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下燕: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

公元前204年,韩信在井陉之战中打败赵军,杀陈馀,擒赵歇,之后又悬赏千金活捉李左车。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不久,李左车便被抓获,送到韩信帐前。

韩信下燕: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_第1张图片

韩信见到李左车,立刻离开帅位,亲自为他松绑,并以学生拜见老师之礼请李左车坐于上位,询问道:“我想要北进攻打燕国,向东征伐齐国,该如何做才能建立功绩呢?”

李左车推辞说:“我不过是一个兵败国亡的阶下囚罢了,哪有资格谋划大事啊!”

韩信坚请说:“我听说:百里奚在虞国而虞国灭亡,在秦国而秦国称霸,这并不是由于他在虞国时愚蠢,在秦国时却聪明,而是在于国君用不用他,接不接受他的建议。倘若果真让成安君陈馀采纳了您的计策,像我韩信这样的人早就被俘虏啦;只是因为他不接受您的意见,所以我才能够侍奉在您身边向您请教啊。现在我全心全意地听从您的计策,还望您不要推辞。”

李左车见韩信确实诚心实意请教,推辞不了,于是开怀直言,为韩信谋划。他认为,韩信既有长处也有短处。

韩信下燕: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_第2张图片

1、韩信的长处

韩信先是西渡黄河,安邑一战,俘获魏王豹,生擒夏说,灭了魏国;接着又东下井陉口,用了不到一个早上的时间就打垮赵军二十万人马,杀了成安君陈馀,擒获赵王歇。

因此,如今的韩信,名闻海内,威震天下。农夫们慑于韩信的声势,无不放下农具停止耕作,侧耳倾听,等候韩信进军的号令,希望跟着韩信出战,图个有衣穿有饭吃。这是韩信用兵的长处所在。

2、韩信的短处

李左车认为,现在百姓虽然乐于跟随韩信作战,但其实已劳苦不堪;韩信的士兵连番作战,也已疲惫之极,实际状况是很难再用他们去继续攻伐了。如果韩信想要调动如此疲惫困乏的军队,驻扎在燕国防守坚固的城池之下,结果只会是想打打不了,要攻又攻不下。如此旷日持久,曝师于野,军队内情就会暴露于敌前,威势就会随之减弱,粮食也必将耗尽。

况且,如果像燕国这样弱小的国家都不肯屈服,那么,齐国当然也要据守边境逞一时之强。这么一来,燕、齐两国都与汉军对峙,相持不下,刘邦和项羽双方胜负的趋势便难见分晓了。

李左车分析完韩信的长短处之后,意味深长地说道:“善于用兵的人,从不以自己的短处去攻击他人的长处,而是要用自己的长处去对付他人的短处。

韩信下燕: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_第3张图片

韩信说:“确实如此,那该怎么办呢?”

李左车答道:“现在为您谋算,您不如按兵不动,暂作休整,镇守并安抚赵国的百姓,使方圆百里之内,天天都有人送来牛肉美酒,宴请犒劳众将士。将部队向北移动,指向通往燕的道路,然后派遣能言善辩的说客拿着书信去向燕国炫耀自己的长处,燕国肯定不敢不听从。燕国顺服了,即可向东威临齐国,如此,纵使有聪明人,也不知道该怎样为齐国出谋划策了。这样,天下大事就都可图谋成功了。用兵之道原本便有先造声势而后才实际行动的,我这里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韩信随即采纳了李左车的计策,派使者出使燕国。燕国听到消息,果然归降韩信。

韩信下燕: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_第4张图片

兵圣孙武在他的著作《孙子兵法·谋攻篇》里有一句十分著名的话,说:“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韩信虚心采纳李左车的建议,按甲休兵,一边镇抚赵民,一边派使者出使燕地,示以欲伐,炫耀军威,终于不废一兵一卒而使燕国降服,正可谓是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

做事方式分力为与巧为。西楚霸王项羽力能扛鼎,做事能力为,带兵作战亲自冲锋在前、勇猛无敌,其精神固然可嘉,但也容易陷入蛮干,甚至做出蠢事,反而吃力不讨好。因而做事,在力为之时,我们不妨也像韩信那样,偶尔抬头,反省、检讨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与方式方法,听听别人的意见,扬长避短。

如此,我们或许就能找到智巧之法,从而以四两拨千斤,达到事半功倍,提高效率的目的。当然,巧为要根据主客观条件,并非投机取巧。投机取巧,追究得不偿失。

你可能感兴趣的:(韩信下燕: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