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之金克木《书读完了》

书怎么会读得完,看了这本书你会知道书真的读的完;

金克木先生,未名四老之一;

金克木文章皆健朗流利,循循善诱。读者见指得月,或可在读书上登堂入室。

喜欢读书的人,不一定出于功利目的,多读书、长学问至少可以开阔眼界、愉悦自身。

金克木先生是搞学问的,不是搞学术的。

人能创造工具,但工具一被创造出来,它就独立与人之外。……于是被创造者往往还会支配无知的创造者,创造者会受被创造者支配而自己不知道。……人类语言是特殊的工具,是特殊的通讯工具,是特殊的交流信息并能指使行动的中介。一个人对自己讲的话也不能知道它的全部意义,就是说,只能知道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不能完全知道别人听了以后所理解的意思。一句话讲出以后就不属于讲话的本人了,也就是独立出去了。

语言化为文字,换了符号,成为文本或一本书,又出现了另一个语言符号世界。书本世界不能完全符合口语世界。书本被创造出来以后自成一个世界,自有发展并且限制了进入其中的人。……人进入书本世界以后常常通过书本认识世界,和通过语言认识世界一样。这个世界对一个人来说也是可大可小的。它不是一个人单独创造的,也不是人人相同的。……不同的语言说着不同的世界,或则说是宇宙的不同世界形态。所有各种世界本身都是开放的,但你没有进入那个世界,它对你就是封闭的,似存在又不存在,没有意义,你从中得不出信息。

由此可以说读书是读一个世界,读一个世界也好像读一本书。……读世界也要知道它的意义,也就是感觉所得的世界中的世界。

金克木(1912—2000),当代知名学者。祖籍安徽寿县,出生于江西。1930年赴北平求学,1935年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任馆员。1938年任香港《立报》国际新闻编辑。1939年任教于湖南省立桃源女子中学和湖南大学。1941年到印度加尔各答的中文报纸《印度日报》任编辑,1943年到印度佛教圣地鹿野苑钻研佛学。1946年回国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1948年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 上世纪70年代以来,金克木陆续重印和出版的著作有《印度文化论集》《比较文化论集》《旧学新知集》《文化猎疑》《无文探隐》《末班车》《孔乙己还乡》《风烛灰》等三十余种,译著有《古代印度文艺理论文选》《伐致呵利三百咏》《摩诃婆罗多插话选》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开卷之金克木《书读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