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26 周日
自从爸爸去肇东农村养老以后,我们每两周去看望他一次。今天上午由妹夫开车拉着我们姐仨一起去看爸爸。刚刚结束化疗的姐姐身体还很虚弱,不适合长途旅行。但姐姐感觉五个多月没有见到爸爸了,也挺惦念他的,就执意要和我们一起去。
我们知道爸爸目前心里只有他自己(可能也是老年痴呆症的表现),谁也不想,想见我们就是寻找发泄对象而已。每次去看爸爸就是“过堂”一般,没有过硬的心里素质,根本就受不了。
不出所料,我们一进大门,衣服还没来得及脱,爸爸就开始骂人啦!看到姐姐来了,没有关心询问姐姐病情如何?却抱怨姐姐为什么这么长时间不来看他玩“失踪”?“逆子”“不孝”的大帽子满天飞舞,拉去法院判刑都不为过。最后说到激动处,连你不是我的孩子、王八蛋等狠话都反复说出。
也可能是病态导致思维混乱,但是这种人没有老年病时,也是极度自私自我的人。现在老了以病为依托,更是无所顾忌的变本加厉地折磨别人,来释放自己。
姐姐被气的摘掉假发套,露出光光的头说:“爸,我去北京看病五个多月,真可谓九死一生,你总说你要死,我的病可是挣扎在死亡边缘,说不定哪天真死了。”爸爸丝毫不被触动,仍然气愤地说:“哪天死,我和你一块死,我是不想活了,在春天家(指我家)我就想跳楼,没跳了(其实就是吓唬人,可怕死了)。要不你们给我买点药药死我吧,要不XX(指老叔)你打死我吧!我自己想死死不了。挂电话向社会求救没人管?你们就是想逼我死。就没见过你们这么不孝的儿女,将来你们的孩子会向你们学的,你们没有好下场的。把我遣送到农村就不管不问了。”(当时是他自己同意要来了,现在就不承认)
爸爸这套“信口雌黄”“颠倒黑白”的讲演,我们早已领教过了,不愿意再分辨。姐姐有病心情本来就不好,听爸爸竟说些蛮不讲理的话,就和她申辩几句。
我爸那口才,一个人说三小时不嫌累,感觉自己理亏的地方就说记不住了,断章取义,无限歪曲事实的狡辩能力,出色律师也难企及,爸爸当年真是选错了行。快80岁了,反应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就是我们几个组团也说不过他呀!看来“事实胜过雄辩”这句话是“伪命题”。冤假错案是怎么发生的,我现在太能理解了。
我爸这套在我家亲属面前是不好使了,如果是对我家情况一点不了解的人,头一次听我爸的讲演,都得同情的落泪,骂我们简直就是“骗子”“恶人”“坑害自己亲爹”。舆论“煽动”的力量好可怕啊。
我们六个人加老叔,全是虐待老人的坏人,他自己是最善良最慈祥的好父亲,好兄长,好儿子(严重自恋狂)。用把我们从小养大的功劳,作为我们永远报答不完的恩情来“要挟”。(谁家父母不这样, 还用挂在嘴边吗)
如果父母养育孩子都如此“抱屈”,我的建议是最好不要生养孩子啦。一辈子就好好地爱自己吧!当然儿女赡养老人、孝敬老人是天经地义,但你不是儿女的上帝和救世主,他们也不是你颐气指使的“子民”,你也不是他们终身的债主。
中国传统孝道里“糟粕”太多,浸染着一代又一代老人“渴望”儿女对他们“俯首帖耳”地报答。不知道父母和儿女是相互独立的个体,虽然彼此有养育和赡养的义务,但用道德绑架亲情是令人生厌的。
这几年和爸爸在赡养问题上的“博弈”与“冲突”,使我对“孝子”“孝女”这的词不感冒且不屑一顾,听着都不寒而栗,到底怎么做才叫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要求。有的儿女一个月去看望父母一次,父母还高兴的了不得,逢人便夸子女孝;而有的父母一周去一次,甚至一两天去一次,父母还嫌不孝,他想让你24小时陪伴他,至于你的配偶、孩子你都别理他们,只管他一个人才是孝。所以孝没有上限,也没有下限,完全是父母个人的感觉,是本人对幸福的感觉能力。没有这种能力的人,做了父母,儿女就是把心扒给他,也不满意。“人心不足,蛇吞象”在哪里都是至理名言啊。
那天我领着婆婆去浴池洗澡,几个认识婆婆的老太太们一个劲地夸我如何如何孝顺,并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我婆婆,婆婆可能很享受这些语言和羡慕。但我听到这个词就不爽,我最不愿意别人给我贴上“孝”的标签来绑架我的行为。
我严肃地说:我就是普通人,尽的就是儿媳应尽的义务,没啥好称赞的,别把我举到“道德高点”,我真是受用不起。以后当我面不要夸我,谁夸我,我的感觉就是和“骂我”一样难以接受。
那些老太太面面相觑都不吱声了。要不她们就得回家当着自己的儿媳面把我夸成“神话”,当所谓的“榜样”来宣传,为儿媳们公开树“敌”?
就像年轻妈妈们眼里也总是别人家的孩子学习好;媳妇们眼里也是别人家的老公更体贴;老人眼里也是别人家儿女多孝顺。总之就是别人家的什么好,自己家的都不好!
“孝”字本来是褒义和赞美之词,但目前在我眼里它是“贬义词”,有用道德来绑架亲情之嫌,所以我不愿意拿“孝不孝”说事。如果要说就说“是否尽了赡养义务”吧!这词我比较喜欢,不带感情色彩且客观、理性、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