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笔记

以前读过老舍先生写的《四世同堂》,具体情节人物都已经记不清,过了这么久,留在脑海中的只剩下老舍先生那极有趣味的文笔了。语言干脆利落,“京味儿”特浓。那段时间我沉浸在老舍先生创造的那个“北平”里,在学校遇到个北京人儿都觉得倍儿亲切。这就是文字的力量吧。

《茶馆》虽说是剧本,描写还是一样的“老舍特色”。读着特别舒服,加上篇幅短,一口气就看完了。

茶馆的故事有着浓重的历史感,勾画了三个时期的茶馆,这三个时段分别是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民国初(北洋军阀割据时),第二幕再过三十年后(国内大幅度通货膨胀,国民党发行的法币急剧贬值时)。不同时期下,“茶馆”这个环境里众生呈现出不同的形象。人基本还是那些人,茶馆依旧是那个地方,然而每个人的境遇随着时代而大幅度改变。茶馆则由兴盛到衰败,最后终于要被拿去充当他用,干了一辈子茶馆掌柜的王利发老板也选择了上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我看来,王掌柜其实是个很有能力的人。八面逢源,脑筋又灵通敢于创新,若是生在现在肯定能把买卖经营的不错。然而在作品所描绘的那个时期,不管他多努力,都无法主宰自己和自己的茶馆的命运。

中国的老百姓,虽说不乏刘麻子这样的奸诈小人,这样的人终究是少数,大部分人其实都和王掌柜一样,只求过好自己的小日子罢了。家里人丁兴旺,都能吃饱饭,这种程度的生活就能让很多人满足。但在国家动乱时期,连这种简单的愿望都无法实现。茶馆几十年来挂着的“莫谈国事”四个字越来越大,越写越醒目。然而国事家事即是天下事,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国不泰,民则不安。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王掌柜努力挣扎过,却只是像一只随波漂流的小船,无法凭自身意愿改变方向,也无法拯救他路过所见到的悲剧。最后漂流到终点,撞上礁石覆灭。

看客只能叹息一声。

你可能感兴趣的:(《茶馆》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