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要读一读这本中国古代小百科奇书——《山海经》(2)

读西山经时,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经中记载的有药用价值的植物明显变多,这意味着当时人们的生活经验变得更加丰富,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医学知识。因此《山海经》中包含的不仅有历史、地理、神话、民俗等等,还有医药知识,称其为一本小百科全书一点都不为过。

西山一经:

西山一经的山系是华山山系,首座山叫钱来山,末座山叫做騩山,整个山系共十九座山,距离为二千九百五十七里。它们大致分布于陕西、甘肃、青海一带。其中最有名的西岳华山就在此山系中。

西山一经之中的第三座山,叫太华山,即华山。华山位于今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以险峻著称,书中记载“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鸟兽莫居”。因此华山作为五岳之一,自古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在唐朝之前,因为其险峻的山势,没有道路通往华山顶峰。直到唐朝,道教徒居山建观,才在北坡开凿了一条险道。华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的圣地。华山也称作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和“华夏”之华,就源于华山。

你一定要读一读这本中国古代小百科奇书——《山海经》(2)_第1张图片
华山

在中国的文化中,华山更有奇特的意义。如在金庸的小说体系中,华山派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门派。金庸两部小说的主角都出自于华山派,一个是《碧血剑》中的袁承志,一个是《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在《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华山也是世间五大高手论剑的地方,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这个山系中,华山是最大的山神的所在地,祭祀华山山神时用太牢之礼,古代祭祀天地,以牛、羊、猪三牲具备为太牢。羭(yu,第二声)次山的祭祀之礼最为麻烦,其余十七座山的山神都是用一只纯色的完整的羊来祭祀。

这个山系中有许多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如能解毒消肿的木槿,能治疗心痛病的萆荔草,能治疗恶疮的熏草等。不仅如此,人们也掌握了许多动物的药用以及生活功效,比如用羬(qian,第二声)羊的脂肪涂在身上防止皮肤干裂,或者吃一种形状如山鸡,黑身红足的鸟肉来治疗皮肤干裂发皱的问题,不得不说古人的医学养身智慧实在是令人佩服。当然,除了植物动物,《山海经》中也记载了很多矿物,比如能够溶解污垢的洗石,用来做颜料的流赭(zhe,第三声)等等。

此山系中依然有很多奇珍怪兽,如出于华山,六足四翅的一种蛇,叫肥wei(四声,第二个字输入法找不到),它的出现会让天下发生旱灾,与南次三经中叫做顒的怪鸟和像鲫鱼的怪鱼有同种功效。还有人面一足,形状如猫头鹰的一种鸟,冬天活动夏天蛰伏(这个习性很奇特),人吃了它的肉可以不用害怕雷击。

你一定要读一读这本中国古代小百科奇书——《山海经》(2)_第2张图片
肥wei

除了奇珍异兽,还亲切地见到了如今的一些动物,如出于黄山(非安徽黄山)上的能讲人话的鹦鹉,那时候被叫做鹦䳇;出于竹山的形状像猪,毛粗如笄的豪猪;以及水中生活着的四脚的娃娃鱼。

西次二经:

西次二经记录了从钤(qian,第二声)山到莱山共计十七座山,距离四千一百四十里。如今大致分布在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一带。此山系中的山神分为两种,其中十位人面马身,另外七位人面牛身,有四条腿,一只胳膊,拄着拐杖行走,是奔走如飞的兽形之神。祭祀这七位山神之礼用少牢,即用羊和猪做祭品,用白茅草铺成山神的坐席。祭祀那十位山神则用杂色的雄鸡作为祭品,把它锁起来,不用精米。

此山系中的第第五座山女床山中出现了另一种与凤凰,鵷雏同类的鸟,叫做鸾鸟,身上有五彩斑纹,只要它一出现,天下就会安宁。这里想要插一些关于瑞鸟、神鸟的话题。

你一定要读一读这本中国古代小百科奇书——《山海经》(2)_第3张图片
鸾鸟

在《甄嬛传》的小说原著中,有一个人物叫做胡蕴蓉,是皇帝的远房表妹,身份十分尊贵,后来被封为昌妃。她心计十分深重,有一次故意在衣服上绣了一种神鸟的图案,旁人未见过,误以为是凤凰的图案,使皇后斥她大不敬,后来才说出真相,衣服上纹的是神鸟发明的图案。当然电视剧里去掉了这个人物。

五方神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种神鸟,但是又不全是瑞鸟。它们分别为东方发明,南方焦明,西方鹔鹴,北方幽昌,中央凤凰。而五凤则通常指黄鹓雏、青色鸾、赤色凤、白色鸿鹄、黑色鸑鷟,昨天在南山经中提到的鵷雏便是其中之一的凤鸟。

你一定要读一读这本中国古代小百科奇书——《山海经》(2)_第4张图片
发明

另有一种在远古时期象征战争的凶兽,身如猿猴,白头赤足,名叫朱厌,只要一出现,天下就会有大的战乱。除了这些,西次山经中更多地提到了现代的常见动物,虎,豹,羚羊,鹿等。

之后的西次三经和西次四经中依然有许多珍奇异兽,让人大开眼界,同时,还会提到许多神话故事,如西王母及其所居住的玉山;上古四大神兽之一的帝江,以及古代神话中的日出之地汤谷。欢迎有兴趣的朋友继续关注。


上一篇:你一定要读一读这本中国古代小百科奇书——《山海经》(1)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一定要读一读这本中国古代小百科奇书——《山海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