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清楚他的脸了吗?”

昨天看完了《杀人回忆》,韩国版的(在网上搜,还有一部西班牙电影也叫这个名)。全长两小时十一分钟,看完后,心里很难受。

你看清楚他的脸了吗?这是电影中反复出现的一句台词。

宋康昊饰演的警官搭档二百五暴力警察勇忠,一路查案,中间汉城来的徐警官加入,但被害人一个个死去,案子始终破不了。于是,“你看清楚他的脸了吗”,渐渐由影片主角的一句普通台词,内化为观众心里的最大期待。

好电影总有很多可说的,我最感兴趣的一个方面,就是为什么这片子从头到尾都能很抓人,到结尾处尤其是让人欲罢不能。试着整理几个方面:


“你看清楚他的脸了吗?”_第1张图片

1、人物,还是人物

很多时候,我们只看故事,不看人物。

但是看过太多的韩国电影以后,给我一个提示,人物才是玩转一个故事的根本。就好像,同一首歌,你能唱A调,他能唱B调,再换一个人,可能就给你唱成美声了。

和国产警匪悬疑片相比,《杀人回忆》有丰富的人物。我想起前段时间看的我们自己的《冰河追凶》,里面的人物看了就想让人打瞌睡,人物形象不立体,扁平的像张面片,那种感觉只能用“呵呵”概括。相比之下,《追凶者也》之所以更好看,更抓人,故事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就是人物更立体。

有次我写一个小剧本,有幸得到一个师兄的“指点”,他说了一点我现在发现很对:你的人物要通过故事有成长。(当时我觉得好装B,为什么一定要成长,呵呵)现在我的理解是,有成长空间的人物更加丰满和真实,它的性格是有延展性的,它不是被钉死在故事里的。所以,成长,可以看成人物发展变化的一个代名词。

宋康昊饰演的警察就有成长:这个人物一开始就不太像个“职业警察”,吊儿郎当、行为粗放,但后来他开始“走心”了,整个人物的感觉开始变得沉重,这个由外而内的过程其实也是整个电影的情感走向:不是从一开始就很压抑,而是一点点在心理上加码,最后达到高潮。

2、跨栏

好故事就像跨栏。

《杀人回忆》的栏设置的恰到好处,又很有惊喜。

比如光昊的那一部分,警方拼命“严刑拷打”加“威逼利诱”,但光昊是个傻子,这就有点无奈。

比如第二个出场的大叔,出场很惊艳,吊足了观众胃口,四人追击的那场戏也让人直掐大腿,但其实就是个色情狂,也很变态,可就是对不上号。

最后那个年轻人演员选的很好,剧情在他身上达到顶点,面具一点点被揭开的感觉,到最后,只是一个心里阴郁的年轻人。

不断的设局,不断的破局,观众每一次都正中下怀。

3、情感助攻

韩国电影总能够很准确的拿捏情感,像按摩手法一样,轻重得当,恰到好处。

《杀人回忆》没有落入只讲案情,或着只重渲染氛围的窠臼,依然没有丢掉韩国电影最擅长的部分:捕捉人性。

影片的后半段尤其精彩:大大咧咧的警官,时不时还要和走推理路线的警察来场角斗,却在案情的裹挟下,人设变得越来越沉重——光昊的死撕扯出一种莫名的痛感,搭档的截肢荒诞中透出一种凄凉,案子继续像脱轨的火车一样往前冲,每一种境遇都血肉模糊、万般无奈。

情感的引擎已经预热到最佳状态,一经发动,势必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影片最后,徐警官疯了一般质问阴郁年轻人,甚至不惜以死相搏,而观众对凶手的容忍度也终于耗尽,悲愤冲破屏幕的阻隔,徐警察几乎成为观众当下情感的集中载体,那种情感集体“暴动”的感觉,真可谓痛快。

“你看清楚他的脸了吗?”我也好想问片尾的那个小女孩,我想象我盯着她的嘴巴,在一片时间的万籁俱寂中等着那个答案。然而无奈,电影在这时戛然而止。我忽然有了种很不甘心的感觉。

可见本片情感的完成度之高。

情感显然是个比理智更接近主体本身的东西。大多数悬疑片用无比高超的叙事手段构造了一个绝妙的案件,有些悬疑片则把气氛炒到极致,但不论是剧情还是气氛,到最后真正能和观众引起的“共振”的必定是情感,也只有情感。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看清楚他的脸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