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业精读世说新语》:如何把文人清供变成大众精神营养

《世说新语》:千古名篇,一经成书便成名著 

中国小说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种记录人物轶闻琐事的小说,其代表就是《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主要是采集汉末至东晋的士族阶层人物的遗闻软事,按内容分类系事,计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篇,大部分篇幅是描写“魏晋风度”“名士风流",表现当时士族名士玩弄风度、风疏自赏的情态。

这部书的编撰人是刘宋王朝宗室、袭封临川王的刘义庆(403一444年)。刘义庆爱好文学,《宋书·刘道规传》说他“性简素”,“爱好文义”,“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世说新语》是他和手下文人杂采众书编纂润色而成。梁朝刘孝标为此书作注,引用古书四百余种,又丰富了本书的内容。

这本书的出现,和当时社会品评人物的清谈风尚有密切关系,鲁迅说:“汉末士流,已重品目,声名成毁,决于片言。魏晋以来,乃弥以标格语言相尚,惟吐属则流于玄虚,举止则故为疏放。...…世之所尚,因有撰集,或者掇拾旧闻,或者记述近事,虽不过丛残小语,而具为人间言动,遂脱志怪之牢笼也。”(《中国小说史略》)这一段话,扼要地说明了轶事小说产生和兴盛的原因。

《世说新语》是笔记小说的先驱,也是后来小品文的典范,它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一直被历代文人模仿,直到近年来学者余世存还仿其体例编著《非常道》一书,在书市上一直畅销不衰。

《戴建业精读世说新语》:如何把文人清供变成大众精神营养_第1张图片

《世说新语》是“文人清供”,如何走进普通大众?

《世说新语》的语言精炼含蓄,隽永传神。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说,"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然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鲁迅说它“记言则玄远冷俊,记行则高简瑰奇”。

这种语言风格,对于文人自然对路,但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则未免显得言语古奥。虽然历代都有注释本,但注释往往也都是古文言。加之此书时代背景、哲学底蕴深厚,非经专业训练,普通读者很难欣赏其内涵,因而这本书一向是文人的清供雅品,社会大众除了能了解一些较为通俗的篇目,往往会敬而远之,正如人们常说的:“所谓经典,就是人人说要读但都不读的书。”

经典的阐释,要与时俱进,要放下身段,走近大众。我们不可能要求所有读者都去学习古文再来彻读此书,因此专家学者不妨把这本书的内容用现代语言转化,使不熟悉古代语言的读者,也能尽兴欣赏《世说新语》这部经典。

普及古籍,看似简单,实则对解读人要求甚高:既要把握书的精髓,又不能偏离主旨。前些年,有些出版社迎合市场、迎合庸众,组织出版了一批戏说、水煮、心得、鸡汤一类的古典解读。由于解读者本人水平不高,错误百出,谬种流传,不仅被市场淘汰,还误导了读者。

不过,对于戴建业教授的这部《戴建业精读〈世说新语〉》,读者完全不必担心。虽然戴建业教授是先成了“网红”,然后才进入大众视野,但他作为改革开放以来较早的一批研究生,在华中师范大学从事古典文学研究、教学数十年,有着深厚的学术积累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戴建业先生的读书方法值得我们效仿。他的读书方法来自他的导师曹慕樊先生。曹先生强调要熟读本专业的经典,用他形象的说法就是“屁股下要坐几本书”。戴建业一直恪守教诲,反复细读经典是他的读书习惯。《戴建业精读〈世说新语〉》就是他细读《世说新语》的产物。

这本名著,他“读了二三十年,大概至少读了上十遍,余嘉锡先生《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现在好几处已经开始脱线了”。

《戴建业精读世说新语》:如何把文人清供变成大众精神营养_第2张图片

有识、有趣:看《世说新语》如何在戴建业笔下“活起来”

戴建业教授认为,传统诗文评点,敏锐精当是其所长,凌乱琐碎则为其所短;西方现代新批评派倒是系统深入,但完全撇开作者和时代又失之偏颇。

因此他兼采两者的某些优点,“所用的方法是文本细读,所用的体裁是随笔小品”,选了120多篇名文,约占原著的十分之一,以优美机智的语言来细品原文的微言妙趣。

随笔小品要有识有趣,有识而无趣便失之沉闷,有趣而无识则流于浮泛。

《世说新语》原著有三十六门,按当时价值标准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上卷和中卷的十三门都是值得赞美的节操、品格、个性;下卷从“容止”到“巧艺”也具有肯定的伦理、社会、审美价值,从“宠礼”到“黜免”则偏于中性,编者有时似褒而实,有时似贬而实褒,有时只是好奇而无褒贬,从“俭啬”到“仇隙”虽多贬义,但少数地方仍难掩欣悦之情。

戴建业教授按照自己的标准,以“高贵、自信、刚正、率真、旷达、雅量、清谈、隽语、妙赏、深情、血性、风姿、幽默、放诞、伤逝、艺术、师道、名媛、机诈、世故、吝啬、奢侈”等22个关键词为标题,设立22章,每章选择4、5篇内容,详加阐释。

如第一章《高贵》,作者首先阐释了“高贵”的几种不同层面的含义,使读者对贵族精神有所了解:

首先,作为贵族必须具有高度的主人意识——既然自已是国家的主人,就要以国家的兴亡为己任,所以他们处处以“国士”自期,也希望别人以“国士”相许。

其次,贵族必须具有深厚的悲悯情怀,无私地爱自己的同胞,甚至爱身边的动物,如庾亮不卖凶马、支遁放鹤。

再次,贵族必须具有宽容的精神和博大的胸怀,如下面《两得其中》中的裴楷不强人同己。

最后,作为贵族当然必须具有高度的文化修养,具有敏锐的艺术感受,具有高雅的气质风度,如最后一篇《主客不交一言》中,子野与子猷的高贵,主要不是由于出身于宫宦世家,出身于书香门第,而是由于他们的精神修荞,由子他们的文化修养。

然后对所选的六篇文章,分别进行讲解。《世说新语》中每一篇原文都没有题目,作者也根据文意和主旨,分别拟了题目,便于读者把握其精义。

《世说新语》一经成书便成了名著,流传不久便成了经典。它不仅是我国古今文人的“枕边秘宝”,甚至还是日本人千百年来的“最爱”,傅雷先生郑重告诫远在国外的儿子要精读《世说新语》(《傅雷家书》),朱光潜先生也称《世说新语》伴随自己一生。

所以,读者不妨先以戴建业教授的《戴建业精读〈世说新语〉》为桥为渡,跟随戴建业教授的引导,暂且放一放日常生活的粗俗与苟且,一起进入魏晋文人的精神世界,体验一下什么叫超然脱俗、什么叫高洁优雅、什么叫潇洒飘逸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戴建业精读世说新语》:如何把文人清供变成大众精神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