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小时候的弄堂游戏

我小学的时光,是在爷爷奶奶家度过的。当时,我和比自己小一两岁的两个堂妹都住在同一栋石库门里。奶奶家的老房子比较大,有三层楼,据说是奶奶的妈妈用三十六根金条换来的。

我和两个妹妹在放学后常常找点乐子做,那时没有手机上网,没有桌面游戏,也没有很多的娱乐设施。于是,我不知哪里学来了制作弄堂里的闯关游戏,这种既动智商又拼体力的游戏,很快就成了我们打发时间的方式。我作为这款游戏的主要开发者,也玩得不亦乐乎。

游戏的场地往往是户外,贯穿着整个弄堂,我们那的空间不大,总长才不到三十米。我拿着粉笔在弄堂口画出了起跑线,有时粉笔用完还用大人的裁衣服粉片。在短短二十米中间,我会绞尽脑汁地设置尽可能多的关卡,让两位选手得以充分地PK。

关卡的设置主要参照着当时的传统小游戏和一些综艺节目,是的,我当时是快乐大转盘的忠实粉丝。静态的内容包括两位数加减法、脑筋急转弯、写王字等;动态的包含了跳绳二十下、蛙跳五下、跳房子、原地转圈、拍卡片、跳远等等。每次有着不同内容的排列组合,玩腻了就变个花样。

我们仨总有一个人当裁判,另两个就是参赛选手。最终,第一个到达终点的获胜,当然这位选手还得保证所有内容的完成情况,否则有时先到的选手就因为算数题出错了,而失去了获胜资格。这些情况通常是由裁判审核的,因为题目也是她来定的。

我们最小的妹妹有时由于落后会心急,喜欢调皮地犯个小规,这也是经常被我这老大的火眼金睛给抓包的。若是犯规的话,还得退到原来关卡去重新做任务。所以做裁判,在这个游戏里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喊完游戏开始,我们仨就同时进入了紧张的状态中,整个弄堂就充满着我们的尖叫声和欢呼声。

这种弄堂游戏无所谓几个回合,也不在意最后的总分输赢,我们收获的是快乐,那就够了。我已不太记得当时是怎么清扫游戏现场的了,估计这类麻烦的活儿最后还是交给了妈妈们。我们爱用脚把粉笔字给搓糊了,或者索性等一场雨把他们给冲刷了。

如今,弄堂早就被拆了,我在京沪两地居住,大堂妹人已移民加拿大,小堂妹仍在上海工作。我们仨相聚的时间都以年份来计算,由于我们的日子还挺长,现在网络通信又非常发达,我们彼此之间并不觉得相隔甚远。

现在的孩子不聚在一起时,穿梭于诸多兴趣班,而聚在一起时,人手一个IPAD,或讨论,或打游戏,或看动画片。这与我们那个闲暇而疯狂的童年,已是天壤之别。六一儿童节快到了,追忆石库门里的小时光,感叹一句,我们已长大,各自奔天涯……我想,等我们老了,还会记得当时玩过的弄堂游戏,亲切又美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仨小时候的弄堂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