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泡系列:避坑指南和选购建议

(注:本文不对任何品牌和产品做出推荐,只列举观点,不做论证,如需进一步了解,请移步文后的『扩展阅读』)


避坑指南


★ 发光效率上,LED 灯可以轻易击败『荧光灯』,单手吊打『白炽灯』或『卤素灯』(属白炽灯)。

★ 发热量上,『白炽灯』发热量较大,『荧光灯』和『LED 灯』的热量相对较低;『白炽灯』和『荧光灯』的热量集中在灯罩上,『LED 灯』的热量集中在外壳底部。

★ 理论寿命上,『LED 灯』的寿命大大高于『白炽灯』、『卤素灯』和『荧光灯』;但是『LED  灯』的寿命不仅与发光芯片有关,很大程度上还由『驱动电路』的品质和散热设计决定,具体的说就是电子元件品质,电路结构设计,散热材料和设计等等。

(以上三条详见《灯泡系列:光效、寿命、热量和驱动电路》)

★ 色温方面,『白炽灯』的色温不高,选择范围极小;『荧光灯』和『LED 灯』的色温选择范围较大。

显色性方面,『白炽灯』显色指数最高,Ra 90 - 100;『荧光灯』和『LED 灯』的显色性差异较大,显色指数从 RA 五六十到八九十不等。

★ 长期工作或停留的房间或场所,照明光源的显色指数(Ra) 不应小于 80 (来源:国标);一般照明来说, Ra 达到 80 - 90 就足够了(来源:国际照明委员会)。

★ 在相同色温下,LED 的『蓝光危害效率』和其他光源是相近的(来源:美国能源部、全球照明协会);灯泡的色温越高,『蓝光危害效能』越高,但多数都不会超过日光;简而言之,在损伤眼睛上 LED 不会比其他光源更厉害。

(以上四条详见《灯泡系列:光谱、色温和显色性》)

★ 低端 LED 多用『限流』、『恒压』或『阻容降压』的方式来驱动,中高端 LED 一般用『恒流驱动』(如『开关恒流』和『线性恒流』)或『恒流』+『恒压』驱动。

『阻容驱动』体积相对较小,元件相对较少,最为显著的就是上面的『电解电容』和『薄膜电容』;部分『恒流驱动』(如『开关恒流』)体积相对较大,元件相对较多,一般带有金属线圈绕制而成的『电感』或『变压器』。

(以上两条详见《灯泡系列:光效、寿命、热量和驱动电路》)


选购建议


★ 如无特殊需求或喜好,建议优先选择 LED 灯泡。

★ 建议从正规渠道(如主流 B2C、大型连锁商场)购买正规品牌(如飞利浦、欧司朗、宜家等)的 LED 灯泡,显色指数 Ra 80 以上即可。

★  很大程度上,LED 的显色性反映其整体品质,劣质 LED 通常只求高亮,不顾显色和光效;需要注意的是, LED 的显色性与亮度之间存在平衡/折中(trade-off)关系,显色性的提高,往往带来发光效率的降低。

★ 如果你比较在意物体和环境色彩,可以选择高显色(RA 90 左右或以上)的 LED 灯泡,也可以选择白炽灯、卤素灯。

★ 色温的选择既要看照度、场合,也要看个人喜好,随着色温的升高,配合的照度也应增加。

(以上四条详见《灯泡系列:光谱、色温和显色性》)

★ LED 的频闪主要来自『驱动电路』和『调光电路』,建议不要购买来路可疑、低于常价的 LED 产品;如果你对频闪比较敏感,建议选择白炽灯/卤素灯、采用『电子镇流器』的荧光灯、采用『高品质驱动电路』的 LED 灯泡。

★ 任何光源都有频闪,只是程度有别,频闪是否被感知,因人而异,因方式、状态和环境而异。在我所知范围内,大部分评测机构的测试结果中都没有频闪数据,部分国外产品可在(ledbenchmark.com)查询。

(以上两条详见《灯泡系列:LED 闪瞎眼?》)

★ 散热能力影响 LED 的寿命,铜、铝或新型陶瓷材料的外壳,散热能力相对较强。


扩展阅读


《灯泡系列:光效、寿命、热量和驱动电路》(如题)

《灯泡系列:光谱、色温和显色性》(如题)

《灯泡系列:LED 大不同》(聊 LED 的『光谱』、『色温』和『显色性』)

《灯泡系列:LED 闪瞎眼?》(聊 LED 的频闪问题)

以上文章在公众号回复『灯泡』即可查看。

《反营销系列:蓝光猛如虎?(上)》(聊『蓝光的危害』)

《反营销系列:蓝光猛如虎?(下)》(聊『用眼舒适性』)

以上文章在公众号回复『蓝光』即可查看。

《灯泡系列:光从何处来?(上)》(聊几种灯泡的发光原理)

《灯泡系列:光从何处来?(下)》(聊 LED 的发光原理)

《器物小史:灯泡小史》(聊灯泡的历史)

你可能感兴趣的:(灯泡系列:避坑指南和选购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