以跟住队伍,别掉队。

你可能感兴趣的:(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不犯任何一个错误——《给教师的建议》读后反思录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