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希望有一天,在中国的卫星图上,自已的家乡不在是一个微弱的光点,它能和附近所有小城一起,织成密密麻麻闪着光的网。
这份数据让我忧心,甚至比公司快倒闭的财务报表更令人难受,~~由他领头成业的某县级市创业协会刚走完一个多年头,一两百人走了近一半。
见惯了失败的我总结,有时是小城的规则逼人低头,有时是花团绵簇又冷嘲热讽的氛围让创业人迷失,有时是,只锦上添花不雪中送炭的环境,催创业者放弃。
我默默注视着这些离去的创业人的背影,很难开口,这个创业者,能确定的是,电子地图上,几年间冒出的小点点,很多被抹掉了,一点一抹之间,上百位返乡创业者,店面,养殖场,合作社,和他们在家乡曾寄予无限希望的事业,就这样悄悄消失,一点声息都没有。
这座小城有太多令我心动的返乡理由,
电子地图上,鼠标拖长在拖,这个城市展示了我欣喜又陌生的一面,在这个动辄以某某大道,国际某某命名街道和楼盘,花海,商铺密密麻麻。
但我回乡创业几年,确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理由,难解当初的我。
在返乡创业协会商讨会上,
他是个睡过板房,做工地搬砖扛水泥的返乡创业者,想感染家乡这批人,他兴致勃勃地跟大家讲述着创业梦想,互联网时代品牌营销和文案的重要性,讲这家公司的无限可能。但在坐的大多面无表情,某某接话了,我原来与你一样,有着无限希望,我现在更关心,是啥时候重返打工队伍中去,祝你好运!
那一刻,我觉得很孤独。
他很后悔,当时应该把他一直憋在心里的那句话,狠狠地吼出来,要么努力坚持,要么滚蛋!
可这毕竟只能是,想想而也!
我理解他的纠结,刚回乡时,他甚至觉得自己有点像异乡人,路上的年轻人背景都有些懒散,快步行走的自已显得格格不入,他怀念在深圳时那种年青人都为梦想拼搏的感觉。
刚回来时,老家这些不逊于深圳房市的楼房,名称一度让他感叹!发展真快,可这些住在似欧洲城,塞纳河畔的人,似乎并没有跟上这座城市的节奏。车水马龙的街道,热火朝天的工地越来越像深圳,
他说自已像是被裹挟了,几年间不断重复着远离和认识的过程,有苦说不出,只能默默往下咽,他说自已不能坚持,尽管他认为是捍卫内心底线,可这结局是多悲催。
某B是他的好友,一度被家乡朋友圈包围,这个当过兵,退伍加入打工队伍,这又加入返乡创业大潮,回乡办了个养殖场,参加了很多聚会,
他说,总有人开新店什么的,吆喝着这些朋友捧场,他觉得很逗,都要朋友捧场,却根本不管市场有多大,吃饭的人只有那么多,却有那么多朋友开新店,难不成还能天天都来捧场,
某A说,有意愿创业的返乡青年越来越多,可市场留给他们的空间似乎越来越小。
这位创业者肩膀在北方城市工地日复一日扛过百斤重物,他的双手也曾在工厂流水线上一天组装成千上万的电子配件,这个不怕苦不怕累的八零后,很想在家乡闯出一片天地。
回乡前,他给公司取名为“戈壁” 意思是希望在狂风呼啸,土地干涸的环境里也能生存,展现异于常人的生命力,铁跌撞撞一两年,他才发现自已的乌鸦嘴说中了,公司似乎真的长在了一片戈壁滩上。
在他和他好友加入的这个创业协会里,这样的故事并不稀奇,一个年轻的姑娘回来开了个茶楼,赊账就直接拖垮了,哈哈哈?
他在异地安排动辄上百万生意的创业者,接下来,就是像一个出租车司机。每天开着车,穿梭在小县大街小巷,他不是正在躲帐,就是在讨帐还是借帐的路上。
创业协会的会员某某深有同感,手里捧着一杯清水不急不忙地说,该上那里去,就到那里去吧!
他妥协了。
这群后知后觉的创业者就这样一个个妥协了。
小城中心繁华的街道和最拥挤的人流,他发现,很多店面半年之间换了三两拨儿,前次来这里还在卖鞋服,今天就又换招牌了。
他忍不住想想,家乡这坐城市真有那么大吗?
可是,就像自已一样,那些失败的人去哪里了呢?
有个创业青年说,当初回乡时,领导都去剪彩,关心,一派热闹景象,后来再无人问津这些创业者的去向。
我感觉,小城很难记得这些故事,也很难记得这些年青创业者曾经来过,热闹的氛围下,悲伤和冷清的事情,总会被人忽视的。
他在煤体上看到一个个财富故事,一个又一个青年创业典型,却从没看到那些失败的朋友去向,仿佛这些故事只需要一个开头,一切没有结束剧终!
他冷眼看着热于讨论马云,下一个京东,马化腃,拒了一个背书念搞的协会会议。
拜马云吧!任何成功是不能复制的。
只有在协会这样的角落,还遗留着这些故事的后续,风光地开始,亏完本欠一屁股外债,灰溜溜地回到大本营。
有人总结,外出打工不是一条出路,但是一条活路。
某某C回乡以前,在上海负责一家农产品销售工作,月薪近万,可家乡一系列返乡创业政策让他动心,四年前他辞职带上家人与全部积蓄回到了家乡。
他选择了三农,这个个头不大的他把全部积蓄砸了进去,购置设备,租田地,等,把房也抵押,第二年依照政策向政府银行借钱,就能撑过周转期,出乎意料的是,银行的批不下来,政府的也卡住了,没有给他救命钱,资金链断裂面临破产,最终半年后不知去向,留一亲人看门,留下一屁股讨债人垂骂不休。
雪中送炭根本没有。大家都只愿锦上添花,扛过那断困难期的少之又少。某D他苦逼地回忆,说,他感谢亲戚朋有钱,得力的帮了他,所以扛过来了,现在好过了,政府也给了支持,银行上门找我问要贷款不,真顺畅。
其实我都理解,
只是,在最困难的时侯真的是孤立无援,那时,他甚至借了高利贷,没日没夜地干,为的是就怕还不上钱,
这种孤立无助于他而言,也不陌生,最初某某他投资什么都赔,妻子发火了,她希望他把积蓄存起来,安心找份工作度曰,听到他还要创业,妻子和他分居了,留下一句狠话,你再这样下去。自们就离婚。
他不服,想在试一次。
可更多的返乡创业者。却没有足够的资格和勇气再尝试。
曾有一位返乡创业者想要提升本地的饮水质量,带来了净水器项目,一开始项目势头良好,围着一圈 一圈的朋友,后来项目遭遇困难,这个创业者迅速被孤立,都怕他借钱,
这个创业者孤独离开家乡后,某君给他打电话,想邀请对方来自已公司上班,电话那头的他,沉默了许久,随后苦笑道,老家这地方啊!太太太太难搞了。
电话这头沉默了,他突然觉得自已没办法再开口劝说了。
他想不通,很多返乡青年失败了,为什么没有人去帮他们,带动他们,他语气急促地说,他们在大城市都能成功,为何在家乡不能成功呢?
这个创业会长不止一次地说过,要是有一个机构能对失败的创业者给点反应就好了,就给一点点支持,一点点鼓励,一点点温暖,不要躲着他们,装作没看见就好了。他觉得,濒临死亡的企业也许只需要一笔周转资金,也许只需要一个续命的客户,甚至只需要一个宽松点的舆论环境。
可惜,很多创业者的离去都是静悄悄的,大家都远离他们了,甚至不知道企业是什么时候死的,习悲可叹!
他说,这样的机构也是大众所期待的,不需机构给多少钱,不需要给多少资源,就像这样,坐在我身边听我说说我这些年的难处就行了。
他觉得自己孤军奋战,想想蛮心酸的。
我在福建遇到一个他,他如今在这里创业,短短两年时间,他已经挣到了房子车子,这个七零后创业者说,省城的相关机构有绿色通道,很多业务都能一天办完,窗口也都是素质很高的年青人。
他很坚定地说,自已不会再回老家创业了。
他担心出现恶性循环,越来越多的年轻创业失败者离开,他们会劝说未来打算回乡创业青年,别回去,那里不适合创业,
返乡创业青年越受挫,离开得越多,城市发展也会更慢,他为此忧心不已。
这个创业协会会长不想妥协,告诉我,硬扛着活下来。
很多年轻创业者离开时,他都不知情,那一年多的时间,他的项目也在,水深火热中,最糟的时候他甚至想,大不了就回到当年的光景,一分钱没有而也!
他说,曾经还有一位,在浙江,他每晚都留在车间盯着,他怕工人偷懒,更怕自己偷懒让单子被抢走,他说尽了好话,终于熬完那断时间,挣到了周转资金,
他回家了。
他希望有一天,在中国卫星图上自己的家乡不再是一个微弱的光点,它能和附近所有小城连成一片,织成密密麻麻闪着光的网,
回乡以前,他和浙江的老板告别,对方眼睛红了,做了这么长的曰子,有什么要说的吗?
我不可能打一辈子工的,他说,我还是要回家啊!
有个会员很自豪的说,要想做得好,腰包,人缘,选择三关,三个键才能健康发展,大家都哑了!
如果能有越来越多的返乡青年坚持下去,能被改变,被撬动的产业就会越来越多,最终让一个地方进步。
他不喜欢大城市中心论,看到年轻人一窝蜂地跑到大城市甚至很难受,近这一年,每离开一个创业会员,他都很难受一阵,
这些年,网上曾流传过一张中国夜景卫星图,黑色的背景里,国内几个特大城市成了光球,小城市是零零散散的小光点,掩映在山群里的村庄漆黑一片。
他希望有一天,在这样的图上,家乡不在是一个微弱的光点,它能和附近所有小城一起,织成密密麻麻闪着光的网。
2017年9月14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