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郎才尽,是人最深的恐惧

今晚,再次坐在图书馆,对着电脑空白的文档,打了删,删了打,两个小时后,无意瞥到左下角标识的字数:552。把这552个仿佛字字珠玑的文字细细读了一遍后,终究没忍住嫌恶的情绪,一个个字地全部删除。再次恢复为空白的文档,宣示着我又一次的自我强迫,以失败告终。同时,那种熟悉的绝望的感觉又开始在心底弥漫。

手指不听使唤地打开了百度,搜索“恐惧写作”,出来的第一篇文章,是上的一位作者写的。体验和我类似:从前经常写作的人,突然间开始害怕动笔,对写作有了一种难以解释的恐惧。我试图在文章中找到解决方案,但很遗憾作者也并未给出。

我喜欢写作,也展现了一定的天赋。人生的前二十来年,我因为写作,有了爱好有了理想,有了肯定有了自信,有了自己想从事的行业。写作,成为我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事情。我以为我这辈子都会热爱写作,从未想过有一天我会因它感到恐惧。

恐惧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是半年前的一天,我给一个自媒体写文章,2000多字的文章居然写了三个多小时。更可怕的是,最终的成稿读起来肤浅而乏味,完全不像是我写的。而在此前,我是那种写5000多字的深度评论,也只需三个小时不到就能搞定的人。而且每次读自己写的东西,都会很受感染很有成就感。

我觉得这很不正常,但随即就安慰自己:是因为这个题材不适合你,换回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就好了。

一周后,我写自己最擅长的体验类文章。这次更可怕了,居然开了头后就完全写不下去了。我开始慌了。

但我向来固执,喜欢跟自己较劲。于是,我一次次尝试去继续写,从开始的想写一篇完美之作证明自己到现在的质量完全无所谓只要写出来就好,我的标准一次次降低,但结果却是不可思议的一致:没有一篇能完整写下来。

这半年,是从慌乱到绝望的日子。

中国这么多成语中,我最讨厌的一个就是“江郎才尽”,同理,从小到大学过的那么多古文中,我最不想学的就是《伤仲永》,因为这个词汇和这篇文章所讲述的故事,太悲剧了。没有什么比一个有才的人失去凝聚他全部骄傲的才华,更让人感到同情和绝望的事了。

当然,我讨厌这个词汇,更重要的原因是:我曾经被人用这个词汇形容过。也是因为写作。从小学开始,我就被认为具有写作天赋,初中的作文几乎每篇都被作为范文,高中还拿过作文比赛的奖项。但高三开始写三段式议论文后,我每次作文的得分都很低,当时是困惑又气愤。又一次,当我把50分以下的作文纸揉成一团时,同桌来了一句:XX 你不会是江郎才尽了吧?

我永远不会忘记听到那句话的感觉。好像有一束刺人的强光,直接照到内心最黑暗的深处,我最不愿意承认最不想面对的事实,就这么被人发现了。

没错,作文一次次的低分不断打击着我在写作上建立的自信,我从开始的愤怒到后来的困惑再到后来的恐惧,期间也会犹豫着问自己:难道我是江郎才尽了?但这种想法我拒绝承认,也从来不会对别人提起。

当然,后来事实证明,当初不过是杞人忧天,写不出好的三段式议论文,根本不代表我就不会写作,更讽刺的是,我后来在报社实习时待的就是评论部,还拿过一个评论类的奖项。

但不知为何,“江郎才尽”这四个字却从此成为我内心最为深刻而隐秘的恐惧,我总隐隐地担忧:这一天,迟早会来。

最近这半年来,完整写出的文章都没几篇,让我感到满意的,更是一篇没有。我的恐惧似乎正在慢慢变成现实……

我不止一次认真去反思过原因:是不是读书太少输入太少无法输出?是不是因为厌恶写学术论文,连带着厌恶了一切文章?是不是太过急于写一篇好的文章证明自己而导致压力太大无从下笔?是不是写了太多程序化的会议新闻似的稿子使得自己已经太过懒惰不再去想谋篇布局斟酌语言?

每一个原因都有可能,但更有可能的答案是这四者兼具。

然而,即便清楚了原因,我也无法立刻做出改变,我静不下心来看书,无法爱上学术写作,难以控制证明自己的心态,也不能推掉某些程序化的稿子。

今晚这一番折腾和纠结的唯一收获,就是发现了这个页面干净整洁的写作平台:。人不是很多,可以很安静地写点内心,非常适合我。一下就喜欢上了。

晚上回来洗漱过,12点爬到床上开始写,现在,已经1:15,眼睛已经开始迷离了。明天还要早起,真是有点傻。不过,还是很开心,因为——

这是我半年来写的第一篇文章。

今晚,从图书馆回来的路上,我突然想明白了:就算真的江郎才尽也不是世界末日,我就当自己从来没有擅长过写作,一切从头开始,从最简单最基础的随笔开始,慢慢坚持,总有一天,会恢复甚至超越当初的自己。

嗯,我现在就是这么想的,也正在这么做。

你可能感兴趣的:(江郎才尽,是人最深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