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书的那些年

如风,如烟,如云,如霞,如渊,如沦,如漾,如瀑,如鸟语,如花香,如江水滔滔,如朝晖夕阳……诗书,壮哉!美哉!而我便于不经意间,与这惊人的美邂逅。

你信吗,我看的第一本书是父母往来的情书。

打开那个锈迹斑斑的铁盒子,是保留下来的两本厚厚的记事簿,里面写满了他俩恋爱时的甜蜜。妈妈年轻时是漂亮的,女性标准的身材和瓜子脸曾让妈妈成为很多青年人追逐的目标,妈妈之所以选择了爸爸,是因为爸爸的字,妈妈是向往文字的,尽管因为时代的关系读书不多,但对文字的渴求从未间断。这或许就是“见字如面,一笔一划都是我意犹未尽的思念”吧。妈妈和爸爸的美好时光,藏在信里:“每每给你写信,我都是一种精神寄托。但可惜的是,天公不作美,命运偏把我们安排的这样遥远,使得我俩相处一年了,才有幸见到第二次面。我多希望相处的时间能再长一点呀!”从四川到江西,思念的距离被无限拉长。

小时候识不得字,总是拉着已上中学的哥哥教我认这些字。就是因为这两本不算书的情书,我比一般孩子早认识到文字的形态,早认识到书法的魅力,早认字几年、早学拼音几年。多年后,每当妈妈跟我聊起小时候的事儿都会提到这两本本子,她说她永远也不会想到,自己不成章法句法的信件,竟然会对女儿产生莫大的影响。也是这本书,开启了我求知的大门。

你信吗,小学的我因为读书哭过鼻子。

因为生病住院,医生不允许小朋友间相互聊天玩耍,怕发生交叉感染。因为病得比较重需要卧床休息,所以医生也不允许我随便起来。七岁的小孩,正是好动的年龄。于是妈妈便想了一个办法——给我买故事书。妈妈买的书一套八本,每一本都有特定的主题。我现在能隐约记得有讲科学的、有讲礼仪的、有讲名人传记的。插画很多,非常好看。

第一天,妈妈带了两本来病房,结果没过几天就读完了。我求妈妈回家拿新的,结果被医生发现,结果我和妈妈一起被医生骂了好久。医生说妈妈不拿我的身体当回事,说她在溺爱孩子等等。最后还说,不允许我再在病房看书,否则出了问题医院负不了这个责任云云。

当然,这些都是妈妈后来讲给我听的。我能记住的是,当她不再把新书拿给我的时候,我哭着喊着要回家,甚至还在心底谋划好了逃跑路线!现在想想,真是一刻都闲不下来!

虽然上了学,但在假期里,小孩子也还是常常帮大人做事的。但即使是做事,也少不了书的存在。

比如放暑假后爸爸常交待给我一个活儿,在我家看守橘子园。偷橘子的倒没见着,我在那里看守倒是天天会少上一堆。我会事先准备好凉席铺在一棵树下,摘上一堆熟好的橘子放好,更少不了一本书在侧。趴在席子上翘着腿读书,随手还能拿起甜美的橘子吃,旁边树上还有牵牛花陪伴着我,多美的世外桃源生活啊!

如今,上了大学的我,接触了更加繁华的世界,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却独独没了当初读书的心情。我想,是我变了吧。比起读书,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去改稿;比起读书,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勤工俭学;比起读书,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去拍照采访……

也许有用,但也许,真的没用。

因为当我重新跑图书馆时才发现,我已经没办法静心读古文了,也没办法读完如《荷马史诗》一般厚度的书,甚至连最喜欢的当代小说也很难一鼓作气读到最后。我买了很多折扣的书本放在宿舍里、放在床头,但是仅仅是放着,塑封都没拆开。我在图书馆借的书往往延期了还读不完,最后不得不归还……

老师说:读书是个弱刺激的过程,你读得越多越喜欢读越读的进去,反之亦然。现在的我,更想和书有个约会,约会在图书馆中,约会在灯光下,夜深一点,在梦中,回首我们曾经的故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与书的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