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去电影院又成了一种时髦

这年头,除了晒娃晒旅行晒美食,晒”电影“也在朋友圈社交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比如,《乘风破浪》一播妹纸们就按耐不住奔走相告,纷纷为彭于晏的电眼长腿腹肌尖叫舔屏,《你的名字》上映了朋友圈里又是情怀满格,前赴后继为自己的青春伤怀抹把鼻涕泪,《生化危机》看完又是一大堆刷屏直呼惊险刺激超带感。假日里闺蜜们或情侣们Po出美美的照片时,也少不了手里扬着电影票作甜蜜傲娇状的情景,间或截几张影院荧屏的图,激动难已发表几句影评。

诚然,作为一项相对高品质的休闲活动,去电影院看电影的价格并不算高,那晒的是什么呢——晒的是我有闲,我有伴(好吧,分分钟又虐死一大帮单身汪、加班喵还有死宅)。总之,去电影院又成了一种时髦。

那为什么说“又”呢?电影刚诞生时,作为一种新潮事物当然受到了极力追捧,去影院观影也是一时的风尚之举。然而这种局面在电视、光盘、电脑普及后逐步发生了变化,人们觉得在家看电影更加划算,好处是时间可自由支配、租碟买碟或者网上下载成本也较低廉,老影院于是渐渐被荒废了。而近些年,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复苏甚至井喷式发展,实体影院终于焕发了第二春,去电影院看电影被经常性列入了我们的活动清单。

去电影院又成了一种时髦的背后

一、实体经济不佳,电影市场蛋糕大受到资本热捧。

在实体经济持续低迷的态势下,中国电影市场表现依然强劲,“过去11年,中国的电影市场规模从2005年的10亿增长到了2016年的457亿元, 45倍的高增速超过了任何一个行业”(From中国经济网)。与此同时,电影票房也成了各大媒体和广大网民的热议话题,新闻上有某某大片票房一路高歌猛进打破多项记录云云,上亿票房已是屡见不鲜。例如今年3月上映的好莱坞动作冒险巨制《金刚:骷髅岛》,短短一周时间电影票房便突破七亿关口。电影市场的火热鼓舞了原影视公司继续重仓投入,跨界资本、好莱坞片商也争先恐后加入投资大军来分一杯羹。在高成本制作、明星加持、院线扩张、铺天盖地的宣传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观影人群迅速增长,电影票房持续飘红。

二、现在的影院模式提供了超乎预期的用户体验。

有句话说的好,阅尽千碟,不如进一次影院。毕竟,一块狭窄的电脑屏幕如何能承载更好的感官体验,尤其是考虑到如今技术日臻成熟的3D和巨幕MAX效果,在一片刻意营造的氛围中,与身边的人一起沉浸在90分钟的梦幻里,岂不美哉。同时,影院里售票区、卖品区、等候区一应俱全,华丽酷炫的海报宣传,画质精良引人入胜的屏幕预告,无不提供了良好的消费体验。此外,互联网与电影产业的加速融合也使得在线购票越来越便捷,猫眼、美团、格瓦拉等网络媒介都可以查询影讯和买票。有资料表明,线上平台贡献票房和在线选座类票房都超过了50%。

三、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人们迫切需要精神大餐。

有这样一个现象,如今微信朋友圈的内容简单粗暴的炫富秀恩爱的少了,讲求学习成长、自我思考的多了起来(不再是过去简单的“心灵鸡汤”)。对普通人来说,看电影是纯粹的娱乐,对“有志青年”而言,看电影则与健身、阅读可谓自我修炼的三大法门啊。知识大咖萧秋水说,“我们自己的生活,缺少深度,缺少故事和起伏,电影对真实的人生,是一种弥补,善用电影,你就可以延长至少三倍的生命。”越来越多的人将电影作为人生的拓展体验,君不见影院里多少痴男怨女,被《一条狗的使命》杀伤了泪腺亦找到了活着的价值,在《欢乐好声音》中收获了欢笑亦重拾了自我的信仰。

不得不承认,由于片商热钱炒作、拍摄粗制滥造等原因,电影叫座不叫好的情况也不少见。然而,电影作为一种大众艺术,随着大众影视审美水平的提高和观影的“挑剔”,电影行业将不得不在“内容为王”上下更多工夫,不断推出优质的影片来满足市场需求。我相信,去电影院将和去博物馆、美术馆一样,能给予我们更多更好的视觉体验和内在价值。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去电影院又成了一种时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