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分享:一个校长的感悟

走着走着,花就开了

——大课程观让我重识自己

今天班主任万恒博士开讲主题是:《家校合作》,这也是我第一次听家庭教育类的专题报告,更有那种马上想把自己的体会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冲动。

在三个小时的讲座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话是“我希望我们校长……”、“我们一定要思考一个问题……”。言语中无不透露出万老师对当前教育改革的急切和无力,对基础教育的焦虑和无奈。让我万分敬佩的是,一位“弱女子”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打破校长们的思维定式;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影响校长们的工作方式;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唤醒教育的沉睡者;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教育的生态。她希望校长们精耕细作自己的半亩花田,她更希望校长们还能花开一亩、十亩、百亩……

今天《家校合作》听起来简单其实复杂且沉重。从社会学视角,我们需要理解学校合作伙伴,通常会有两种:富人伙伴关系、穷人伙伴关系----富人伙伴关系,家校社区致力于互相合作,共同开发课程资源,扩大孩子学习空间,拓展儿童视野;穷人伙伴关系,则是学校为主导的家校合作,教育引导家长、社区让孩子回到学校、回到学习世界。课程,承载着学生的未来,也成就学生个性化发展。从培养未来人的目标出发,一是要树立大课程小教学的思想。目前校长这个群体,课程观的意识还是比较淡的或者根本就没有。大多数校长的眼里只有教学,或许只有课堂。其实来培训之前我就是这大多数中的一位,虽然我一直很重视也苦苦思考“如何改善师生的精神状态”,但从没有静下心来去亲自规划学校的课程体系。几个星期的培训,对大课程观,我从反对(当然我也是基于薄弱学校的认识和思考出发的)到认同到此时的心事重重:我该从什么地方入手去做好学校的课程体系顶层设计。二是家庭教育资源的利用。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未来教育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家庭教育,我们如何站在理解父母的焦虑、理解中国教育不仅仅是培养选拔,更有改变社会地位的功能,去思考引导家长理性、坚定地和学校一起,提高考试能力的同时慢养素质?对这两个课题,扪心自问:我们做了什么?我想,大多数校长知道其重要性,但只是心里明白没有实际行动。家委会的作用是什么?我也敢断言,大多数也仅仅用在了经费收取或调解矛盾上,更谈不上组织架构、职责职能。坦诚地说,我也从没认真地经营过家委会,更没有比现在觉得她的重要性了。

写到这里,我陷入了沉默,沉思!我唯感到:或许中国的教育最不缺的是理论,而最缺少的是教育实践者,尤其是善于思考勇于行动的教育实践家!我想这也是万老师作为一名高校学者对基础教育深情而又深沉的呼吁!

我坚信:走着走着,花就开了!

浙江省义乌市稠江中学

刘焕阳  

你可能感兴趣的:(交流分享:一个校长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