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通画系列】之选谁都差不多的中间选民理论

常常有人跟我吐槽,隔行隔座山,政治学的理论太晦涩难懂了,所以今天第一次尝试用卡通画的形式来解释中间选民理论(Median Voter Theorem),希望能够简单的让大家秒懂!

【卡通画系列】之选谁都差不多的中间选民理论_第1张图片

从前有一条街,街上相同的房子里住着相同的居民,也就是说,所有人的消费水平是一样的,这条街上还有两个推着冰淇淋车卖冰淇淋的好基友:红色围裙的帅气大叔和粉色围裙的迷人大叔,他们卖的是一样品质一样价格的冰淇淋,他们可以随意移动冰淇淋车的位置,而他们的目标就是赚取最多的钱。

【卡通画系列】之选谁都差不多的中间选民理论_第2张图片

今天阳光灿烂,温度高达40摄氏度,这条街上的所有居民都要出门买冰淇淋消暑。因为两个大叔做的冰淇淋味道一样价格一样,更重要的是也没有哪一个大叔更帅,很自然的根据懒人定律,所有居民都到离他最近的冰淇淋车那买冰淇淋。

让我们时光倒流回几天前......

【卡通画系列】之选谁都差不多的中间选民理论_第3张图片

红裙大叔率先推着他的冰淇淋车来到这片街区卖冰淇淋,一开始他把车停在了最左边,因为没有冰淇淋车,他拥有了这个街区所有的客户,即便住在最远最右边的居民也走过整条街来买他的冰淇淋。

【卡通画系列】之选谁都差不多的中间选民理论_第4张图片

可想而知红裙大叔的生意非常红火,他非常高兴的透露给了他的好基友粉裙大叔,于是粉裙大叔兴高采烈的也来到了这条街,并把冰淇淋车停在了这条街的最右边。

【卡通画系列】之选谁都差不多的中间选民理论_第5张图片

现在很自然的,红裙大叔和粉裙大叔从中间区分了他们的客户群,你左半边我右半边。

【卡通画系列】之选谁都差不多的中间选民理论_第6张图片

但是,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粉裙大叔发现当他把冰淇淋车往红裙大叔那边停靠时,他可以抢到红裙大叔的一些客户。

【卡通画系列】之选谁都差不多的中间选民理论_第7张图片

于是天才的粉裙大叔就想:“什么是我的最好策略呢?” 然后他发现,最好的策略就是把冰淇淋车停在紧挨着红裙大叔冰淇淋车的边上,这样所有红裙大叔右边的客户不就都到了粉裙大叔那了嘛。

【卡通画系列】之选谁都差不多的中间选民理论_第8张图片

你以为红裙大叔傻呀,他马上把冰淇淋车移动到正好粉裙大叔的右边。

【卡通画系列】之选谁都差不多的中间选民理论_第9张图片

反正友谊的小船已经翻了,两个大叔正在不停的移动他们的车,抢占客户。

【卡通画系列】之选谁都差不多的中间选民理论_第10张图片

经历了一番撕逼交战之后,两个大叔也累了终于握手言和,他们各自把冰淇淋车停在了街道中间的两边,他们不再移动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发现,这样的位置是他们共同的最佳策略:他们中任意一个人都不会因为移动冰淇淋车而获得更多的客户,相反的,只要谁先从现在中间的位置离开,谁就会损失原有的客户。

【卡通画系列】之选谁都差不多的中间选民理论_第11张图片

现在,我们把两个冰淇淋大叔的故事联想到两个理念相左的政党上。

【卡通画系列】之选谁都差不多的中间选民理论_第12张图片

一开始,一个政党非常左翼,而另一个政党非常右翼。

【卡通画系列】之选谁都差不多的中间选民理论_第13张图片

现在新一轮的选举马上要开始了,选民就像买冰淇淋的居民一样是平均分布的,他们把选票投给和他们的政治立场最接近的那个候选人和政党。

每个候选人都希望获得最大支持率,而拥有最多选票的政党将会获胜,假设所有的选民都参与了投票,那么什么是候选人和政党的最佳策略呢?

【卡通画系列】之选谁都差不多的中间选民理论_第14张图片

为了争取最大的支持率,和冰淇淋大叔一样,他们的最佳策略就是把他们的政治立场设定在中间值的左右,候选人会选择与对手相近的政治立场,也是相对中立的立场。

当候选人都竭力向中间立场和政治政策靠拢以获得高的支持率,其实也就印证了选谁都差不多了。

好啦,卡通画讲解中间选民理论之选谁都差不多系列到这里就完结啦!

值得说明的是,在上面的卡通画介绍中,我们默认的是所有选民都是理性的,即单峰偏好者,(想了解更多的可以看看下面的理论知识介绍),并且卡通画中的结论只适用于只有两个候选人的情况,若有三个或以上候选人,情况会有所不同,大家若感兴趣的话,我们可以以后讲。

理论知识:

中间选民理论(又称为中间选民定理或中间选民模型)是一个理论,用来分析选民投票行为的一个理论。该理论模型的假设如下:在多数决的选举中,所有选民的选择偏好都可以在座标平面上找到对应的一点,这样的政策偏好图(也就是民意分布图)呈现在座标平面上时大部分会是一个常态分配的钟形曲线;且所有的选民都只会将他手中的选票投给所提政见与自己的政策偏好最接近的候选人(即单峰偏好 "single-peaked preference"),并没有双峰偏好("double-peaked preference")的情形;在一个选举只有两个候选人竞争的情况下,候选人要得胜出的方法,就是要得票数极大化;为了获得更多的票数,候选人所提出的政见必须更往此图的中间靠拢。如果双方候选人为了胜选,皆采用将政见向中间靠拢的策略,在激烈的竞争下,会使得双方所提出的政见最后都座落于选民政策偏好图的中点之上,双方所提的政见并不会有任何的差异,而使得双方所获得的票数都会一样多(各获得半数选民的票数);倘若候选人所提的政见有任何的偏离,而另外一方未偏离中点时,会导致自己可获得的票数比对方少而落选。

【卡通画系列】之选谁都差不多的中间选民理论_第15张图片

[ 如果候选人 A 及候选人 B 都想要抓到中间选民的票,他们所提的政策势必会往中间(即中点 M 所在)移动;图中红色及蓝色的区域分别代表候选人 A 及候选人 B 可以得到的预期选票。]

此理论首先由 Duncan Black 于1948年在名为 "On the Rationale of Group Decision-making" 的论文中提出,稍后则因为Anthony Downs1957年出版的专书 An Economic Theory of Democracy 而为人所熟知。

所谓单、双峰偏好者不同的地方是对于政策的偏好顺序的不同:倘若双方候选人的政见皆与自己不符时,单峰偏好者会选择较接近自己一端的政见,而双峰偏好者则会选择另一较极端处的政见,其选择不往中间方向移动。举例来说,现有三个预算案政见,分别主张1000万、2000万、3000万,有一选民认为300万是最适合的数字,若该选民为单峰偏好者,则他会选择1000万,若该选民为双峰偏好者,则当他认为1000万太多时,可能会直接选择极端的3000万。


理论知识来源:维基百科,感谢图片支持: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Ft0k6n_HKc

你可能感兴趣的:(【卡通画系列】之选谁都差不多的中间选民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