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社会》:从基因看人性

        自从基因的概念第一次提出来至今,已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科普,即使是再不知道基因为何物的普通人,也对这个名词不再陌生。就物质概念上的基因这个名词来说,基因可以俗称为遗传因子,实质上是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所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支持着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储存着生命的种族、血型、孕育、生长、凋亡等过程的全部信息,也是决定生命健康的内在因素。但很多时候,对基因的解读存在一种泛化,好像什么都可以归结于基因——更多的就像是一只屡试不爽的“替罪羊”!

《基因社会》:从基因看人性_第1张图片

        正是因为基于这样的一种长久以来的“偏见”,所以,在刚一看到《基因社会:哈佛大学人性本能10讲》的时候,不禁一愣:难道人性与基因也能扯得上相当近的关系吗?话说,中国古代素来就有“性善论”与“性恶化”的争论。孔子是主张“性相近、习相远”的,而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辞让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荀子则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其实,这些见解都是有其相应的理论背景,不能一概而论。假如不分青红皂白一言以蔽之的话,就很容易陷入顾此失彼的偏颇境地。正因为如此,所以,当以太·亚奈和马丁·莱凯尔这两位,一位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高级研究院学者、纽约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和分子药理学教授,一位杜塞尔多夫海因里狂希·海涅大学生物信息学教授,在他们共同撰著的这本《基因社会》中,认为基因在各个生物学尺度上的合作和竞争中所使用的遗传策略,在相当大程度上反映了生命的规律的时候,先不要忙着肯定或是否定,尽管“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最后再得出自己的相应结论。

        很多时候,我们一般人所了解到的基因以及生命的本能和表现,都是广义尺度上的,既是基于我们日常的观察,也是基于我们学习所得,很少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机会。基因,也许真的并不仅仅与生命世替有关,还有更深一个层次的作用,或有其他非常重要的功能至今不为我们一般人所认识到。比如,基因与癌症的关系,基因与进化论的关系,基因与性的关系……几百万年前,当古猿的一支脱离了动物,迈出了地面生存重要一步的时候,它们纯粹是出于本能,并没有考虑更多;当人类发展到现代智人,当他们来到欧洲,与尼安德特人相处,并且时至今日,我们的身上还有他们的一部分基因表达的时候,他们也没有想到更多,还是出自于生存的本能……今天,虽然我们知道了有关基因的一些知识,似乎能够从客观上、从微观世界的角度来看待今后人类会向何处发展——但也许这一切不过只是似是而非!我们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很多,已经探明了真相到底是什么;却不知,一切不过只是被有意无意地使了个障眼法而已,真相背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也许还需要假以时日才能得知。在此之前,姑且那样认为好了。

        人性本能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争论性的话题,也许一时也得不出什么确切无疑的结论来。但这并不妨碍从基因水平,来对一些现象进行相应的解释。不必推而广之,而是不如就事论事,解决一些非常实际的问题。毕竟,即使是已经被认为是科学结论的进化论,对于如今的一些现象和事实也并不能作出能够自圆其说的解释。世界太复杂了。在漫长的生物演化史上,有一个最令人感兴趣而又迷惑不解的现象,即寒武纪早期生物演化的爆发性辐射。在地质年代上相当短暂的时间里,以三叶虫为代表的寒武纪动物群几乎是突然涌现、迅速成为规模。显然,用自然选择来解释,恐怕难以服众。但其中的真正原因,也许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需要更多的原始资料,需要进一步的梳理和分析。  

        一切的一切,从基因的概念首次提出到今天基因科学的发展历程似乎也可以瞧见其中的某些端倪。早在19世纪60年代,遗传学家孟德尔就提出了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观点。20世纪初,遗传学家摩尔根通过果蝇的遗传实验,最终得出了染色体是基因载体的结论。1909年,丹麦遗传学家约翰逊正式提出“基因”概念。直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双螺旋结构以后,人们才得以越来越认识了基因的本质。至今,这门科学依然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远远还未到尘埃落定的时候。所以,不妨依然坚持这样的态度——“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何况也说不定,自己或许可以在其中作出一份贡献来呢!

        科学是帮助人类来进一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而不是对人类的世界造成新的困扰。后基因组时代需要“新鲜血液”加入进来,也期待会有一个石破天惊般的变革,宛如19世纪、20世纪这近200年间,人类科技水平所取得的突飞猛进的成果!不是这样的吗?凡尔纳的时代,他所讲到的那些东西是科幻,如今很多都已经变成了现实。谁又能确定,今后又会是一幅什么样的情景和一个什么样的情境呢?!

《基因社会》:从基因看人性_第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基因社会》:从基因看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