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威特的全能教育法》

凡是老师考过教师资格证都知道,在教育行业历史背景里,卢梭的《爱弥儿》洛克的《教育漫话》《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俗物与天才》等等都影响世界教育观念的转折点。原来一直都是听听名字,也就考资格证的时候努力背了下书名和作者,O(∩_∩)O哈哈~也没想过仔细读读的。上次受到罗梭《瓦尔登湖》的观念,想想还是要去瞻仰大师之作,决定把如今我们觉得“老掉牙”的“落后”的教育大师们的经典好好阅读一番。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受,也不知道是自己“落伍”了,还真是教育家和教育大师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很多观点虽然和现在当下流行的理念很不一样。但还是很受用,还是发吧下愚见~~

《卡尔威特的全能教育法》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卡尔威特全能教育法》是一部很老的作品,在1812年左右,一战之前当时还是皇权统治时期。当时作者的儿子威特16岁,掌握了5种语言,12岁在德国吉森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受聘在柏林大学、布莱斯芬大学,哈雷大学等,并取得卓越的学术成就。小小年纪,如此优秀,但是当时的社会时代,很多人是非常厌恶和摒弃作者观点的,作者是顶着巨大压力来培养自己儿子的。他认为当时国家的教育存在很大的问题,所以他决定自己教学。其实我小学时候曾经刘亦婷哈佛女大学生妈妈推荐的书里有过这个教育法。当然作为中国这个从小主抓娃娃的大国来说当时非常火。但是国人可能看中的方向是小小年纪,怎么培养成博士生。而忽略了教育的本质把!

跟我们现在主流的教育观念,有点背驰,但是我很赞同

1.学是学,玩是玩

我一直都很喜欢80年代那本《娱乐至死》因为当时电视机的诞生,导致了大家对娱乐有了新的人认识,渐渐把这种娱乐的态度用到了教学上,其实娱乐至死也提到过,把娱乐带入教学是一种悲哀。从我个人带孩子来看,孩子没事就会问“老师我们什么时候玩游戏?我们今天玩什么?” 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好像就应该融入课堂,如今现在网络红书,也一再推行游戏的力量怎么强大,可以影响到孩子,我承认游戏对孩子的吸引力是与生俱来的,娱乐是人的一种本性,别说是孩子了。但是用在教育上是否真的恰当,确实还有当考虑。

以下作者原文:

将学习和玩耍分开来。学习和玩耍都具有,并应该保持他们各自特有的方式。在学习的时候应该有另一种态度。我每天给卡尔上15分钟的课,但是这15分钟时间内,他必须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否则我会生气。我不会见任何客人和我妻子。我如此坚定,连我家的看门狗似乎都明白这一点,只要一听见我要准备工作讲课,它马上安静下来。这样他习惯将工作时间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事情。卡尔不仅在工作中坚持不懈,而且他能做到投入所有精力,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完成任务。如果进展缓慢,我会表现出不耐烦。这对对他非常有用,培养了他超常敏捷的感知力。即使难任务,他也能得心应手。这样为自己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去休息、社交和户外活动。因为我要求又好又快的干活,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如果边玩边学,那么他必然喜欢继续用这样的方式来学习,如果不允许的话,他必然会失去学习的动力。如果他以后踏入商界,这可是容不得半点玩笑的地方,他会发现任何情况都是受时间空间环境等因素限制的,需要他根据情况随机应变,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玩了,生活就会越来越无趣,最终一事无成。

2.要赏识教育吗? 如何免受阿谀奉承的影响

曾经我们国家流行的“赏识教育”可以说毒害了一群孩子,当现在我们的孩子仍然沉浸在无限的赞美声中,他们变的怎么样我不多说了,上次见到我的英语老师只说了一句“现在的孩子是越来越难教了,说说不得,打打不得,讲了无数遍的东西都进不了脑子里去,都不知道你们那年代我们都是怎么过来的”  我就只能呵呵两句。心里也飘过无数“老油条”般的孩子!孩子到底应不应该表扬?其实是个度,更是个方法。原来我也觉得赞扬表扬是两回事,但是表扬过了就是赞扬了,孩子就找不到北了。批评就不谈了,现在孩子心里承受能力总所周知!不过看了卡尔他爹的方法,觉得很棒,但是我们用不了,因为他用的是“上帝”!——看来信仰的力量就是好啊!

原文我就不打了太多了,大体上作者意思是要给予精神上的嘉奖,一次亲吻一个拥抱,一个你离上帝又进了一步的精神支柱。对于很多阿谀奉承的言论,他们尽量避讳,不让朋友表扬,但是有些无法避免的情况下,他们会提前预防,比如在拜访某位学者之前,爸爸会和妈妈专门讨论人们为什么会说好话的原因,有时候并不是真心,而是为了某种利益上的话术。有时他们会带着卡尔一起辩论。

3.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失去判断力。

作为父母自始至终做到公正又讲理,严格又态度和蔼。我说“是”就意味着可以,说“不”就意味着不行,不管他最后哭还是笑,我们都会坚持这么做。于是他在不知不觉中已经习惯了绝对的服从、不问理由,我敢断言,这方面我不需要再做什么了。(当然这么果断的父母在我们现代教育家观点是很不符合的,但是看看我们的孩子天天跟我们讨价还价的年代,你真的觉得是一点道理也没有嘛?我一朋友也是老师,说起来教育那头头是道,但是面对自己的女儿,还不会说话的年纪,就已经用大声的哭,无法无天的哭表达了,我就是要做主的人性。她经常跟我说没办法,不给她她就哭一下午,哎!她还小太小嘛!我已经看到她以后跟她女儿天天“斗智斗勇磨破嘴皮”的画面了。我曾经在幼儿园工作过,我可以说孩子简直就是“精灵”他们永远知道哪个老师最好说话,A同学鞋带松了找到B老师:“帮我系一下,好吗?谢谢老师”B老师拒绝后,他果断找C老师,然后D老师,没有人帮忙的情况下,他哭着自己很完美的系上了鞋带。而他找老师的顺序恰恰是最好说话到最难应付的顺序,你真的以为你们面对的孩子还小嘛?!)

作者认为注意秩序,清洁和服从是教育的原则。作为父母要不受外界干扰、自由地进行判断


4.怎么用奖励制服

这个奖励制度听起来不陌生,家长会发现开始很管用,后来基本上就刹不住车了。要不就是没日没夜的给你谈条件买什么,要不就是天天成了守财奴。这种孩子以后的眼界和胸怀能做什么,我们自己也应该心里明白,我们总觉得,是不是哪出错了呢。读完这本书,我明白了,原来我们少了最重要的一环——精神建设!

作者说:好行为,从来不用进去或者任何值钱的东西奖励,在成功面前发自内心的快乐,超越自我时的喜悦,我们给他的爱抚,在他的“行为手册”上记录下所发生的事情,与朋友的亲密,坚信上帝会因此更加倍爱他的信念,以及自己又向善迈进了一步的能力……所有这些都是奖励,卡尔深信,每一个良好的行为都使得他更加接近上帝,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尽最大的可能接近上帝。(这会儿是不是觉得上帝真好用!哈哈)这就是精神上的满足,是任何物质都无法给以的鼓励。

作者让儿子知道,一个人如何用知识和道德的力量来赢得别人的尊重,而不是金钱。(看到这儿,我真觉得现在的教育家,还有拿教育这个市场来赚大钱的大咖们,害臊不!)作者教育儿子,勤勉的工作是使人在尘世间获得快乐的准备,高尚的行为会使人犹如身处天堂的满足。奖励很容易变成一种交易,进而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当然他们对卡尔还是有资金一样的鼓励,但方式肯定跟我们现在父母不一样。他们会攒下自己挣的钱做捐赠慈善,或者给别人买礼物。(为什么说父母的三观决定了孩子的眼界,父母的消费观也决定了孩子的道德水准!)

5.对于玩具的概念

作者认为:世界任何一样能引起孩子兴趣的东西都是玩具,一花一草,海边的石头,大自然才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而且玩具是需要有玩伴的,作者每次都会陪伴孩子一起完成游戏。而家长们却用商场里买来大量的玩具来打发孩子的时间,来解放自己,真是愚蠢至极。

原文:当孩子发现有太多玩具可玩的时候,就养成了搞破坏的习惯。孩子们破坏玩具,通常为了发泄不快,而这种不快往往是一个人玩玩具的无聊、怠慢引起的。(现在的父母们,特别是爸爸们是不是应该对号入座一下了呢!)

6.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

卡尔在7岁之前并没有比别的孩子看起来厉害聪明,他妈妈很着急,总觉得爸爸很厉害却不教孩子,别人家的孩子好像什么都会了,自己家的却一般般。而作者说不急,我们家的卡尔学什么都都是一学就会。为什么呢,因为作者教给儿子是学习的方法——感兴趣,探索,解惑,思辨,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学习的内容。(对于现在幼儿园就开始认字,背古诗词等等过早教育,你们真觉得有用吗?不是,关键是别人家的孩子逼着你们家孩子学的,作为父母我们能不能淡定一些呢?)

7.这点我放在最后一点写,因为我终于可以说服我妈妈,如果我有孩子半岁以后就带她/他去看世界的想法了。(虽然我还没有娃娃!)

要多带孩子去看世界!尤其是越小的时候!

现代人的观念,就更我妈一样,小啊危险啊,生病啊,怎么办啊!水土不服啊!等等等……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就是来感受不同的颜色,声音,气味的。卡尔在两岁之前被爸爸和妈妈抱着去过将近五六个国家,他从小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山川河流,不一样的人文风景,不一样的语言韵律。你们一定会说他还小懂什么!孩子越小他的感官系统才越发达,越没有被这个世界所污染。每到一个地方,作者就详细的介绍每个地方的所有细节。所以卡尔从小的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卓越,就是由此而来的。因为他对事物的感受不像别的孩子仅仅来自于图像这么抽象的表达方式!当然我是一个喜好到处乱跑的人,有时候跟家长交流,他们甚至还说我等着以后我孩子带我看世界!我内心的想法是,你都是这样的想法,你孩子还打算让你孙子带他看世界呢!所以有些人,永远都在自己的怪圈里出不来抱怨着生活!

总之,看完了这本书,感觉是大快人心!终于看到说游戏不要主导课堂的人了,终于有人说孩子不能天天夸夸夸了,这叫阿谀奉承!终于有人说奖励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了。终于有人说孩子越小越要看世界!

我妈总说我活的不现实,天天活在精神建设里,看来我是生错了年代啊!

《卡尔威特的全能教育法》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卡尔威特的全能教育法》)